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受充分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它各种民主权利。要使这些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必须依靠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在这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确认这一原则,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无论党内党外,军内军外,干部群众,无论何种民族,什么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受抚养权,是儿童享有其幸福生活所必需的受到父母保护、照料和教养的权利,也是儿童所享有的一项基础性人身权利,但是无论学界还是立法机关,都未能给予理论上的重视和立法上的明示.应当正视儿童受抚养权法律保护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厘清抚养与监护的区别,重构儿童受抚养权在儿童权利保护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1,(11):75+83-75,83
公民的权利具有普遍性,无论男性或者女性,每个公民都被赋予了相同的权利,就性权利而言,不仅是女性重要的人身权利,也是男性重要的人身权利,因此,男性的性权利也应得到保护.然而,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强奸罪"犯罪客体的规定,明显缺乏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这导致了当男性性权利受到侵害而求助于法律时会出现无奈和尴尬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都缺乏对后世人权利的关怀。现世人同意的现代民主制度,存在后世人这一主体的集体缺位;以此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现代法律制度,以补偿性正义原则贯彻始终。补偿性正义原则的核心思想是维持现有的状态,导致保障后世人权益法律保护制度在现代社会的缺失。自然权利及其相关理论认为,后世人具有权利,现世人具有保障该权利的义务,保护后世人权利的法律制度应该且必须建立。我们应建立对现世人同意民主决策的审查机制;用风险控制原则补充补偿性正义原则;以风险控制原则为指导,审视诉讼主体资格、损害事实与因果关系、法律责任等现有相关法律规定,以建构后世人权利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民工权利法律保护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权利法律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构建农民工权利法律保护体系时,应当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坚持两个基本理念,体现在三个基本环节上。只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积极支持,形成保护农民工权利的合力,农民工的权利才能得到有效地保护,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文明法治社会,人人都具有人格,人格平等是基本的法律理念。然而在对人格权利进行保护和人格权利的实现过程中,要以一定的物质财产作为基础,离开财产谈人格,只能是抽象的人格,只能是抽象的人格平等。目前的法律对人格的规定仅仅是抽象的人格平等,若要实现真正的人格平等,使得人们的人格获得现实的保护,就应该赋予每个人基本的财产,这是实现人格平等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既然我们的理念是人格平等,而且财产对于实现人格权利是必不可少,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的得出一个结论:人人都有获得基本财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一、国际上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制度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在20世纪40——7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肯定"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有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这种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制度是国家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而规定的。 首先,诉讼时效可以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权利人的权利是应该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如果权利人不及时行使权利,这不仅对权利人不利,而且使物质财富的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对社会不利。规定了诉讼时效,权利人担心超出诉讼时效法律不再保护,就会及时行使权利,这就起到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质财富的效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继承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权利义务不可分”,是我国继承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区别于剥削阶级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权利义务不可分的原则必然在我国继承制度中得到体现,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继承法律制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中叶,黑人对自身平等公民权的争取引发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将美国社会带入到继南北战争之后最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此后,无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领域,美国公民权利的概念及其司法保障的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权利观念的扩展及权利保护的跟进19世纪的美国秉承欧洲法律传统,财产权是法律保护的重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箴言即是财产权地位的真实写照,以契约自由原则为理由保护财产权的案  相似文献   

11.
生命健康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在医疗纠纷中无论发生何种侵权行为,只要损害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都必须进行救济和赔偿。医疗纠纷可以通过诉讼、非诉讼两个途径来解决。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民法确立的对医疗侵权行为造成损害予以救济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社会对人权提供的最基本法律保障。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中过错赔偿原则通过刑法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现出来,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受害人可以从中获得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12.
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惠萍 《河北法学》2006,24(8):53-55
性权利作为公民人身权利其中的一种,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男女,都有性权利.但在我国,两性性权利的法律保护却存在一定差异.女性的性权利得到了可谓尽善尽美的关注和保护,但反观男性,刑法对男性的性权利的保护是不全面的,甚至出现了法律的真空,从而导致男性性权利无法得到刑法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席智国 《研究生法学》2005,20(1):108-116
被害人是否可以基于人格权之侵害而请求慰抚金(对于非物资损害的金钱赔偿)以及判断慰抚金之数额的原则为何之问题关涉诸多民法基本问题。一方面是民法通常保护一个人针对他人之何种权利或法律利益?另一方面的难题则是民法对此提供何种保护手段(强制手段)?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而言,许多欧洲法秩序内部的状况——当然也包括德国在内——是经由漫长的发展历程而逐渐呈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络的商业化,网上的侵权纠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版权保护制度向网络空间延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西方有这样的谚语:“无救济则无权利”,即法律对权利采用何种救济方式,对权利保护而言,至为重要。侵权归责原则(criterionofliability),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它所解决的是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及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应以已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白金刚  吴锋 《时代法学》2008,6(2):59-67
刑事被害人作为直接受害人,其权利无论在法律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一直遭受冷遇。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利益的丧失,程序权利亦未得到有效保护,这种权利保护薄弱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动因。鉴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境遇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自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对隐私的保护。可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个人的隐私都不会受到干扰。特别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信息发生交叉,隐私权就很容易遭到知情权的入侵。此时,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两者的矛盾了。法律将保护何种权利?我们又将如何的去找两者的平衡点?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法律适用上,当双方大陆架权利主张不同时,权利界限的划定问题产生的前提是这两个权利主张必须是等价的,相对抗的,并因此导致权利主张重叠。否则,通过大陆架权利制度已经分出权利主张之优先顺序,划界将不成为问题。更没有必要(尽管不妨碍)适用划界规则。中日争端的主要矛盾在于明确权利制度中不同权利主张的法律上的效力而非划界规则的适用。中方的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这一权利主张,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事实上都有充分的依据,其重要性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邓建宏  易谨 《时代法学》2007,5(4):18-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解决不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不平等对待农民主要不是法律适用上的不平等,而是法律内容上的不平等。有关农民不平等的规定有碍农民权利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与法治精神、宪政原则相悖。要从宪政角度保护农民的平等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对现有有关农民权利的不平等规定进行清理,然后重新构建农民平等权法律保护体系,并逐渐建立宪政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被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侵害的案例屡见报端,然而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人民法院保护的却很鲜见。受教育权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一般权利。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原则,本文将就受教育权受到不法侵害时所支出的补课费的民事救济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救济权是一种复合权利,是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救济权也是一种基本的宪法权利,其对于权利的保障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救济权,权利就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根本上谈不上有什么保障可言。所以,权利没有救济,就像火车没有铁轨一样。"救济既是对法定权利的保护,也是对道德权利的宣示。"法谚还说:"无救济即无权利","无正当补偿便不能剥夺",这一原则,在任何实行法治的地方都应得到承认。然而,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法律至上原则的不可分割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正义的要求所在。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公民权利的宪法地位、有关规定的详尽性及开放性,以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