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仲群 《党史文汇》2001,(11):34-36
第三节江青支持造反派彭勃挑战大后台 1号是解放后参军的大学生,原在中央警卫团(代号8341部队)担任文化教员.由于家庭出身和自己的表现等原因,被调到了下属农场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号参加支左,进入了八一厂.凭他的嗅觉,领会了江青对八一厂的三条结论和"重新组织阶级队伍"的意图,及时抓了厂里的所谓"反革命集团"、"8·16杀人黑会",大得江青赏识.他平步青云,抓起了北影、新影、洗印厂和八一厂四个单位的大权,以后又把中央乐团、京剧样板团、芭蕾舞团三个单位运动的领导权掌管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李德生亲自点将彭勃赴任八一厂 1969年冬,一个寒气逼人的傍晚,一辆军用吉普车顶着风雪,在南京东郊的公路上疾驰.坐在驾驶员旁边的是60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市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彭勃.他不时掀开皮衣袖子看表.老驾驶员清楚地知道,去许世友司令员那里开会,即使天上下刀子也不能耽误.他使劲地加大油门,换上快档.  相似文献   

3.
李仲群 《党史文汇》2001,(10):30-32
第二节 造反派先入为主彭勃反击有主张 1969年12月22日,彭勃带着一名秘书、一名警卫员和一个装着简便衣物的马褡子,登上了去北京的特快列车.这时,彭勃的心情,已进入临战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仲群 《党史文汇》2001,(12):14-16
第四节一纸调令引嚎啕百日苦斗辩是非 时至1970年4月7日,总政通知:震派1号调离八一厂.这个爆炸性新闻迅速传遍全厂,群众为此拍手称快. 彭勃对此处之安然,因为他早已知底.那是在彭勃向田维新、黄志勇副主任汇报了八一厂情况后的一个晚上,已是深夜12点,李德生把彭勃找去了,说是抓住了一点时间,交谈交谈.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节江青放火烧荒彭勃再次蒙冤 1973年12月,毛主席主持了军队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工作.总政主任李德生奉调去了沈阳军区.江青看准了这是一个整整部队、厅取军权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时机终于来了。1973年8月中共“十大”刚开过,李德生主任就决定逐个整顿总政下属单位。第一个就是整顿八一厂。按李德生的话说:“八一厂不仅是在全军、全国都有影响的重要单位,而且它在‘文革’中几经反复,也是个老大难单位,是受林彪反革命集团严重破坏的‘重灾区’。”9月份,李德生以党中央副主席的身份,抽调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张沛、总政办公室副主任于重英和新华社张广友等人组成工作组。由李德生主任直接领导,进驻八一厂。李德生为工作组规定了明确的任务:“通过深入批林整风,分清是非,统一思想,解决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十二节造反派黔驴技穷勇彭勃一身正气 在陈亚丁苦苦思索着如何写出一个圆滑的检讨,既能为自己的过错开脱,又不能得罪江青而十分为难时,八一厂对彭勃的审查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第八节抓生产启用能人拍新片再振老厂 彭勃始终没有忘记八一厂是个艺术生产单位.电影制片厂不拍电影,国家军队还养你干什么?乘着总理批示这股强劲的东风,他决心排除干扰,把电影生产抓起来.他一面充分发动群众,一面责成各科室拿出自己的生产工作计划来.他自己也跑到群众中去.几天下来,各部门、各行当都动起来了.反映最多的是人手不够问题.一些老骨干,思想包袱重,发挥作用小,年轻人这几年就是搞斗批,业务又拿不出手.没有兵强马壮的队伍怎么打好仗?要把生产促上去,关键要解决好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第七节总理批示解重围彭勃挺身担风险 在江青制造的这场冤案中,受迫害最直接的是彭勃,硬是被江青戴上一顶"反革命"帽子.彭勃心里清楚,这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这让他体会到什么是"政治陷害".他感到了江青的卑鄙.一时间,"彭勃是反革命"的大字报、大标语,遍贴厂区,彭勃俨然成为公开的敌人了.无休止的围攻、批斗,给彭勃造成很大痛苦.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三节六载风雨知甘苦一朝分别见民心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无休止的纠缠,彭勃终于累倒了.经专家会诊,认定为过度劳累,旧病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于是,他住进了301总医院. 彭勃病倒的消息在厂里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来看望.有的同志有事也来找,病房又成了彭勃的临时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第九节江青又打又拉彭勃拒上贼船 1973年1月11日,江青带着一帮人又闯到了八一厂.彭勃一边迎接,一边让人打电话请李德生主任来,他怕江青胡搅蛮缠,有了麻烦无法对证. 可江青这次一反常态.她满脸堆笑,主动与彭勃握手.这场景使彭勃有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闲谈中,江青说:"彭勃,你字写得很好嘛."彭勃随应着说:"我读书不多,只是平时自己爱写写划划,说不上好.江青同志在哪里见过我写的字?"  相似文献   

12.
江青深夜大闹八一厂彭勃力挽狂澜稳军心 1972年12月27日深夜12点,彭勃正在脱鞋准备上床休息,忽然窗外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他本能地趋向窗前,借着车灯看出是开来了好几辆大红旗轿车.他想:是不是中央首长来看参考影片?为什么事前没有接到通知?他立即穿起鞋子.就在这时,李德生的秘书匆匆跑来叫他:"首长们都来了,在会议室里,叫你赶快去!"彭勃戴上军帽就跟出了房门.  相似文献   

13.
李仲群 《党史文汇》2002,(10):40-40
尾声 颐和路,南京有名的住宅区.幽静、整洁的街道上,高大的法国梧桐掩映着座座形式优美的西式小楼.那是初夏一个休息日的上午.一辆小轿车停在颐和路11号门前.从车里走出来一个壮年的将军,他举手按响了大门门铃.  相似文献   

14.
静德  老郝 《党史文汇》2002,(6):37-39
“一面学习,一面斗争”彭真是由于王藻文、李德贵叛变出卖而被捕的。王藻文原是张家口铁路工人,担任过张家口总工会负责人。1928年1月担任顺直省委书记后,大搞经济主义,在党内搞团团伙伙。中央先后派蔡和森、陈潭秋、刘少奇、韩连惠、周恩来等巡视员前来劝说、批评。王藻文不仅不听,反而煽动一些党员反对中央巡视员。据此中央决定免去王藻文顺直省委书记职务。此后,王藻文便到处骗吃骗喝骗钱,寻衅闹事,并最终于1929年5月15日走上叛变革命的可耻道路。彭真被抓捕关进特务队后,化名胡靖宇。同他关在一起的大多是担任过省…  相似文献   

15.
静德 《党史文汇》2002,(5):31-33
1926年夏,彭真和侯秀梅来到天津,与中共天津地委书记李季达接上组织关系,暂时住在英租界义庆里40号。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港口。当时己有产业工人十多万。党团组织建立较早,革命活动较为活跃。至1926年3月,共产党员已发展到600多人。正当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时,直鲁联军和奉系军阀勾结,疯狂镇压革命运动。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天津地委于5  相似文献   

16.
静德 《党史文汇》2002,(3):34-36
“走向革命”一1922年9月,彭真抱着“铲除不平,匡扶正义”的雄心壮志,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被编入旧制中等科第34班,学制4年。省立一中是一所直属山西省政府管辖的公办学校。该校有较好的设备,教师主要是从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山西大学等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聘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归国留学生任教。该校以“勤俭自主、诚毅有为”为校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省立一中还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辛亥革命中,该校师生就积极支持革命,并将校门由朝南改为朝北以示与封建观念决裂。五四运动爆发后…  相似文献   

17.
静德 《党史文汇》2002,(9):35-37
“达到对事物客观、全面、本质的认识”1941年1月25日,中央决定北方分局书记彭真离开晋察冀边区,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北方分局改为晋察冀分局,由聂荣臻代理分局书记。3月,彭真离开晋察冀边区,经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于5月上旬到达延安。根据中央安排,彭真从6月4日起到8月21日,分7次向中央政治局详细汇报了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情况。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听了汇报,毛泽东一边听一边作了详细的笔记。在听取汇报中,毛泽东认为,晋察冀中央分局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实行“三三制”,团…  相似文献   

18.
静德 《党史文汇》2003,(1):35-38
加紧立法,审判“两案”,推进改革开放一彭真平反后,中央决定,由他担任新成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全面主持我国的立法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法制委员会,就是负责立法工作的权威机构。彭真到任后了解到,每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收到大批群众…  相似文献   

19.
静德 《党史文汇》2002,(4):30-32
“唯有工人是神圣的”20世纪20年代的石家庄只有几万人,但由于它是联结山西、河北的咽喉,又是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因此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力量都很重视这个属于获鹿县管辖的集镇。1920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邓中夏就在石家庄铁路上宣传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1921年秋冬,中共中央把石家庄作为在北方建党和进行革命活动的重点之一,发展正太铁路总机厂工人孙云鹏等为共产党员,在正太铁路上建立党小组。1922年底,以石家庄、太原、阳泉的工业研究会传习所为基础,正式建立正太铁路总工会。1923年春正…  相似文献   

20.
静德 《党史文汇》2002,(10):22-24
“我们的任务是争取全东北”一1945年9月18日,曾是戒备森严的东北王张作霖私宅的大帅府中,住进了一批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们就是中共中央刚刚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东北中央局的领导:书记彭真,委员陈云、伍修权,以及随员叶季壮、段子俊、莫春和等。他们的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把全国的战略重点放在东北,力争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活动,发展东北我党我军的力量,争取控制东北,以保障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同时,中央又从各根据地急调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100个团架子的军队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