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满意度?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党工委提出在社区内开展“党建零距离”活动(“党建联建、创先争优、双向服务、协商议事、共谋发展、共筑和谐”等六个“党建零距离”活动),并决定在2011年设定200个为民实事工程,关注民生、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2.
杭讯 《今日浙江》2009,(7):50-51
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在推进“和谐品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的作用,创造了具有杭州特色的“王马经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要集中力量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2件民生实事。重庆市商委围绕服务民生消费这一主题,以解决“卖菜难”、“购物难”等群众身边的日常生活消费难题为突破口,推进便民商业设施建设,全面构建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新格局,有效改善了部分新建小区、保障性住房小区和老社区群众消费不便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王道兴 《创造》2002,(3):26-28
社区是现代城市的基础。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城市社区文化以其整体性效应,对社区成员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文化环境,人民群众的心情愉悦,社会才能稳定;有了一个好的文化环境,才能形成强大的抑制假恶丑、弘杨真善美的社会定势,促进社会结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5.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得到贯彻落实的领导核心,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社区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好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打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要站稳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要履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要彰显政治特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来,湖北宜昌市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坚持亲民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结合实际狠抓社区“四自”(社区文化自办自乐、社区环境自建自管、社区秩序自治自安、社区事务自议自理),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建党90周年。90周年的发展历程有一条基本规律,即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服务社区群众的工作,是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社区群众工作新要求,大胆探索社区管理新思路,大宁祉区是闸北加强社区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大宁社区的群众工作,可以窥见新时期社区管理和群众工作一些基本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上海机关动态》2002,(11):8-10
党政机关基层党支部与社区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保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乡音》2014,(5):F0004-F0004
平乡县丰州镇人民街是闻名邢台市的明星社区,也是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这个社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当家人—郑玉国。自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以来,郑玉国积极团结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在推进全县项目建设、构建和谐家园、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提升群众素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平乡县十大排忧解难当家人”“信访稳定先进个人”“平乡县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邢台市劳动模范”等11项荣誉称号。社区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抚顺市民政局以“五百家”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社区网络化管理方式。社区网络化管理是指在社区范围内,以200~300户居民为单位,将社区辖区划分为若干个较小单元,每一个单元由一名社区工作者负责,并带领社区信息员若干名组成民情员队伍,负责了解掌握所在单元居民的全部情况,及时反馈居民的要求,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宣传带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推动“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与“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价值耦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之于“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现实性。然而,公共文化服务能否促进“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其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耦合,还存在价值取向、供给机制、供给效能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优化供给机制,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便成为实现“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价值引领、完善全过程参与机制、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借助数字化治理工具等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正向赋能。  相似文献   

12.
黄学军  周晓 《当代广西》2007,(23):38-38
近年来,柳州市鱼峰区将和谐社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社区群众的民愿诉求为第一信号,主动把各类社会矛盾尽力化解在基层,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为主体的“民愿接待室”,架起社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灵桥梁,充分发挥其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化解民怨、了却民愿的功能,在社区内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了城区基层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对社区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进行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也就是要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社区服  相似文献   

14.
戚恩雨从部队转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怀揣着一颗服务群众的“初心”,把社区警务“小岗位”当成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执着担当起了保一方平安的“使命”,用真诚和汗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由衷爱戴。在20多年里,戚恩雨坚持每天深入社区,逐户,上门走访,年均磨坏4双厚底皮鞋。他记录走访信息10余万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700余件。  相似文献   

15.
《重庆行政》2013,(6):I0012-I0015
重庆市首家社区学校——渝州路街道社区学校暨重庆电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坚持“应社区群众学习需要,让社区群众学习满意”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赵大咏 《中国民政》2012,(10):50-50
如何建立高效的社区运行机制,使社区居委会这座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极速通行,流量无阻?笔者认为,社区建设只有以群众的参与为动力,以社区群众的评价为准则,以社区群众得实惠为最终目的,变管理为服务,才能促进和谐、增加人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7.
姚长宝 《天津人大》2006,(11):24-25
我是天津市海峰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2年当选为河东区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艰苦创业;作为人大代表,我积极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拼搏,知难而进。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断实践着自己“代表群众,服务群众”的誓言。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现所流行的“上管大总统(外宾接待工作),下管垃圾桶(环境卫生工作)”。说的是居委会工作千头万绪。看似平凡、细小、繁复。实则事关稳定发展大局。沟通党与人民的联系。21世纪。时代呼唤怎样的人民公仆?群众期盼怎样的社区干部?记者走访了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社区,在居办养老院、合唱队、残协会……处处可见社区干部实践“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留下的串串足迹。和悉心关怀群众疾苦而悄无声息的奉献。一位省政府领导在视察社区工作后。感慨地题写了百姓对社区干部的赞誉——  相似文献   

19.
陈正峰 《群众》2023,(10):55-56
<正>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人民群众随着对社区生活质量诉求的与日俱增,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期盼,完整社区的要求和规范应运而生。完整社区建设以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为目标,通过物质空间建设和社会空间重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社区建设好、服务好、管理好。苏州市通过构建全生活场景、全年龄服务、全要素推进、全过程参与的“四全”治理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斌 《政策》2007,(1):49-51
以加强基层为重点,加大社区、基层卫生机构的改革力度,把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好、改革好,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迅速、最有效、最便捷的办法。“十一五”期间,要搞好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建立城市特困群体的医疗救助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单位的改革,改变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状况,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