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和人才支撑,使高等学校率先建成一个和谐的小环境。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具有时代内涵的目标构想。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在和谐校园构建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寻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艺兵 《当代广西》2009,(16):45-45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科学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宣传思想工作中,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王艳秋 《前沿》2009,(13):127-130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和道德基础。引领和建设和谐文化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和主要机构应积极发挥先进思想的导向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和谐理念及思维建设校园文化,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上了新的台阶,对我国高等学校建设尤其是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在和谐社会视野中构建高校的和谐校园的意义,以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许浩 《桂海论丛》2006,22(2):95-95,F0003
目前,大学生贫富差距已成为影响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严重障碍。大学生贫富差距导致的诸多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的。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构建起高校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7.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对学校的科学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维护校园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和完善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大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王启兵 《传承》2011,(31):34-35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和谐高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高校需要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来引领和推动。校园网络舆论深刻地改变了校园舆论格局,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应充分认识校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积极引导校园网络舆论,为构建和谐高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社会的旗帜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宝贵财富,理应成为和谐社会的楷模。大学生思想、心灵、人格的和谐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研究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无疑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高校应结合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杜凡 《前沿》2014,(7):175-17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纵向推进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日益重视人本化原则,将学生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对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诸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路径选择的基本;同时面对来自社会的诸多影响因素,创新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显得客观而现实。本文以和谐发展的视角,对高校思政教育方法路径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深层次厘清高校思政教育方法路径选择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针对高校构建和谐就业指导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和谐理论的指导作用,构建起包括运行体系、队伍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政策体系等在内的和谐就业指导体系,以期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3.
单振生 《传承》2009,(8):50-51
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石,制度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保障,德法并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高校发展实际和高校师生思想实际,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这个重要环节,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抓住高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卓有成效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董晓飞 《传承》2013,(2):50-5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是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应切实树立以高校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切实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关爱、疏导以及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石,制度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保障,德法并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何艳 《传承》2009,(8):92-93
儒家和谐思想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思想文化背景,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继承和发展儒家和谐思想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优秀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能够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继承儒家和谐思想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谐思想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思想文化背景,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继承和发展儒家和谐思想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优秀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能够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来讲,应当明确和谐的理念,发现高校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认识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使和谐的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居峰 《前沿》2014,(15):171-17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为其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高校主体问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其目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