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榜师  黄世贤 《求实》2001,(5):32-35
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是解决我国富余劳动力的一个有效减压阀,是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龙头产业.本文通过对我省小城镇建设的抽样调查,论证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强县富民的现实选择,提出了加快我省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问题已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   我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纳入政府行政管理系列已有 20年。以 1980年国家建委农村房屋办公室成立为标志,各省、地、县都相应成立了管理机构。从此我  相似文献   

3.
刘多兵 《奋斗》2001,(4):15-16
近年来,我们汤源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促进小城镇建设,实施小城镇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指针,紧密结合县情,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使我县的小城镇载体功能日趋完善,优化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我县小城镇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 《新长征》2006,(5):27-3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也确立了“开放带动、县域突破、科教兴省、人才兴业”的发展战略,而且在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实现县域经济整体跨越。这标志着县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省委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从战略的高度描绘了吉林省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 ,提出了全面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省、县域突破三大战略。如何实施县域突破战略 ?笔者认为 ,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 ,启动小城镇改革是推动小城镇建设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实现县域突破目标的关键和首要环节。启动小城镇改革的价值思考。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 ,依托城市辐射农村 ,在国民经济发展链条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启动小城镇改革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村城市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 ,是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一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省一些地区在发展小城镇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与城镇规划滞后的矛盾。由于规划滞后,管理粗放,大部分小城镇建设布局零乱,城镇的建设品位不高,综合功能不强,难以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城镇规划上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少数城镇根本没  相似文献   

7.
京郊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要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规划水平不高、规划雷同、规划执行不严格等方面。要使京郊小城镇合理有序地发展,必须强化规划管理,从两个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编制好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l、完善县域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以及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要体现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以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利于合理利用耕地、有利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县域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希望所在,并把“县域突破”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加以实施。因此,如何实现突破,怎样突破,已成为实践中必须解决的课题。通过近一个时期对省内部分小城镇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战...  相似文献   

9.
吴玉琦 《新长征》2000,(3):16-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省委七届二次全会也明确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我们公主岭市把抓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和切入点,将其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依靠社会力量建镇、依靠市场机制活镇、依靠产业优势兴镇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到2002年,全市各镇建楼房250方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0平方米,道路铺装率达到50%,绿化覆盖率达到15%,人均占有绿地1.5平方米,给排水功能齐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0%等十几项城市化指标,并…  相似文献   

10.
余庆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在没有大中型企业支撑的条件下,县域经济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县委、县政府把突破口放在发展小城镇上,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多轮驱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初步走出一条农业县发展小城镇的成功路子。   余庆县在城镇建设中把规划放在首位,不仅县城和 10个乡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同时还完成了 10个中心村的控制性规划和 15个小康村的规划,并在遵义市率选启动第一批 43个示范村寨规划编制工作,为整体推进城镇建设提供了保障。在编制规划中,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扬长避短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目前小城镇建设在各地普遍展开,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加速进行着。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实施这一战略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呢?沾化县曾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县。近几年来,沾化县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快…  相似文献   

12.
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县域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希望所在,并把"县域突破"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加以实施。这从理论上解决了我省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而如何突破。怎样突破、从哪儿突破,已经成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小城镇作为一个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其形成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批小城镇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神奇的牵引…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7):7-7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搞好规划。要把规划和认识村情、了解村情联系在一起,把中央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定性规划与定量规划结合起来,使规划更科学、更符合实际。规划的内容要以村庄布局、土地利用、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其中,一定要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新农村建设的近期建设和长远规划,都有赖于经济发展的实力。要下大力把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蔡红霞 《学习论坛》2009,25(10):46-48
目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县域工业发展滞后;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加快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要努力发挥优势,突出自身特色;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广国 《奋斗》2010,(7):7-8
<正>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途径。牡丹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抢抓机遇,以镜泊湖旅游名镇为龙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水平,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一、规划立镇,项目为本,高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决定着小城镇的品位和生命力。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坚持规划先  相似文献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带动我省全局关键举措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显著成效.载体功能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成为我省科学发展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市县经济特刖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相似文献   

17.
王忠林 《奋斗》2009,(8):12-1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以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和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良好机遇,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力争使更多强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促进中间县市迅速崛起,加快弱县解困步伐,实现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是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聚居地,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不仅是改善农民和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步骤,同时还是建设经济强区、创建文明新区的客观要求。如何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我们认为当前主要应抓好如下三项措施: 第一,合理布局,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在规划小城镇建设时,要坚持为经济服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突出地方特色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一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四极一元化的发展战略,即以小城镇、小城镇群、县城和经济协作中心为四个发展极,在“四极”带动下形成多级次的经济圈,再通过多次经济圈互动,促进整个县域经济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实现城乡融合的、新型的一元化社会经济形态:人口非农化、土地证券化、产业特色化是实施四极一元化的战略动力机制。以线串点、发展交通通讯、构筑多级经济圈,是四级一元化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20.
《学习月刊》2014,(8):41-42
近几年来,宜昌抓住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中部崛起战略、三峡后续规划、武陵山区域发展规划和新一轮扶贫攻坚规划、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湖北“一元多层”战略体系、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诸多机遇,充分利用特大城市、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潜力和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质量齐升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