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边边远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州边远农村 ,尤其是边境地区的农村教育状况非常严峻 ,生源、教育经费不足 ,单亲无亲学生人数上升 ,流失生现象严重等 ,这些都是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专稿要加强对单亲、无亲家庭学生的“三观’,教育金东云(1.4)借鉴三省八市经验发展延边民营经济赵柬哲(2.4)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王克群(1.7)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石运玲(1 .10)新农村·新认识·新思路卢券华(1.14)建设环境友好性社会途径的思考石运玲(2 .8)学习《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李勇(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维度与价值作用—论其与先进性建设、科学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王成林(4.7)浅谈江泽民同志的依法治国方略贾云生(4 .10)中国共产党坚持…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关涉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启示我们应该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面临着心理、交际、能力和社会资助等方面的困境,必须通过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交际观、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健全高校资助体系,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的规模及其所处的困境,使其成为一个急需社会关注与帮助的弱势群体。阳光家庭服务项目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服务,并尝试建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本文以该项目为例,论述了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念、特质、内容、方法与机制,总结了该模式的服务效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的规模及其所处的困境,使其成为一个急需社会关注与帮助的弱势群体。“阳光家庭服务项目”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服务,并尝试建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本文以该项目为例,论述了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念、特质、内容、方法与机制,总结了该模式的服务效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家庭生活质量直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和谐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离婚率的升高,城市单亲家庭增多,承载亲职重负和世俗压力的单亲者尤其是单亲母亲家庭往往面临福利水平下降、心理和社会适应困扰加剧等问题,这些人沦为弱势群体或弱势地位的可能性更大。为构建和谐共享社会,必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并从社会文化、公共政策等层面营造良好氛围,为弱势单亲母亲及其家庭构建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问题,一直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一个家庭从正常到离异,一般要经历:离异期、单亲期、再婚期三个阶段,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家庭状况对其子女的影响,进而探究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以达到预防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民族问题频发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作为民族观教育的载体,以政府为主体实现了对人民大众的民族历史观、民族认同观、民族团结观和民族国家观的全面教育,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妇女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单亲母亲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对单亲母亲进行的专项社会调查所得资料表明,单亲母亲面临着下岗失业、经济窘困、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生活突发事件威胁等多方面的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单亲母亲实行社会救助,切实解决她们的民生问题,对于妇女解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自治条例》,加快我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学习贯彻《自治条例》要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结合起来;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单亲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是指单独与子女生活的一方父母.在中国,离异和丧偶是成为单亲的主要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一群体,帮助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依据定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方法,探讨了单亲的心理困扰、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社会干预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基本成果有4方面:1.单亲的心理发展历程分为婚姻危机、成为单亲、单亲生活、个人成长、走向再婚5个阶段;2.单亲心理成长与发展有3个重要理念:单亲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角色、单亲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成为单亲是自我成长发展的一个契机;3.形成了分阶段及多样性的心理干预模式;4.通过心理社会干预,单亲在自我探索、积极人生态度的建立、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并进一步促成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单亲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在民族教育中,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是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任务,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任务。“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对其能否正确理解,是关系到如何对待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关系到能否团结广大的信教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站在整个人类文明、世界历史发展高度上,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在对以往各种民族观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以革命事实为根据,吸收当时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关于民族演化规律、民族关系以及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民族问题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民族未来。学习马克思民族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强调各民族语言完全平等,不得强迫一个民族学习、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的指导下平等保护各民族的民族语言权。但是,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将中华民族儿女的受教育权、职称晋升权等基本权利受制于美利坚等外国民族的语言,如果中华民族儿女不学习美利坚等外国民族的语言,将被剥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受教育权、职称晋升权等基本权利。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值得反思,必须改革,应该将外语降格到选修位置,由公民自由选择是否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科学含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得重大意义,这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在这些单亲家庭中,以女性为主的单亲家庭占近90%,城市贫困单亲母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女抚育是单亲母亲最重要的职责,在抚育子女的过程中,她们面临经济、住房、工作与照顾子女时间冲突、难以获得抚养费和抚育中的力不从心等困难.离异单亲母亲在抚育子女时更容易获得原生家庭的帮助;丧偶单亲母亲在抚育子女时更容易获得前夫方亲属的支持;正式的社会资源倾向于流向丧偶单亲母亲.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27名来自离异家庭和279名来自完整家庭的7~16岁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探讨了儿童单亲生活适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孩子的性别,抚养者类型,离婚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等四个因素是影响儿童对单亲生活适应的重要因素。离婚时孩子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单亲生活适应的显著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展创新教育、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又是学生学会创新的基础。 农村普通高中普遍存在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基础差等问题,并且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课业负担重。这既影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对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发现,民族地区浓厚的宗教氛围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应根据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一贯政策,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对青少年宗教信仰问题加以科学疏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了解和明确社会角色,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阶段。在一个张扬个人权力、多元价值的时代,教育大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是家庭和大学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