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公安机关是专政机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人民警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干警的威信和公安机关的整体面貌。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对于改善警民关系,提高队  相似文献   

2.
公安歌曲唱出了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家园,祝福平安吉祥的共同心声,抒发了人民警察对祖国和人民无比忠诚热爱的真挚情怀,其内涵丰富,或颂扬公安民警忠诚爱国的本质特征,或写警察忠于职守、勇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或赞美英雄典范、唱响时代主旋律,或表现民警的亲情爱情战友情及警民鱼水之情,正因为公安歌曲中崇高美好平凡真挚的意蕴美,对于全面宣传公安工作、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进一步加强警民关系诸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这段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作为社会治安的主要管理者——人民警察的社会角色、职能、任务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警察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同时增加了对社会,公民个人的社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警察必须贯彻“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树立“我为人民管理治安”的观念,密切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前提。本文针对当前警民关系失谐的主要表现,探析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失谐的原因,旨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而促进公安工作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 正因为如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的首要任务是思想建设,弘扬正气,激励广大人民警察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的安宁,为保障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事业而坚韧不拔、卓有成效地奋斗。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思想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践比作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各国警务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民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社会转型期部分公民法治心态的不完善以及新闻媒体的涉警报道欠客观公正等原因,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人民警察在警民关系的构建中应占主导、主动地位,针对此种现状,人民警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充满挑战的新时期 ,人民警察要认真学习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 ,积极做好群众工作 ,加强警民协作 ,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执法环境 ,共同夯实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范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即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警民关系因为涉及社会治安和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而显得比较重要和敏感.尤其是当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管理模式从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转换时,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失调和冲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起和谐的警民关系,公安机关才能进一步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根本上实现只要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讨论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包括警民权益保护的一致性、差别性以及两者的利益兼顾等问题。维护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作为集中和体现人民利益的渠道,各有其特点并会产生一定差别,二者并存具有合理性。只有以符合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才能正确处理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只要是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有助于警民和谐的渠道,都是打造基层公安机关“阳光警务”的有效途径。文章将打造“阳光警务”的途径归结为:直射型、辐射型、反射型、折射型四类,就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通过打造自身素质、夯实执法规范化、运用科技信息化等有效资源,为人民群众创造阳光的办事环境、阳光的执法环境、阳光的服务环境、阳光的治安环境、阳光的监督环境,从而构建阳光和谐的警民关系,使“阳光警务”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人民警察的服务职能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履行法定职责的具体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警察素质;落实警务条例,规范警务活动;实行警务公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警务绩效,和谐警民关系等措施,促使警察机关和从警人员认真履行服务职能。以期为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实现中国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当好人民卫士,其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职业宗旨和职业责任。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首先,人民警察只有树立热爱人民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热爱人民,就是忠于人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的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牺牲生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利于人民的事不做,不利于人民的话不说。当…  相似文献   

13.
公安警察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核心的精神层面,又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核心是警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公安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警民关系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用文化艺术的形式来塑造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和讴歌人民警察火热的战斗生活,能够起到深入民心、深入警心,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服务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警察队伍致训词的重要内容.人民警察服务人民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核心理念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基本出发点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本方法是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根本目标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评价标准是让人民群众满意.准确把握人民警察服务人民内在的、严密的逻辑关系,是深入贯彻训词精神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作为指代中国现代警察主体的一个专门称谓,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其间中华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民警"机构及称谓;二是解放战争中后期解放区的"革命警察"以及毛泽东论述的"人民的警察"和"人民警察";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要求全国统一冠名,并沿用至今的中国"人民警察"称谓。这一特定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警察的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军队和创建人民警察过程中,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代,我们党基于不同历史背景、时代主题,围绕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从战略高度对人民警察宗旨的基本内涵、根本要求、评判标准作出了精辟论述,从而使这一执政党治警思想的核心理念,既体现出深厚的理论根基,又实现了当代传承。  相似文献   

17.
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警民关系是警察热爱、尊重、服务人民,为人民保一方平安,视人民如父母,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人民理解、信赖、依靠、支持警察,警民亲如一家、水乳交融的状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必须重点加强教育,注重培训,强化沟通,落实责任。  相似文献   

18.
坚持服务群众"零懈怠",是构建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途径.构建良性互动的警察公共关系,从根本上讲,是取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执法为民.只有服务群众"零懈怠",才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指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为实现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更好地实现和谐警民关系的过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公安机关与群众关系自身特性的需要,是适应公安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是提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公安机关应从加强对民警群众工作能力意识的培训工作、提升判断群众工作形势的能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同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突出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警民关系直接反映了国家政权与广大民众的内在关联,也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变迁与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导致警察与公众对警务运作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客观上造成警民互动减缓,相互关系疏离。作为警务活动主体,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应主动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落实等多角度,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只有辩证对待警民关系及其转型与公众的认知变化,加强舆论宣导,重视危机公关、注重实训,讲究艺术,能动开展群众工作,才能努力再造平等、和谐的警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