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时下某些人“边腐边升”或“先腐后升”现象颇有微词。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不仅不能让搞贪污腐败的人屡屡升官,而且必须摘其官帽并依法治罪。然而从大量的被挖出来的贪污腐败分子的犯罪事实来看,不少人都是屡屡犯罪,屡屡升官,这岂不是天下奇谈?说实在的,这类人之所以被提拔,被重用,是因为干部制度上存在着“用人失察”问题。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之类犯罪分子,其问题大都发生在任该高职之前,他们之所以能“边腐边升”、“先腐后升”,一方面,他们善于以假象迷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知…  相似文献   

2.
人间没有幽默,也就没有了生气和活力,因而幽默在人们的生活中可称得上是调味品或兴奋剂。在今天反贪污受贿中,挖出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贪官,从中也引出了一串串幽默风趣的笑话,这里不妨撷取几则。 免费书法 “为人民服务”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案被逮捕入狱后,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便跪在地上对查办他的有关人员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免费给你们写字,每天给你们写一幅。”胡副省长的字是出了名的,想当年谁或者哪个单位能得到他的一幅“墨宝”,真是“如获至宝”,胡长清也因为写字狠…  相似文献   

3.
云游 《创造》2001,(11):41-43
自1993年以来,中国腐败问题达到高蜂,据统计仅被惩处的县处级以上官员就有3.2万人,腐败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层面越来越广,民众的怨气越来越大。从级别上看,近年来,我国高层官员腐败案件频频曝光,从陈希同、王宝森,到胡长清、成克杰,再到李嘉廷,这一大串名字难道还不令人触目惊心么?这些省部级高级干部为什么还会走上这条不归之路呢?在这些高级官员的带动下,还有多少中层、下层官员在贪污腐败?又有多少被揭发出来?暴露出来的是这些,没有暴露的还有多少?这难道真是解不开的谜?笔者不揣冒昧,拟对此现象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在严惩贪污腐败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近段时间来,相继查办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大案、要案,被惩办人员职位之高、权力之大,在共和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严惩腐  相似文献   

5.
处决胡长清的枪声响过之后 ,人们在拍手称快之余 ,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样一个腐败透顶之徒 ,为何一路飞黄腾达 ?原来 ,胡长清十分注重伪装自己。他伪造名牌大学的学历证书 ,藉此应聘为几所大学的教授 ;他口若悬河给人以“学者型领导”的形象 ;他到处宣传自己从不涉足歌舞厅类的场所以标榜自己清正廉明……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眼中 ,他是一个“爽快豪放、为人坦荡、热心助人、没有架子”的领导干部。由此我想到了四川省交通厅厅长刘中山 ,他在400多万元不义之财装满腰包时 ,还硬充廉洁 ,并在大会、小会上大讲“反腐倡廉”。表面“唱廉” ,…  相似文献   

6.
一声枪响,收受巨额贿赂的胡长清伏法;一纸判决,一批行贿人受到法律惩治。胡长清一案余音未了,人们不知道,在行贿人与胡长清之间,究竟都发生过什么?昔日给了胡长清大把金钱的那些“朋友”,是一些怎样的脸谱?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市场是一个你要它有多大就有多大的舞台”,这是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的名言。1994年,在他出任海信集团总裁时,人们等着看他究竟能改变什么。时至今日,人们发现,海信的一切都变了样。  相似文献   

8.
要想和老百姓一起把党组织建设好,把政权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就一定要公开透明。尤其是事关人权财权事权的问题,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公开,都要透明。群众参与进来了,他知情了,就会支持你,他没参与进来不知情,即使你是对的,他也可能要反对你。现在一些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党务政务不公开,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也是因为党务政务不公开,而贪污腐败的出现,还是因为党务政务不公开,搞暗箱操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这年月,“年”、“月”之类的词儿,在司法界出现的频率大了起来。比如,司法队伍整顿教育年、执行年、严打月、严打季,等等。 司法界出现这类的一些“年”、“月”,实在是好兆头、好现象、好事情: 第一,就像人们过一个年要长一岁一样,司法界每过一个“年”,就会进一步。司法界的教育整顿年,使司法队伍纯洁了一些、素质提高了一些;法院的执行年,使长期空对空的导弹发射终于落地了;公安的严打月、严打季里,社会治安也上了一个台阶。 第二,就像人们每逢过年就要来一番年终总结、新年计划一样,司法界每逢有一个“年”,也使司法…  相似文献   

10.
您先别笑,也不要觉得不好理解,胡长清与张大民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如 果讨论幸福观的话。 张大民是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人物。前些日子,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地区播出,万人空巷,好评如潮。 张大民是幸福的,他有个大杂院里最漂亮、最贤惠的媳妇,有个语出惊人的“天才”儿子,吃碗炸酱面就瓣蒜。张大民就觉得很幸福,至于没房子住、没钱买进口奶粉、下岗、失业等等所有老百姓能遇到的难事全不在张大民的话下。 很遗憾,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没能够赶上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就走了。他走得很不光彩──堂堂副…  相似文献   

11.
很早以前,新郑具茨山姬水河一带,住着一个少典族部落。部落的首领少典,个头又大又粗壮,他有一张强硬的好弓,又射得一手好箭,经常独自一人携弓带箭,出入深山密林,射猎鸟兽。有一次,少典往西边深山里奔走了半日,只猎获了几只山鸡野兔。狩猎人有个规矩,前半天往外走,日到中午就得往回走,一般不在山野过夜。少典坐在一棵大树下吃了点干粮,想休息一会儿往回走,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朦胧之中觉得有什么东西轻轻推他的手臂,一惊跃起,原来是一只大熊站在面前。这只熊简直是头大牛,比普通熊大得多。猎人们都知道这是熊群的头领,人们都称它“熊将军”,平…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企业家──李朝林俗话说,要想把家发就要有一个好管家。这对一个几口人的小家来说或许并不艰,可对一个有数千之众的大企业来讲,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可在张弓酒厂这个大家庭里,他却被人们称公为红管家。他就是刚到而立之年的张弓酒厂副厂长、纪检书...  相似文献   

13.
真正的单纯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一百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4.
沈凤华  肖昌琦 《群众》2000,(7):17-18
腐败分子胡长清伏法了。表明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严惩腐败的力度之大。不管你的权力有多大,地位多么显赫,只要你以身试法,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笔者以为,严惩胡长清虽有“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之效,但依然给人这样  相似文献   

15.
牌采风 “张小泉’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民族品牌,自其成名以来、从古至今假冒伪劣产品一直充斥市场。解放后,毛泽东主席曾发出指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代不要搞掉……”然而,到了现代,“李鬼”却公然开店设铺,大有取代“李逵”之势,为此,真“张小泉”走上了茫茫维权路…… 有人曾把品牌比喻为“商品的脸”。一个人,只要我们看到他的脸,就能把他认出来,同样,一种产品,只要看到它的品牌形象,便能迅速把它同别的企业或商品区别开来。如今品牌形象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在许多中学,少数民族学生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这种中学,无论有无专门的民族班或民族部,实际.上都存在着一个对民族生如何教育的问题,存在着处理好民族生与汉族学生关系的问题。这是一个教育中的特殊问题,承认它有特殊性,把它作为一个特殊问题来认识并加以解决,就可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的发展;如果不承认它的特殊性,只是采取一般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教育的特点显现不出来,学校整体教育就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认识和处理普通中学的民族教育问题,要注意几个关系:一、了解民族生的性格特点和教育引导的夫系…  相似文献   

17.
贪官必弱智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这回是彻底栽了!2月15日,江西省高院以受贿罪判处他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落得如此下场,除了因为他“自作孽、不可活“以外,依我看,像许多落马的贪官一样,还要怪他的“弱智“。对此,仅举一例便可说明。法庭在调查他收受一个饲料公司老板向他行贿4.5万元的事实时,他竟然不屑一顾地说:“那点小钱,我根本就没有记它。“这不是  相似文献   

18.
贪污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公共权力的伴生物。自从有了国家政权,就产生了以权钱交易为持征的贪污腐败现象。在曾经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各国,贪污腐败曾一度成了难以割治的政治毒瘤,被称为“东南亚之癌”。在殖民统治下的东南亚各国“腐化...  相似文献   

19.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相似文献   

20.
溪翁 《人民公安》2009,(17):61-61
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说是张姓老婆从星期二开始,就哄着老公,给他做好吃的好喝的,大献殷勤,但老公并不领情,于是从周四开始,便不给他做饭不给他水喝,外加给他摔脸子,终于周五早晨老公开了口,说,好好好,我答应你。于是周六他们快乐地出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