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何标 《台声》2003,(1):17-17
《台声》作为沟通两岸的综合性刊物,20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仅以我撰写的有关两岸文学方面的作品来说,就发表过十几篇。记得最早一篇是1984年第5期刊载的《鲁迅先生与台湾青年张我军》,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76年前台湾青年张我军登门拜访鲁迅先生的经过以及在交谈中鲁迅对台湾青年的高度评价;并附有张我军赠给鲁迅4份《台湾民报》原件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样难得的资料,出现在我写的《喜迎<乱都之恋>归来》、《6O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读<少年台湾>创刊号》,《张我军与“新野…  相似文献   

2.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3,16(2):85-85,93
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 ,以狂人之语 ,辛辣的文字 ,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 ]这种吃人的礼教突出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即夫权和父权。鲁迅先生对“节”、“孝”等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孝”是封建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鲁迅把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所谓孝道与封建君权…  相似文献   

3.
鲁迅逝世前一个多月,以超脱的态度写了一篇游戏文章《死》,他说他的怨敌可谓多矣,即令到死,我一个也不宽恕!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找点小事干,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些话,后来竞成了鲁迅的严肃的遗嘱。鲁迅自称是“随便党”,文笔很幽默,然而通篇的精神毫不含糊,是异常认真的。  相似文献   

4.
罗素舆中国固有文明李永辉1925年4月,鲁迅先生写了一篇题为《灯下漫笔》的杂文,他感叹说:“但是,赞颂中国国有文明的人们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近70年后,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又多起来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也难怪比起鲁迅那个时代来,现在的中...  相似文献   

5.
在1980年代,高尔泰先生绝对是一个人物。 他是江苏高淳人,1935年出生。1955年大学毕业后,因为“思想落后”,被发配到甘肃支边。苦闷之中,写了一篇12000字的《论美》,投给北京的《新建设》杂志。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逝世一个月以后,《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译文》月刊,全出版了。这三个刊物不独是鲁迅先生生前所支持的,而且在本期全刊有鲁迅先生逝世时的各种照片和纪念文章。我把这三份刊物带到了万国公墓鲁迅先生坟前当场焚化了。尽管我这种感情是浅薄的‘、幼稚的,甚而至于“迷信”的,……但由于自己被当时悲痛的心情所激荡,竟是“明知故犯”地这样做了。在今天看起来,我认为也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g想不到当时竟被张春桥一伙中的什么人看见了,作为“材料”,接着就在他们所办的小报上刊载了一篇文…  相似文献   

7.
《党史博览》2012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刘少奇“文革”中两次公开“答辩”》,该文有不少史实不准确或不对。该文作者窦应泰先生写了十几部传记作品和小说,还有许多文章,是一位多产作家;他送我好几本书,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辑非鲁迅时代的杂文。 《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选的是从1949至2009年60年间的杂文,起始年份已距鲁迅先生逝世13年了。编选者匠心独运,在所选400余篇上乘之作中,以胡风的杂文《鲁迅还活着》开篇,接上了鲁迅的“地气”。  相似文献   

9.
一位住在河南伏牛山区深处的小学教师,其事迹被鲁迅写成碑文,其名字被毛泽东提及,其子则成为中国文坛著名的翻译家,他成就了一段中国文化的隽永佳话——在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编》中,有一篇《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此前,鲁迅还曾为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写过一篇碑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据说这是鲁迅一生写下的唯一碑文。从1934年至1936年,鲁迅接连为河南卢氏的曹氏父子写下两篇锦绣文章,这是为何?料峭春寒二月天,笔者来到豫西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的曹氏父子故居。现今,曹植甫先生的孙子曹长龄一家就住在里边…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鲁迅一生反对思想禁锢和阅读强迫,但他死后却被竖立成一个“牌坊”。这是鲁迅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无奈。还原鲁迅不仅要把“神”还原为人,还要正视后人的争论:“鲁迅是黑暗的吗?鲁迅是否已经过时?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其实音迅从没要求不朽,相反,他盼望速朽。但显然,我们的世界依然存在先生所愤恨的“瞒”和“骗”。——题记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即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  相似文献   

11.
良心几块钱一斤□牟丕志笔者的一位邻居靠坑蒙拐骗起家,成了大款,生活得很滋润。有人半真半假同他开玩笑:你这样不讲良心发财,于心何忍。他却回答得很干脆:“良心几块钱一斤”。记得在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中,有“公德几块钱一斤”一语,那是鲁迅讽谏一些人不讲社会公...  相似文献   

12.
2001年,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出版了《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书中以亲历亲闻披露了许多有关鲁迅鲜为人知的史料。其中一章谈到鲁迅的死与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有关,此事在读者中引起关注。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他的病由须藤治疗。或许疗效不显著,也曾有友人劝他换位医生,但鲁迅没同意,以为须藤在他早年留学日本时即为前辈,资格老、医术好,了解他的病情,还是让他继续治疗,就这样延续下来。直到1936年10月18日弥留前还勉力写给内山完造一便笺:“拜托你给须藤先生挂个电话,请他速来看一下。”周海婴先生对他提出了种种疑点,这在鲁迅研究上是个问题。为探讨这一谜团,也为了存一时之故实,我们除了刊发周海婴先生的《一个长埋于心底的谜》一文外,还拂去历史的积尘,从故纸堆中找出了须藤于鲁迅逝世后不久写的一篇文章以及许广平认为“不符合当时治疗实际情况”的病案,全文迻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起“硬骨头六连”,人们似乎并不陌生。然而,知道她与鲁迅的一段“骨肉”情缘的人,并不太多。1999年我在撰写一部反映硬骨头六连的长篇报告文学《硬骨男儿》时,较为详细地了解了这段史实。今天,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萧军     
萧军、萧红送给鲁迅先生的第一张照片──1934年摄于哈尔滨。无求无惧寸心声,岁月迢遥四十年!镂骨恩情一若昔,临渊思训体犹寒!啮金有口随销际,折款沉沙战未阑。待得黄泉拜见日,敢将赤胆奉尊前。这七律,是老作家萧军“悼鲁迅先师”中的一首,写于鲁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的当夜──1976年10月19日,这是“十年浩劫”进入“尾声”的时候。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一开始就说道:“一个人要做到伟大,不要装成‘伟大’!”几十年来,“鲁迅”这响亮的名字始终受到人民拥戴的原因,也正在于此。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从来…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写了一篇《启功先生的文化价值》的文章,主要观点是启功先生的文化成就能够横跨学术与艺术两大领域,且在很多具体领域中,都达到当代顶级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学者和艺术家。再加之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堪称是一位“间世”的文化大师,其文化意义也将超越当代的局限,影响到更久远的将来。  相似文献   

16.
一 1934年夏天,萧军和萧红从日本关东军统治下的哈尔滨逃往青岛,并在那里完成了小说《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当年年底,他们又奔往上海,和左翼文学的统帅鲁迅汇合。二萧在上海期间,和鲁迅先生的过从甚密,得到过先生的许多支持和帮助。萧军初到上海时,对那里的环境不太习惯,有些人也看不惯他,觉得他“一身野气”。萧军问鲁迅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公民导刊)10期、11期、12期的“人大·探索研究”栏目里陆续编发了三篇关于“创新”的文章——一篇陈友鹏写的《主题活动:加强代表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篇是赵永琴、夏涛合写的《人大监督工作中的“江津答卷”》;一篇是全修治写的《以创新精神推动基层人大工作》。尽管三篇文章内容各不相同,但谈的都是人大工作如何创新,如何紧密联系我市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实际,抓好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一股不正常的“泛文化”现象,即凡事都往文化上沾边。某些文化商贩,怀着一种猎奇心理,大写特写所谓的“名人轶事”,进行伪劣文化传播。有一篇谈名人趣事的文章,说是鲁迅先生不仅很怪,而且怪到出现了怪癖——养蝎虎。就是养那种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动物。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养蝎虎,竟被贴上“蝎虎文化”的金,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最近又看到了另一篇更为令人惊诧的文章——《毛泽东的“抽烟文化研究”》。这篇奇文很有“功夫”,它以比蝎虎文章更为“深刻、细致、丰富”的文笔,从毛泽东的烟史考证,到毛泽东的烟瘾评估;从毛泽东的香烟“品牌文化”,到毛泽东吸烟的“烟具文化”,一展无余。最后,作者的结论是:毛泽东是个伟人,伟大之处也包括他的吸烟。呜呼!这究竟是文学的枯竭、文化的悲哀,还是文人的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9.
心萦百草园     
一川 《天津人大》2006,(10):45-45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这一课文,我能背得烂熟。从那时,就清楚地知道绍兴周家新台门后有一个百草园。作为鲁迅先生童年“乐园”的百草园,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非常神圣的地方。百草园记载的是鲁迅先生对童年甜美的回忆,衬托出先生一颗天真的童心;百草园也承载着先生儿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新知识的追求的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我从十几岁就想:能亲自到百草园看一看,玩一玩是莫大的幸福、自豪。  相似文献   

20.
1964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起“中间人物”事件,《文艺报》的主编之一黄秋耘,提出了写人物的十七个字,最好写那些“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从此受到全国各文艺报刊的声讨批判。冬天,他被发配到山东去搞“四清”。临走的一个大清早,天儿特冷,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老舍先生来给他送行。秋耘大感意外,在这鬼都不上门的日子,老舍先生出现在面前,觉得一股暖流热遍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