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继承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有关文化的重要论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了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和完成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前进》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一系列论断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4.
叶南客  李惠芬 《群众》2023,(21):59-60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思路。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铸就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的重要保证,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提出要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相关论述必须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三个维度进行总体把握: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一致,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文化复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是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相关论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九次论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9.
谭宗梅 《传承》2013,(3):16-17,23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虽然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基础,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日显重要和急迫。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2.
沈其霖 《前进论坛》2013,(11):28-29
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伊始,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向和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是~U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我们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增进国家文化认同、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7):14-14
黄艳在《传播与版权》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发展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日显重要,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中国梦”新格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民族文化的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建设等。逐渐提升文化自觉、加大文化交流、注重文化创新,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谭宗梅 《传承》2013,(2):16-17,23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3,(3):1-1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向世界庄重宣示“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新的领导集体向中国和世界作出的重大昭示。  相似文献   

18.
吉春 《创造》2013,(6):61-6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小凉山各族儿女渴望拥抱民族复兴的梦想,更执着于开辟通向梦想的康庄大道。二十五万小凉山各族儿女中的共产党员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发出的总动员,把实现中国梦与自身实际和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新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现实、世界、哲学等维度全方位把握传统、当代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和统一,对于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初心和使命的认知。中华民族是当今中国的国族,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相比,当今中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更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增强"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