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樟柯是我国当代影坛的知名导演,他的电影往往采用新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声音设计上形成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阐析其电影声音与声音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
鼓是中国器乐史上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近年来被许多著名的华人导演频繁地运用于他们拍摄的武侠电影音乐.在他们的作品中,鼓声不再作为纯粹渲染背景的声音元素,而是被赋予了角色化的叙述功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毕飞宇小说改编的电影《推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部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本文通过对毕飞宇原著小说和娄烨导演的电影进行对比,从"叙述者在小说和电影中的差异"以及"《推拿》中跨媒介叙事的主体差异"这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其如何从小说叙事转向电影叙事,希望能找到小说改编电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著作权法明确承认导演、编剧、摄影等人为电影的作者,但并未赋予这些作者完整的电影著作权。相反,电影著作权被赋予了制片人。从制度目标而言,我国著作权法对电影著作权归属的设计是缺乏充分说服力。从我国著作权法的传统理念出发,借鉴法国等国的立法实践,赋予电影作者的原始著作权主体身份,是我国电影著作权归属制度的应然选择。在特定情况下,演员也应被认定为电影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制度承载着激励电影创作的重要价值诉求。大陆地区《著作权法》明确承认导演、编剧等人为电影作品的作者,但并未赋予这些作者完整的著作权,而是将电影著作权明确赋予制片人。尽管台湾地区"著作权法"未直接规定电影作者的具体范围,也未规定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于制片人,但毫无疑问的是,电影作者在台湾地区"著作权法"中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严格而言,两岸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制度各具优点及缺失。我们可从电影著作权的主体、电影著作权的财产权等方面寻找两岸电影著作权原始归属制度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马岳琳 《人事天地》2007,(12):43-44
继前年《断背山》斩获金狮奖后,今年李安以一部《色戒》再次让华语电影站到了水城威尼斯的最高点。身兼华语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性格不够“阳刚”的李安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电影导演之一。  相似文献   

7.
电影《情书》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日本作家兼导演岩井俊二是小说的创作者及电影的编剧、导演。影片在小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亮点,成为影片成功的巨大魅力所在。岩井俊二对小说改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技巧,可以通过人物表现、意境构造、情节变换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电影《情书》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电影《情书》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日本作家兼导演岩井俊二是小说的创作者及电影的编剧、导演。影片在小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亮点,成为影片成功的巨大魅力所在。岩井俊二对小说改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技巧,可以通过人物表现、意境构造、情节变换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电影《情书》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MTV是将音乐形式与电视画面形象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和电影作品使用相同的摄制方法和程序,使用相同表达方式,作为唱片公司及其旗下的作词者、作曲者、导演、歌手都投入了大量的创作性劳动,因此,MTV应当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而唱片公司应当具有类似电影作品中制品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行使著作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陈嘉上导演的东方爱情魔幻电影《画皮》以主配角过硬的演技,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主创认真细致的制作,荣登国庆档票房冠军的宝座,同时也是同年华语电影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改编后的电影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这个故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片展现了在这个文明社会里,那些在伦理纲常以外,试图挑战秩序的权威性,并企图破坏秩序以内的稳定性,抢夺并占有秩序内的人与物的挑战者,都被认为是这个文明社会里的"妖",并且必然受到惩罚与制裁。所以本片在一个有着多个三角恋的复杂的爱情故事背后,仍是对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截至17日,<阿凡达>全球总票房突破16亿美元,而中国内地上映票房也轻松冲破5亿元人民币.导演卡梅隆继<泰坦尼克>之后,又缔造了一个电影神话.而神话总是让人眼热的.眼热的人们也自然会从各自的角度来解读神话的产生了.但林林总总的"反思",似乎多停留在大投入、高科技等资金及技术的依赖上,仿佛一部大片的成功,即是"大投入+高科技"的产物.我要说,这是一种错觉.这种想法是把目光仅停留在资金和技术等电影的硬实力上,忽视了它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导演的武侠电影虽然毁誉参丰,但影像之完美是大家所公认的,无论色彩、场景,还是光线、影调,均可谓浓墨重彩,铺天盖地的冲击着观众的视神经。尤其他最近的三部商业武侠大片,更是充分展示了当代武侠电影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徐静蕾、李玉、马俪文等女性电影导演的作品一方面通过对男权文化的柔性解构突出女性主体性,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属于女性自我的文化空间。中国女性导演女性意识的表达在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不断成长,是不断地在束缚与越界之间的过程运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影《白鹿原》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这部以关中平原为地域背景的文学作品落实到影像上,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特征还是在本片得以较为完美的体现。而纵观本片,导演王安全通篇运用解构主义手法,以秩序的象征与仪式为视角试图最大限度的还原原著的精髓和描绘自己的电影理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从小说、剧本到电影、电视剧、电视剧续集的改编以及电影、电视剧、电视剧续集之间的相互改编,就这些改编作品的归属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争执。一些西方国家以及日本、台湾地区就该问题针对各自情况均做出不同的规定。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创作完成,需要制片人、导演、演员、作曲人以及一系列的技术人员等的共同努力,而影视改编作品的著作权到底属于谁,是导演还、制片人还是制片者,由谁行使,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方面都没有具体统一的规定。本文就影视改编作品方面的著作权归属问题,通过对不同理论浅层分析、比较,希望对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消失的爱人》是美国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小说,出版于2012年,连续8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2014年被改编成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小说本身提供了好的故事基础,加上大卫·芬奇的完美改编,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作家与导演相得益彰的联袂之作,成功地向观众传递了他们关于婚姻、家庭、社会等诸多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引起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电影产生于十九世纪,繁荣和发展于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深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艺术类型,对青少年观众的审美教育影响深远.传统的影院观影,因为存在“审美距离”,所以均是“观赏型观影”,青少年观众的“审美体验”受制于编剧和导演的“审美叙述”,形成青少年观众与编剧和导演之间的“审美主体间性对话”,青少年观众可以获得较为完整和稳定的审美体验.“VR电影”的发展打破了“审美距离”,在“现实世界”、“想象世界”之外新创了“虚拟现实”,青少年观众“深度浸入”,甚至参与“VR电影的审美叙述”,形成更为复杂的“审美主体间性互动”.同时,因青少年观众自身主体构建的“未完成性”和“波动性”等,也容易带来部分青少年观众审美体验过程中的“情感亏空”以及“价值偏离”和“伦理混乱”等问题.因此,未来的VR电影创作者如何在保证VR电影的美学和伦理学的底线和边界的前提下,重新创立一整套适应VR电影的电影叙事语法和生产法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话语电影中的杰作,《卧虎藏龙》在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诠释方式。导演,编剧,制作团队的国际化也给《卧虎藏龙》带来了一条显著的特点——中西文化的融合。电影中,中西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以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卧虎藏龙》中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9.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作品《立春》通过娴熟的摄影艺术和细腻真实的表达方式,演绎了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小人物理想与现实的抗争。《立春》通过景深镜头、框架式构图和对比色调等多种视觉元素的运用,在回望时代历史的同时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影片塑造的独特人物,丰富了中国电影画廊中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0.
粤语(俗称白话)电影,是广府文化的一种艺术门类,是海内外粤语人群中最有市场的电影。被誉为"引领广东电影第一次浪潮、粤语电影的拓荒者"的中国优秀电影艺术家王为一,不仅以他的粤语电影《珠江泪》、《七十二家房客》等立下了丰碑,而且以他的电影艺术观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本文从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视角,简介了王为一关于粤语电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阐述,旨在为推动广东电影新发展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