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地方典范。在琼崖革命中,地方党组织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青年运动的兴起,三者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富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地方特征的琼崖革命青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传播,广大青年为琼崖革命的胜利及海南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的历史意蕴为当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8,(5)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琼崖大地传播。正如任何一种理论传播所面临的情况一样,马克思主义在海南传播面临着争鸣与交锋。以杨善集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与以陈骏业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者,在《新琼崖评论》与《琼东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战文章,他们争论的核心是:面对这样混乱肮脏的政治局面,青年人是否要投身政治?争论的实质与李大钊和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有异曲同工之妙,剧烈的革命还是渐进式的改良?杨与陈的争论堪称海南版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吉林地区的传播。吉林地区的党组织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堡垒,进步报刊的创刊及发行、革命书籍的出版及流通、进步文艺作品的编演、地下党人士的秘密宣传等措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吉林地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吉林地区的传播立足于吉林地区革命的实际情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马克思主义在吉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王文明,1894年出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字钦甫。1924年秋,王文明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系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广州,参与组建琼崖革命大同盟。他广泛团结琼崖革命青年,以《新琼崖评论》为阵地,进行革命宣传,为琼崖党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同年10月,王文明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讨伐军阀邓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琼崖革命精神以其"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而闻名于世。它既是过去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海南改革、建设、发展和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的精神指引,这种精神历久弥新,鼓舞和激励海南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坚定自贸港建设必胜信心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动力的精神源泉。琼崖革命历经几起几落,革命的红旗之所以始终不倒,靠的就是琼崖共产党人对党与人民的事业抱着无限忠诚。1928年,国民党开始对琼崖苏区和红军第一次"围剿",琼崖红军以1400余人的兵力奋起抵抗,誓死保卫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8,(2)
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之所以能坚持23年红旗不倒,这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更是与周恩来的具体指导和热情支持分不开。周恩来对琼崖革命的贡献主要有:未雨绸缪,为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培养军事人才;高屋建瓴,为琼崖革命斗争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明察秋毫,为琼崖抗战的胜利绘制了蓝图;实事求是,支持琼崖特委按照实际情况,坚持琼崖斗争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7.
赵魁浩 《理论月刊》2008,11(2):67-6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通过写作、翻译、演讲、授课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且十分注重在青年、工人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此引导广大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10)
大革命早期国共合作在广西的实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期"新桂系"残酷地实施"清党"和"清乡"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途径包括举办农民和工人运动讲习所,通过进步书刊、演讲比赛、广西省立宣传员养成所、学校传播等。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理论、青年运动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进一步传播,为广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支持,也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相似文献   

9.
王明前 《新东方》2013,(1):34-38
琼崖革命根据地(琼崖苏区)结合琼岛地方实际,艰辛摸索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的新路。琼崖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克服了党包办苏维埃事务的错误倾向,树立苏维埃的独立权威。琼崖苏区的土地革命,在坚持平分土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琼崖的地方社会特点,在诸多细节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并坚决贯彻革命的经济路线,开展反富农斗争。琼崖苏区的经济建设注意保护商业和促进贸易,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制约,财政建设始终无法进入正规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前后,董必武在上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回到武汉后,他以武汉中学为据点,培养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鄂东革命骨干.他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和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中共武汉区委,吸收鄂东籍青年加入党团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革命阵营.他倡导创办黄安师范讲习所,指导旅汉鄂东籍青年回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指导建立鄂东地区的党团组织,加强对鄂东青年的工作方法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6,(1)
笔者通过叙述王文明、冯白驹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两次革命低潮时上母瑞山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两度保存革命火种,确保琼崖革命红旗不倒的历史,论证母瑞山在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确定了母瑞山是琼崖革命摇篮,是海南"井冈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丁耀  项东 《前沿》2012,(1):29-32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建党之前,蔡和森通过勤学勤思,结合中国现实问题分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蔡和森和毛泽东一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贡献。建党后,蔡和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对中国革命性质、阶段、统一战线、依靠力量、道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形势,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觉醒和知识精英们自身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通过不同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扩大了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同时也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并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蔡萌 《今日海南》2019,(9):59-61
<正>海南岛中部的五指山区域,群山耸立,古木参天,正是在这里,诞生了琼崖革命23年武装斗争的最后一个根据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从1943年白沙起义为根据地建立创造条件,到1947年琼崖纵队首次代表大会召开,再到1949年琼崖纵队转入保卫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反"清剿"斗争……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在战火硝烟中孕育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立足国情,面对现实,通过撰写经典文献和开辟革命根据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中国革命须走井冈山道路的应然与实然之因,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走向成功之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发刊词》是毛泽东党建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占有极高的历史地位。80年前,面对当时党的建设的自身需要和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重温《〈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的重要思想,不仅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对于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1,(5)
正冯白驹将军被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艰苦卓绝地在海南岛上从事革命事业,成就了海南岛上的红旗保持二十三年屹立不倒的丰功伟绩。冯白驹,海南省琼山市人,他是琼崖(琼崖为海南旧称,海南在解放后初为广东省海南区行政区,于1988年4月撤区建省)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冯白驹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从1926年投身海南岛革命,到1932年在大山中游击斗争,再到1938年浴血抗日,  相似文献   

18.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人民军队的诞生;同年9月23日,海南椰子寨战斗的枪声,也宣告了党领导的琼崖人民革命武装的诞生。从此,琼崖人民革命武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接应、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渡海登陆作战,于1950年5月1日解放了海南岛,创下了“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在纪念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琼崖人民革命武装艰苦卓绝、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缅怀先烈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其早年的革命理论与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密切相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阶段,周恩来坚持在斗争中捍卫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在深入研究中国国情中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上坚持实事求是精神,在具体革命实践中诠释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在探索总结武装斗争经验中开创军队建设新局面,从而卓有成效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侯建明 《长白学刊》2008,(2):120-122
大革命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义派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通过论争,沉重打击了国家主义派的嚣张气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并逐渐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但是,在当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十分有限,在批驳国家主义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