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22):6-6
一天下班回家,我看见几个人围在小区门口,不知在做什么。过去一瞧,原来他们正在张贴公示,正当我打算细看到底是什么内容时,其中一个彪形大汉挡住我说:“有什么好看的,快走!”我是小区业主,凭什么不能看,我使劲儿往里凑,没想到却被他们几个推出来,还威胁说:“惹急了当心哥几个揍你!”我一个人势单力薄,还是走为上策。可没走多远,就看到他们对着告示拍照,然后又撕下告示,迅速离开。我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2.
上星期还在香港。同几位香港文化人聚会,他们一听我的口音,便问:“你是‘老北京’吧?”我便告诉他们,我是四川人。我生在成都,长在重庆。“那你怎么一口的‘京片子’?”我笑了。香港人毕竟是香港人。他们听到  相似文献   

3.
人民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我们在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就要设身处地研究一下具体人的具体问题。离开了这些具体人的具体问题,就不存在所谓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对想结婚而不能结婚的大男大女来说,他们的具体问题,我想可能就是要找一个理想的配偶。你说什么叫大问题,我看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你说这是“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与大事紧密联系的“琐事”,是搞好大事的必要条件,是大事中的组成部分。列宁曾批评看不起这类“琐事”的人是“浅薄的人”,我希望我们各级领导不要做这种“浅薄的人”。我们要通过为他们分忧…  相似文献   

4.
周易 《党课》2010,(4):74-75
一次,龙永图作客央视《对话》节目。主持人间:“您手下有没有比您干得好的人?”龙永图作了妙到毫巅的回答:“当然有比我干得更好的人,但是我从来不感到受他们的威胁。我还是有点自信,我能够控制住局面,并不是因为我能力强,而是因为我能够包容他们。”  相似文献   

5.
宫维民同志: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能在一起吃喝玩乐的人当作真朋友,甘愿为之两肋插刀;而把关心他发展,指出他不足的人说成“不够哥们儿意思,”不屑与之为伍。我知道这种做法不对,可又不能说服他们,请您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合后,举行中央军事委员会会议。会上就在何地建立革命根据地问题展开争论,他主张西进计划,认为这既可“避战”,又可“争取较长时间的休息”(第三册第二三三页)。他还说,参加会议的人,大多表示应避开战争,找一个能有较长时间休养生息的地方。因此,他们“也没有否定我的西进意见”(同上)。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余平 《党员文摘》2006,(9):30-30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8.
颜沐 《党课》2014,(19):94-95
法律求助: 半年前,我前夫因与其同事张某勾搭成奸,曾多次要求与我离婚。见其死心塌地,我最终只好同意。事后,由于我实在无法忍受张某造成的“窃夫之痛”,遂想到了报复。为此,我以“小字报”的方式在他们公司公开了他二人的“丑闻”,还附加了他们两人在一起的肉麻照片、来往情书复印件,并将之连同张某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发布在微博上,号召网友对其“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9.
丹青  姜岭 《前线》2020,(3):53-57
千万万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是不穿防护服没有隔离衣的战疫勇士他们是劝别人在家自己却往前冲的逆行人他们是为居民把牢疫情防控大门的守门人他们是受累多受委屈更多的平凡英雄他们来自基层的基层,是每时每刻守护我们的人……“对不起,我先去参加一个社区疫情防控短会,失陪一会儿。开完会再回来介绍详情。”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文娟从会议室中途离去;“抱歉,我在社区一线应急,现在无法接受你们的采访。”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岩电话中说;“情况就是这样。我马上还要去社区处理一个紧急情况,先走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际飞介绍完疫情防控工作,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起身离开;“我现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值守,赶不过来接受你们采访了。”  相似文献   

10.
●刘文竹:我的父母都是从50年代过来的人。爸爸是老党员,当年曾是雷锋式的解放军战士。妈妈几十年来也矢志不渝地追求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很疼爱我,但却在“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对我要求很严格。他们的信仰就像温暖阳光下的青青河边草萌发在我的心田,使我一直走在人间正道上。但突然有一天,静静的校园里传来了“法轮功”的嗓音。和我一样唱着“党是太阳我是花”成长起来的女大学生陈果,居然对“法轮功”痴迷到自焚的地步。我痛恨“法轮功”,痛恨到攥紧拳头的程度,但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人对邪教痴迷到如此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1.
毛胜  王兵 《新湘评论》2010,(9):29-31
掌握财权、项目审批权的部门,凭其特殊的行政职能,历来被人们视为权力部门,戏称这里是“有油水的地方”。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也凭其特殊的工作地位,被人们视为手握实权、占据“肥缺”的人,并称之为“财神爷”。这本无稀奇之处,因为多数人难免要和他们打交道,有求于他们,自然要费心尽力地将他们“供”起来,以达到好人缘好办事的效果。战国时期的齐国谋土邹忌就深谙此理。他的妻妾、客人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但他亲自调查比较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这令其“暮寝而思之”,最后悟出原因所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相似文献   

12.
谈认真     
“认真的人吃亏”,有一种人持这样的人生哲学。不过,对于他们这种说法,你也不可太“认真”。因为说这种话的人,在谋私利,为自己办事的时候,还是十分认真的。在他们看来,为自己做事越认真就越占便宜,既有便宜可占,当然就不能不认真了。他们宣揚“认真的人吃  相似文献   

13.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2,(14):25-25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  相似文献   

14.
蒋子龙 《新湘评论》2012,(14):25-25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  相似文献   

15.
范富文 《廉政瞭望》2011,(23):37-37
作为烟厂中层干部的陈杰,30多万元的高薪让人羡慕,可他却没有满足。 落马后的陈杰反思道:“我担任物资供应处处长这些年来,与老板、大款交道打多了,眼界也渐渐高了。,”他看到有些个体老板,年纪轻轻的,可身家已达千万甚至上亿,住着别墅,开着豪车,一身名牌,高档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常见他们的身影,不由得感慨万千:与他们相比,自己就是“穷人”!  相似文献   

16.
与私营企业沈阳宝岩集团的党委书记李戳交谈,想寻到他们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不禁想起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三个人正在砌砖,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三个人作了不同的回答。A说:“我正在砌砖。”B说:“我正在盖房子。”C说:“我在创造一种美。” 后来,前两个人都平平庸庸,第三个人则成为有名的建筑设计专家。这说明,不同的人由于对工作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最终导致各自迥然不同的结果。这个故事引发起这样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我是崇文区环卫服务中心环卫三队的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我们队先后有两名一线抽粪工人入党,其中一人是“临时工”。作为他们的入党联系人,用“红色故事”激励人,用老劳模时传祥精神鼓舞人,不断培养一线党员,是我的工作“法宝”。  相似文献   

18.
看过反腐影片《生死抉择》的人,无不被以严阵为首的一群蛀虫们的腐败行径所震怒,更不会忘记他对反腐志士李高成市长说的那句大言不惭的话:“不要忘了,你是我的人……”“你是我的人”这样的话,我相信在各级干部中是不常听到的,但从一些集体腐败的现象来看,有这种思想的人确实是存在的。这种思想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中国封建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头戴乌纱的官吏,他们视提携自己的人为“再生父母”,在“父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乃至沆瀣一气,这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所致。而现在在我国这样一个民主集中、用人唯贤的国…  相似文献   

19.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一些腐败分子违法违纪方式也随之变化。“一对一”的个体腐败曾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然而,曾几何时,这种“你知我知”的“两人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