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是佛教国家 ,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入缅甸 ,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 ,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 ,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对缅甸政治的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 ,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分裂为上座(悉罗婆多)和大众(摩诃僧祗)两派。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 ,又分裂为十八部派(一说二十部派)。…  相似文献   

2.
现代越南这一地区的历史,有信史记载和实物考证者有二千余年。约一千年它是中国封建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约一千年它是自主的封建国家,作为中国封建帝国的藩属而存在。它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原始社会时期,约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即我国秦代以前;中国交趾郡时期,公元前218年到公元939年,即从秦代到宋代;越南立国以后时期,公元939年到1885年,即从宋代到清代;法属殖民地时期,公元1885年到  相似文献   

3.
傅云仙 《东南亚》2004,(3):54-59,53
泰国佛教造型艺术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 ,95%的民众是佛教徒。据说最早在公元前2 4 1年佛教就传到泰国 ,传入最早的地方是现在泰国中部的佛统。① 佛教造像的传入晚于佛教的传入。东南亚的佛陀雕像最早出现在公元 4— 6世纪 ,大量的佛陀雕像在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在半岛地区的东洋 (Dong -duong在越南中部岘港附近 )、柯叻 (泰国东北部 )、文斯洛 (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地区 ) ,海岛地区的森帕加、任抹 (爪哇东部 )、以及巴邻旁 (巨港 )附近的布基特 塞光唐等地都有佛像发现。② 随着佛教在东南亚的发展与兴盛 ,佛像艺术也兴…  相似文献   

4.
早在公元前,上座部佛教和婆罗门教同时传入柬埔寨。公元3世纪左右,大乘佛教传入,并和印度教同时盛行于9—13世纪。14世纪以后,由于泰国的影响,上座部佛教在柬埔寨占据了统治地位。近100多年来,柬埔寨虽经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但佛教在柬埔寨的崇高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仍然如故。时至今日,柬埔寨男子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一生都要剃度一次,以报答佛恩和  相似文献   

5.
小乘佛教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从印度向外传播,先后传入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小乘佛教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的影响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泰国历史上四次僧伽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立生 《东南亚》2005,(1):58-64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素有“黄袍佛国”之称,全国人口的95%以上信奉佛教,全国共有佛寺32000多所,僧侣30万人。每个成年男子一生中必须出家一次,少则三月,多则数年,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人能够蠲免。泰国宪法规定:“泰国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持者,才可以登基为王。”又在宪法第四章公民的义务中规定:“泰国公民有保卫国家,保护宗教,保卫国王和维护以国王为元首的政治体制的义务。”可见佛教在泰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入泰国地区,到现在历时二千多年而不衰。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和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就从中原传到交趾地区。自此到公元968年越南独立后的丁朝和前黎朝,直至前黎朝被李朝取代的公元1009年,为时一千多年,是儒学南传的第一阶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国家,佛教徒占其全国总人口4233万(据1992—93年度统计)的87.2%。佛教何时传入缅甸,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二,其一是根据仰光大金塔建立的传说,认为佛教在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在世时就传入了缅甸;另一种是依据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第三次佛经结集以后派出了9个僧团去各地传教,其中须那和郁多罗两位长老把佛教传入了缅甸南部的金地(以今日直通为中心的孟族聚居区)。一般认为后一种说法较为可信。但是直至公元1057年,阿奴律陀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佛教才在缅甸得到普遍的传播与发展,并在缅甸人民中间深深地扎下了根。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历史的自然进程被打断。经过1852年和1885年的第二次、第三次英缅战争,整个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1年底至1945年间日本又取而代之侵入缅甸.二战结束后,英国卷土重来妄图继续维持它的统治,但缅甸人民已非昔比,1948年1月4日正式宣布摆脱英国独立。在1885年至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里,缅甸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佛教民族主义的色彩。僧侣与佛教徒成为反对殖民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进入20世纪以后,僧侣作用更加突出。本文试图从历史、宗教的角度,对佛教与缅甸反帝独立斗争的关系作  相似文献   

9.
前言公元40—43年,交趾、九真地区发生了二征暴动。二征暴动前后该地区的社会有了明显的变化,九真地区尤甚。这种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它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二征暴动时九真地区的社会性质分析交趾九真地区在秦汉时是中国封建王朝所属的郡县。秦于公元前214年设立象郡,汉  相似文献   

10.
越南疆域与我国毗连,秦汉以后为数众多的中原人移居越南,因此,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很早以前就传入越南,对越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耕作技术的传入早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已经使用牛耕,并且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然而,当时生息于我国南部的交趾居民,还是依靠狩猎为生。到了西汉时期,赵佗击并桂林、象郡,  相似文献   

11.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中国古代史书称越南为交趾、交州。从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千余年间,越南作为中国的郡县存在,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即使在公元968年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但仍与中国封建王朝保留“宗藩”关系,直到185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这样的密切关系才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2.
缅甸的佛教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在缅甸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曾被尊崇为国教。它对缅甸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缅甸曾经是世界南传上座部复兴佛教的三大主力之一。本文拟对缅甸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情况作一综述。一、蒲甘王朝以前 (公元1044年前 )的佛教佛教传入缅甸 ,是在印度阿育王时代。据《善见律毗婆沙》等经籍记载 ,公元前三世纪 ,阿育王在华氏城结集后派出使团到各地弘法。在这些弘法使团中 ,高僧苏那迦和郁陀罗二位长老被派至金地传教。缅甸和欧美一些学者根据卡里亚尼等碑文记载 ,认为金地就是缅甸南部萨尔温江…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后直至十世纪,是佛教在中国的集中发展期,也是中印间文化交往的繁荣期。在此过程中,梵僧持续不断地来到中国,担当着佛教文化传播者的重要角色,对佛教在中国的确立、发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中印文化交往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亚佛教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中国汉语系佛教在公元 4世纪后期传到朝鲜 ,然后在 6世纪中叶经朝鲜传入日本。长期以来 ,佛教是中、朝 (韩 )、日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对推进中、朝 (韩 )、日佛教界的文化交流和三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佛教密宗对云南民族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以往学者大多混淆了当时的云南与内地、印度及我国西藏三者之间佛教传入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这实际上还没解决印度佛教传入云南的准确时间。虽然其入滇时间不可考,但它们都分别代表着中国、印度两大古代文明在云南的交流和融汇。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是带有我国藏民族地区文化社会特征的重要佛教分支,它是外来佛教传入西藏后经过长期顺应、改造和完善的产物。在它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印度次大陆、中国内地及其他毗邻地区的巨大影响,而以佛教为纽带的文化联系在印度与西藏的交往以及西藏佛教文明的演化中起过尤为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对印藏的佛教联系作一初步探讨。一在古代社会,宗教是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七世纪,当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相继迎娶尼泊尔公主和唐公主入藏,两位笃信佛教的公主随身带去  相似文献   

17.
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国与越南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和交往:古代前期的内地与边远地区的关系;古代后期的宗藩关系;近代的半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现代的一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部完整的中越关系史,可以考虑将其分成以下四个时期。一、越南曾在中国版图内1182年(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越南,古交趾之地。越南民族与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渊源关系。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证,中南半岛的红河流域在青铜时代已经生活着雒越人。雒越属于古代“百越”的一支。古越人曾在中国的东南部建立过一个越国。公元前4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孟加拉国佛教黄夏年孟加拉国于1971年建国,过去一直属于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在古印度时,孟加拉地区一直受到佛教的影响,人们崇拜佛教。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期,孟加拉就是印度佛教盛极一时的中心地,流行上座部佛教。8—13世纪是孟加拉佛教的...  相似文献   

19.
俄国的佛教文明历史悠久。早在1世纪,佛教就开始在中亚广泛传播;14世纪起,佛教通过蒙古传入西伯利亚;到17世纪,佛教在俄国已经打下坚实的根基,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地区;1741年,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宣布佛教与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同为俄国的官方宗教;十月革命后,在斯大林发起的反宗教运动中,佛教受到打击和迫害;1989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思维和公开性"为佛教带来新生;苏联解体后,佛教出现了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糅合袄教、基督教和佛教教义创立了摩尼教。6-7世纪摩尼教传入中国,10世纪传入福建泉州。福建晋江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古代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存。1987年,在瑞典隆德大学举行的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将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定为会标,世界摩尼教研究会随后也以此作为会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