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变高校的经济地位和实际条件,必须首先对教师的劳动和生活情况作全面调查。为此,苏联托木斯克自动控制系统和无线电电子学院的自动化和电子机械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和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劳动和工资问题委员会以及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在莫斯科、列宁格勒、自俄罗斯等市许多高等学校的科学工作者的配合下,对分布在49个城市和各部属和地区性的52所高校中的2170名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生活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文就调查情况作一简介,供参考。一、教师的工作情况众所周知,高校教师的才能和条件是社会的民族财富,所以必须最高  相似文献   

2.
根纳季·瓦西里耶维奇·奥西波夫系苏联社会学学会理事会副主席、哲学家、博士、教授。曾任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研究组组长。现任苏联科学院实际社会凋查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杂志编委。1973年起任苏联社会学学会理事会副主席。布热津斯基的书《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诞生和复灭》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能对它保持沉默。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正等待着答复。可以“从里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苏共中央一九八三年七月全会决议和其后通过的《关于扩大工业生产联合公司(企业)计划和经营活动权力以及加强它们对工作成果责任的补充措施》决定,苏联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五个工业部进行工业企业扩权试验。与此同时,经济学家们继续讨论与扩权有兼的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的实践在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中起步较早,所以苏联很重视研究它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前不久苏联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组织了  相似文献   

4.
1982年10月在基辅举行了全苏《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政策问题》学术会议。会议的发起单位是苏联科学院“人口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莫斯科大学人口问题研究中心、乌克兰科学院和乌克兰国家劳动委员会“人口与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及乌克兰经济研究所等。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人口学者及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主  相似文献   

5.
苏联《共产党人》1987年第5期发表了阿尔巴金和安奇什金的文章对该刊编辑部所提出的一些经济理论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阿尔巴金(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通讯院士)(1)关于经济科学问题——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经济科学的关注。经济科学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向集约化发展轨道过渡以及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途径。经济科学在这个方面已取得了某些科研成果。然而,人们指责经济科学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是完全有根据  相似文献   

6.
1934年4月16日苏联颁布决议规定,苏联英雄称号为国家最高级奖励。这一荣誉的享受者是为苏维埃国家和社会立下英雄功绩的个人和集体。英雄称号确立的起因是,1934年“切柳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未,在俄国已开展了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这门科学方面,沙皇俄国不逊于西方国家。许多社会学家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苏维埃政权的头几年,列宁不止一次地强调具体社会研究对民主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20年代广泛地、目标明确地进行了具体的社会研究。当时最大的社会学家是布哈林,但是广大的苏联人没有机会读到这位被列宁称之为党的最大理论家的著作。苏联的极严肃的理论社会学没有能生存到今天。  相似文献   

8.
(1987年9~10月)苏联哲学从哲学观点看改革〔苏)布尔拉茨基苏联对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研究的趋势稳秋异化范畴与意识形态斗争(苏)乌列多夫社会生物学和对人的综合研究(苏)尼科利斯基心理变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条件(苏)乌多列夫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苏)弗罗洛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社会历史方面(苏)克谢诺丰托 夫改革问题和现阶段的哲学任务(苏).社学问题,杂志87年1期讨论苏召开哲学史科学讨论会伦理学、道德学、还是道德社会学(民德)鲁茨苏联哲学家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无异化持不同看法(苏)勃留姆…  相似文献   

9.
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即政体。苏维埃制度改革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苏联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制定了苏维埃制度改革的钢领性措施。1988年12月1日,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非例行的第12次会议通过了《苏联关于修改和补充苏联  相似文献   

10.
苏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协同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国家劳动和社会问题委员会,苏联财政部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核准了苏联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分配条例。现介绍如下:一、分配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要求和工作步骤1.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应分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是指工作人员按照他个人意愿和主观要求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这个现象最近几年来在苏联甚为严重。它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颇大的消极作用。稳定劳动集体,减少劳动力流动的要求,现时常见于苏共领导人的言论,苏联党、政和工会的决议,以及苏联报刊书籍的许多文章中。  相似文献   

12.
住宅建筑合作社是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它的建立是为了在我国建筑和经营愈来愈多的住房。1924年5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促进工人住宅的合作建筑”的决议规定了这种合作建筑的财务基础,从而开始了苏联住宅合作社的发展。而同年8月19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住宅合作社”决议,规定了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俄美大学的倡议,1992年5月,在苏兹达尔举行了国际政治学讨论会。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政权和社会、改革政策和社会革命以及政治文化等问题。现将一些学者对上述这些问题的某些观点简介如下:一、危机和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调节器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冲突论中心高级研究员、哲学博士尼古  相似文献   

14.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于一九七九年作出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决议》规定了许多改革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措施,其中计划指标体系的变化是重要改革之一,而以定额净产值指标代替过去使用的总产值和销售产值指标又是指标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逐步增加采用定额净产值指标的单位。目前,全部机器制造部、木材纸浆和造纸工业部、采购部和微生物工业总管理局已按定额净产值指标计算全系统的产值计划,其它各部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这一指标。这几年苏联在使用这一指标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碰到了不少问题。本文试图把围绕定额净产值指标的使用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同的看法作一个介绍。为此,先简单回顾一下提出这一指标的历史进程和它的内容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举行了第一次关子东南亚語言的会議。会議由謝尔刁琴科致开幕詞,他指出,对东南亚語言的研究是苏联語言学的新部門。在概評了对有关这些語言的主要工作以后,他談到会議的任务在于交流、总結对这个地区語言的研究的經验,以及調整最近几年在这个領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开放水域污染"是北大西洋理事会批准"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实施的第一批试点研究之一,其中海上溢油事故的治理作为其重要项目,受到了北约盟国的普遍关注。围绕该项目的主导权、治理主体、决议内容和执行落实,北约各国之间展开了博弈,矛盾与冲突虽然不可避免,然而在美国的压力和游说之下,"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最终通过决议,要求北约盟国"在1975年前,不迟于20世纪70年代末,根除国际上排放石油和石油废弃物入海"。该决议是"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提出的第一个试点项目行动建议,被誉为历史性的决议。其间,美国借助北约"第三维",发挥了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进而建立了冷战缓和时期它在社会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但也不可否认,该决议的通过推动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北约的沿海国家对溢油问题的关注,强化了国家间在这一问题上的资源和技术共享,加快了海上溢油预防和减灾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进入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以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就干部问题作出的专门决议达四、五十个之多。南、罗、匈、保、波、捷、东德等国也在这个期间不断改进和加强干部的管理工作,努力完善干部体制,大力开展干部的培训和干部进修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苏联和东欧各国在实现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1991年7月1日起苏联对失业人员正式进行登记。预计失业人数达1000—3000万人。已遭到破坏的苏联经济能否承受这一面临的打击?如何减轻其后果?《论据与事实》报的记者瓦柳热尼奇就这方面的问题与苏联科学院就业问题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沙欣进行了交谈。瓦柳热尼奇:您认为,预计什么样的失业人数是比较现实的预测? 沙欣:1990年到就业介绍所请求帮助的有400万人,其中200万人根据国际上确定失业者的方法是失业人员。官方预计,到1991年底补充登记的失业人数达700万,目前谁也不能说出准确的数字。如果假设生产部门的规模缩减10%,那么不是所有被解雇的人将变为失业人员。某一部分人将独立找到工作,有人将变为半失业者,某些企业  相似文献   

19.
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正加速向市场过渡,正加速价格的开放、社会的社会分化的加剧和失业现象等。人民如何对待新的经济现实?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苏联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在三个国家企业(沙德林斯克自动联机动厂、坦波夫“电气仪表”厂和莫斯科“钍”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对716名工人和专家进行了询问。被询问的是靠工资生活的普通人,他们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工业领域广大工作人员的利益、要求和情绪。在讨论苏联可能的发展方案时,所有被询问的人划分成四个组。 30.5%的被询问者拥护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向自由企业家活动的社会变动(进展)。他们当中多数是男人、青年、熟练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加强干部后备力量的选拔、配备、培养、考核、见习、交流,使之形成完整的互相衔接,互相渗透的管理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干部队伍建设中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最近几年来,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十分重视后备干部的建设工作,各国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决议和措施,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经验。如苏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苏共伏尔加格勒州委选拔、配备和教育工业领导干部工作”的决议,要求“州委、各市委、区委和工业企业内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干部后备力量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