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意义的"国家主义"却是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空前的民族危机逐渐明晰,爱国主义思潮也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思潮,随着一次次民族危机的加深,爱国主义促使着中华儿女进行了一次次救亡运动,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爱国运动,爱国主义团结和鼓舞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为探索民族救亡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什幺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具体地说,它表现为对祖国的土地、山河、宝藏,对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注,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和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进取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怍用。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抵御外患,革新腐败政治,维护祖国统一,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团结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族人民团结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永恒主题。"95后"作为互联网的一代,有其独特的思想特点。而全球化的深入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95后"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诸多现实矛盾:网络社会和现实世界的叠加、全球化视野与民族国家意识并存、朴素的爱国热情与理性爱国的失据等,而要增强"95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则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要"接地气",规范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第二,打通古今,深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第三,转变思维方式,注重讲好"祖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怎样正确认识这一理论 ,怎样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当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所谓爱国 ,通常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的表述是 :“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 2 8卷 16 8- 16 9页 )。一般说 ,…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始终是激扬的主旋律;爱国是具体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和使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爱国行为和爱国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爱国精神的激励下,救亡图存,奋发图强,找到了生存发展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爱国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世界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也是近代以来 ,中国堕入被压迫民族的状况以后爱国主义得到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进入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以来 ,是世界上惟一的、从来没有被灭亡过的民族。在这一值得自豪的历史背后 ,有着值得探询的深刻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的国格、人格。五四运动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角度考察 ,主要是挽救祖国…  相似文献   

7.
民族独立和强国富民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爱国志士梦寐以求的夙愿。但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爱国的任务首先是民族独立,其次才是强国富民。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相似文献   

8.
90年前的今天,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广泛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60年前的今天,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再一次被强烈唤起.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民魂,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都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当今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因素也日益增多,使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加趋向于复杂化,极端化。面对极端的爱国主义,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盲目爱国主义、麻木爱国主义、一味愤世嫉俗的原因,大力提倡爱国主义在现时代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近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倍受屈辱.各族人民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使中华民族虽历经风风雨雨仍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统一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奋斗,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  相似文献   

11.
试论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及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方面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出了一位民族英雄、一代武术大师霍元甲。霍元甲所创造的“迷踪艺”拳法,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精武武术发源于天津西青区小南河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霍元甲身怀绝技,又有满腔爱国激情,在国家危难之时,在民族受  相似文献   

12.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力主抗金,但由于朝廷昏庸苟且,他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只有把一腔忠愤寄托于词。本词中寄托着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发出了不甘屈服的民族愤怒的呼号。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13.
论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与弘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性爱国主义是一种高级的、坚定的、成熟的、纯真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狭隘的、非理性的爱国主义的超越.理性爱国主义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核心在理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把爱国主义从对爱国情感的直接描述提升为理性爱国主义,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是赢得"战略机遇期"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弘扬理性爱国主义,必须深入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国民心态;把爱国情感与公民意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公民的爱国行为;激发公民理性爱国的内在动能,把公民的爱国情感提升为公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追求。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人民的富裕和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中国共产党人从党的创立时期开始,就非常重视研究辛亥革命的功绩、意义和经验教训,就自觉继承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5.
民族、宗教与爱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和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作者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宗教信仰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四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民族、宗教与爱国的关系,对我们搞好新时期民族和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坐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爱国思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建设实践。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根基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情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牢牢抓住树立并弘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一认知基础,把握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基石,坚持在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爱国主义实践中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新中国五十华诞。五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但其中最重要和最根木的,是亿万中国人民用深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新纪元。同样也正是爱国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石油职工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的爱国史。爱国主义,作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热爱感情、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振兴民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内容。当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所在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青少年在民族认同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程度以及对时代的认同等方面总体状况较好。但他们爱国的自觉程度不高,自我族属意识不够强烈,爱国践行状况离爱国主义"成体"有差距。因此,需要适当调整学校教育模式,促使爱国教育向"化道"转变;研究传统文化精髓,着力培育民族本位观;重视社会教育路径,强化族属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民族性格和千古不衰的民族传统,是召唤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而献身的一面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