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霖 《学理论》2012,(12):136-137
以多年前深受日本年轻人所追捧的小说《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作者在小说中隐含的"活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而活着"等主题,来剖析当代日本社会以及年轻人对"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民主》2021,(6)
正人物名片迟慧,民进会员,儿童文学作家,现在无锡文联工作。出版儿童幻想小说《藏起来的男孩》、长篇小说《不可思议的朋友》,童话作品"大象学校"系列、"文具盒学校"系列、《慢小孩》、《代课老师是恐龙》、《图书馆里有恐龙》等38本图书。其中以大凉山为背景的支教题材小说《云端小学》入选2021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7)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面纱》因其独特的人物刻画,隐性的东方主义思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鲜有研究者以具体人物设置为切入点研究小说所隐藏的东方主义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处处体现着西方人的"超能性"和东方人的"无能性"。试图对小说《面纱》中不同人物的形象设置问题进行深入解析,进而从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挖掘出深藏于小说背后的"自我"和"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4.
王婷婷 《学理论》2013,(18):184-185
近年来陕西作家叶广芩凭借其不骄不躁、平淡自如的文风在文坛迅速崛起。她是清朝贵族后裔,但她却反感别人称她"格格作家"。她一手握笔,一手为官,文章写得应者云集,官也做得闲云野鹤。她将女性特质发挥到极致,又不乏男性的硬朗与锐利。她的"家族小说"让她在文坛一鸣惊人。随后她又创作了一系列的京剧小说,用她对京剧的满腔热爱为我们谱写出了《豆汁记》、《逍遥津》、《状元郎》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京剧"小说。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4)
《焦湖庙祝》出自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一篇简单短小的笔记体小说;《枕中记》是唐传奇,叙述详细。可以说,《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正是脱胎于《焦湖庙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这两篇小说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进而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嬗变,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小说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作者之创作,报馆、书局之印刷、刊行,读者之阅读,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运作过程中,作者的创作及书局的印刷刊行都十分尊重读者趣味,遵循市场规律。在李伯元小说《官场现形记》的创作和刊行中,晚清报刊所载众多关于这部小说的广告,生动揭示了李伯元边写边刊、编读互动的创作方式,积极主动的反盗版宣传,以及读者对该小说"官场高等教科书"的评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小说市场的特点以及读者对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勍  李晓岚 《学理论》2012,(12):134-135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是一部美国少女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狐火"是女孩们立志结盟的纹身,它象征着解脱,怒火与毁灭,它伴随了主人公成长的艰辛历程。这部成长小说深刻探索了女性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为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素材,了解"狐火"的象征意义对理解小说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7)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描写"典妻"、"卖妻"之俗的作品并不多见,比较著名的有许杰的《赌徒吉顺》、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罗淑的《生人妻》三篇。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这种非常态的婚姻形式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反映了在双半社会物质生活极度贫困的中国农村,广大农人的生存境遇,中国的人性遭受践踏,女性的命运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4)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沉寂八年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无论是批评界还是广大普通读者群,对这部作品争议都很大,因此这部小说也就成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试图从文本入手,以作品中描写的"爱"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涉及的亲人之爱、情人之爱以及鬼魂世界的爱的分析,挖掘隐藏在"爱"背后的现实意义和现实批判性。  相似文献   

10.
段春旭 《学理论》2010,(2):117-118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中,"海洋小说"是一种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形态。《镜花缘》是一部古代海洋小说。它的海洋观念既延续着我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有所发展与升华。一方面,小说中以中华文明为正宗,以此对照、辐射海外文明,另一方面,表现了时人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的状况。此外,小说中也着重刻画了外贸商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以及海外华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刘颖慧 《理论导刊》2006,(11):120-122
插图的大量增加,是晚清小说中一个特殊现象。《申报》上刊登的小说广告,体现了晚清小说插图大量增加、插图本小说价格不断降低、以及“每名绣像,逐回图说”的插图方式等特征。这些广告虽然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但却真实地体现了晚清的书坊主们对小说的经营策略,以及晚清小说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2.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发表30年了。虽然时过境迁,但仍为人们热议。跳出文学范畴,通过历史、经济和社会的视角,分析这部小说中所包含的商品经济与社会道德的纠结、爱情与现实的纠结、平凡和超越的纠结以及历史与文学的纠结等,以期揭示这部小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路遥当年在小说中的纠结远非历史陈迹,由于路径依赖的惰性,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当年路遥面对的纠结之中,而未来发展必须解决路遥留下了的"历史纠结"。  相似文献   

13.
《唐语林》在《新唐书.艺文志》和《四库全书》等目录学著作中的分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书目在《新唐书.艺文志》中被分别列入史部杂史和子部小说,但在《四库全书》中,整本书则被列在子部小说中。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唐语林》从史部杂史和子部小说转入子部小说进行考证梳理,可以窥见当时目录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角度出发,对小说《荆棘鸟》中的人物弗兰克的"恋母情结"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进一步阐释了"恋母情结"与其杀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迪 《学理论》2014,(3):146-147
针对《格列佛游记》和《猫城记》两个不同的文学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在情节设置、叙事手段等方面发现两部小说的诸多相同点,从而看出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对于老舍《猫城记》创作的影响。在这一比较的过程中,也发现老舍在小说中熔铸的新的元素,而这些不同之处也使《猫城记》成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小说。  相似文献   

16.
王小舟 《学理论》2013,(17):221-222
卡尔维诺《命运交叉的城堡》以塔罗牌为发声方式,《一千零一夜》模式的纸牌叙述依靠对文学经典的直接引用、隐喻和改写。以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的概念,研讨该小说中的人物如何从荒诞、人性缺失、语义不定的文本环境中获得"自我"并向"原型"复归。  相似文献   

17.
刘浩然 《学理论》2013,(8):176-177
著名文学《小世界》是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之一,既是戴维.洛奇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又是他小说研究的热点,也是其写作特点的体现。在这部小说中,戴维.洛奇深刻揭露了虚荣心造成的人性的背离与异化,嘲笑和讽刺了名利、情欲等价值目标的荒诞与虚无。从戏仿的理论出发,解读《小世界》,分析戏仿在文本《小世界》中的应用及效果,分享并验证这部作品的艺术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6)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著名作家丹·布朗的重要作品。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索菲·奈芙的善良、罗伯特·兰登的无私以及勇敢,与曼努埃尔·阿林加洛沙主教的自私、雷·提彬爵士的残忍以及雷米·莱格鲁德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9.
陈鹏 《瞭望》2008,(10)
布洛克的几部"斯卡德"系列经新星出版社引进,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这显然是成功的类型小说的重要标志。《八百万种死法》《刀锋之先》《开往坟场的车票》……书名就起得很棒,洋溢着某种神秘别致的诗意。读进去之后你会发现,这套斯卡德系列应该  相似文献   

20.
徐竞伟 《学理论》2013,(14):211-212
英国年轻导演乔.怀特曾在2005年及2007分别执导影片《傲慢与偏见》和《赎罪》。这两部影片均由小说文本改编而来。在继承原著故事架构以外,导演使用高超的剪接和场面调度,很好地保留了小说原本的深度和趣味。两部影片的剪接技巧如平行剪接、闪回剪接,以及场面调度如声音、灯光布景等,其中乔怀特的长镜头技法,为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