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兵团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兵团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整体性、全局性的社会变革,给兵团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压力。为推进兵团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对于加强农村礼会管理、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农村社会的治理结构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乡村和谐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吴裕中 《党课》2008,(8):45-47
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需要,把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罗湖平安和谐作为基层党建改革和创新的主题,通过建立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五个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4.
徐志民 《实践》2011,(7):36-36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对挑战,几年来,科左中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3%和23.5%,刑事案件、民事纠纷逐年下降,全旗呈现出经济“活”、社会“和”的良好局面。是什么让科左中旗绘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美景?  相似文献   

5.
兵团自成立之日起就忠实地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兵团社会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不断完善兵团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建立多元化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6.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福旗  莫令娥 《求实》2005,(12):47-4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构建社会管理的"多中心"主体治理结构,使社会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一环。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是对我国加强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全面提升兵团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重大转型期,因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然而,公众作为社会矛盾的直接感受者和接触者,其参与社会矛盾治理的意愿并不强烈.本文以重庆市11个区县社会矛盾治理为例,依托实地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政治...  相似文献   

9.
杨艺文 《前线》2008,(9):29-3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韩学键 《奋斗》2014,(9):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能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社会问题,既是构建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不仅关乎民生,还关乎社会和谐发展,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欠发达地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面临一系列问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还不适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社会治理方式尚需规范;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有效解决当前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不仅是主动适应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还是顺应欠发达地区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欠发达地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要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及价值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社会赋权的力度;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说到底又是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农二师二十九团在兵、师党委、政法委的指导下,结合团场实际、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团场社会建设的整体格局中谋划,放到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  相似文献   

13.
张兴斌 《共产党人》2011,(11):37-39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宁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六大格局,突出抓好六个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基层党组织建设视角下的社会治理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一种实现路径。基层党组织应当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培育治理主体,引领基层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共建。为了促成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重大事务管理及调和彼此间的利益冲突,应当把协商合作作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治理机制创新的着力点和主要意涵。从治理目标上看,基层党组织由政治功能到社会功能的转向及由此实现治理方式的社会化,能够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及保证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付英 《兵团党校学报》2007,109(6):24-26
随着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社会矛盾冲突增多,依赖于公共部门预防、化解矛盾的做法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各类社会组织承接了过去由政府对整个社会所包揽的、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并提供多种社会服务,缓和了社会矛盾,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逐步显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兵团社会和谐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既是工会应有的职责,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我国工会的特点和优势表明,工会有能力、有条件参与社会治理,成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中的一支重要参与力量。为此,一方面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为工会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有力的保障条件,另一方面工会也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付英 《兵团党校学报》2008,112(3):43-45
新时期,随着兵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职工群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兵团各类社会组织承接了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逐步显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兵团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张孝赤 《学习月刊》2011,(20):71-72
2011年是中国的社会管理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诸多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思想观念变化: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多发易发,凸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独立成篇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所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彼此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优质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人们创造更大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障人们生活健康、安居乐业。兵团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深层内涵和实质,不断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兵团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兵团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适应经济利益格局多元的发展现状,从利益分配、利益表达,冲突解决等方面,协调各种利益诉求,不断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适应新利益格局的安排调节,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有效作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