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廉政心理教育是廉洁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加强干部廉政心理教育强化治本效果,进而从源头上促进廉洁政治建设,需要结合廉洁政治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反腐败斗争出现的新问题,构建集廉政心理教育机制、自我心理约束机制、腐败心理预警机制、腐败心理矫正机制为一体的廉政心理教育体系,消除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内在动因,筑牢干部廉洁从政的心理防线,从而实现以廉政心理教育不断推动廉洁政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反腐败教育应关注"前腐败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林 《新视野》2005,(5):48-50
对与己无关的腐败沉默,对与己有利的腐败容留,这也许是反腐败最棘手的习惯势力."前腐败心理"是腐败发生之前的常人心理,既是诱发腐败的内在动因,也是容忍腐败的外部社会心理基础.其特点如攀比中的心理失衡,亲情中的价值超重,从众中的违法乱纪,公私交织中的混水摸鱼等等.谴责与己无关的腐败分子易,谴责与己相关的"前腐败心理"难.反腐败教育的重点,应关注官员和公众的"前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的子系统,反腐败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和定型,成为改革攻坚期的重要政治命题。虽然国家的反腐败行为逐渐呈现出体系化的特点,但并不能说一套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就此建成,缺乏体系性、系统性,仍是我国现有反腐败制度体系的突出特点。从政治高度研判国家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构建科学、简约的反腐败制度体系,是当下亟须抓好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博识文萃     
障碍反腐败深入的几种心理 埋怨心理。有人认为搞经济建设相互间“意思意思”,乃至“行贿受贿”都属正常现象。因此,提到反腐败斗争就埋怨政策是不是在变。 畏难心理。有的领导干部和监督部门由于过去曾接受过当事人的“小恩小惠”,导致反腐败斗争中顾虑重重,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急躁心理。有些地方,把反腐败斗争游离于经济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要求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反腐败建设,法治反腐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最佳路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我国的反腐败体系是以政党反腐败为逻辑起点,因此反腐败的法制建设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我国应当在现有反腐败法制状况的基础上,协调好党内规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加强反腐败立法,制定统一的反腐败法,并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但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还存在几种消极心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教育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心理教育的深化与发展.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应该明确心理教育目标,构建二级二维的心理教育目标体系;拓展心理教育内容,加强战时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探索专业化教育与相关科目渗透相结合的军人心理素质培养途径;建立一套合理的军人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三种层次的心理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历来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以党章立法推进反腐败斗争,使党章立法成为反腐倡廉建设法规体系的核心,是使反腐败斗争得到权威、稳定、持续的立法支持的根本保证。通过党章立法将政治意愿化为价值准绳和规范,围绕党章健全反腐倡廉建设相关法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是党章立法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重大公共危机的爆发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若不进行心理干预,这种心理伤害可能绵延数年甚至伴随终生。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虽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仍呈现盲目、无序、不可持续的现状。应在政府主导下,从体系的建设、法制的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提供、媒体行为的规范和民众心理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来推进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依法治国是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依据我国国情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体系 ,确定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战略 ,制定多管齐下有效防治的系统对策 ,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才能真正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