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处体认天理”是湛甘泉思想体系的重要命题,突现了湛甘泉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然而,对于这个命题,心学思想家陈白沙和王阳明却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陈白沙说:“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住处也。”(《陈献章集》第193页)陈白沙持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余海 《新东方》2006,(2):31-32
王阳明是继朱熹之后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与禅宗思想也有着特定的关联:既有对禅的吸收,又有对它的排斥。可以说正是受禅宗的影响才有了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而就在其核心思想上,对禅的吸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先来看“心即理”。《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空论》中说:“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祖钦禅师语录》:“事不自立,因理而显,理亦心也;……事本无名,因理而得,心即理也。”而“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1…  相似文献   

3.
禅与诗     
禅与诗潘志和一禅又称禅那,为梵语音译,意为“思维修”。禅源于古印度瑜伽功,后为佛教吸收发展,成为一种修证方法。佛教“八正道”中的“正念”、“正定”即禅定,是教徒修习的戒、定、慧之学之一。在北传中国的佛教里,习禅得到特别重视,以至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4.
杨丽华 《求索》2011,(12):208-209
寒山诗情景交融,不拘格律,后代文人多有模仿,素有“寒山体”之称。诗中禅机勃发,也为唐宋以来历代高僧禅师唱和讲禅,引为经典。现有研究集中在对寒山诗的儒家、道家、释家思想的分析,而对其中的禅宗思想鲜有论及。本文从寒山诗“禅”之来源、内涵和影响三方面,对寒山诗之“禅”进行了分析,这对深入探讨和客观评价寒山及其诗歌在文苑和丛林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盛珂 《长白学刊》2011,(6):16-19
一般认为,明代早期儒学是对于朱子学的简单的继承,明代的心学则是直到陈白沙崛起才展现出新的面貌.然而,在明代早期儒者那里,已经出现了相对于朱子学来说的不同的趋势,更加侧重于实践工夫层面.陈白沙就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出现的.在白沙那里,朱子的“格物穷理”的形上系统与实践工夫之间的矛盾才真实地进入其视野之中,在此基础之上,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台湾,似乎已很少有人关心和了解曾经的少帅张学良被软禁之地——“禅园”了。相较于许多人头攒动的知名景点,这个如今已改作花园景观餐厅的“禅园”甚至有些车少人稀、门庭冷落。如果不是特别留意,匆匆的过客很可能会与这个不起眼的挂着黄色题匾“禅园”的门庭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7.
李开先的院本《打哑禅》的素材来源应该有两处,一是元代高文秀之《志公和尚问哑禅》杂剧;一是古代流传广泛的哑剧《大头和尚》。而《打哑禅》剧的主题也非常复杂,作者除了表现自己对世事、人事的失望以及由此而生的内心极度的苦闷心情这一意图外,还赋予该剧更深刻的主旨:通过对剧中真如师徒这类"狂禅者"的讥讽,表现出他对当时那些如同"狂禅者"的王学信徒们的批评;并对"狂禅"思想所造成的学风与士风的败坏,怀有深深的不满和忧虑。  相似文献   

8.
杨林 《求索》2004,(12)
“禅商”是当代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新动向,它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赚钱动机与生存智慧、差别智与根本智、张扬个性与破除我执。“禅商”是继“儒商”之后中国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再斟酌和再选择。这种“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的文化觉悟有助于当代经济生活的品质沉淀和“商道”智慧的逐步成型。  相似文献   

9.
杨葵 《民主与法制》2011,(18):71-71
民国时有个蔡东藩,将二十五史外加民国史敷演为一套“通俗演义”,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历史书。那时人心尚古,所谓演义,绝不似今日之“戏说”那般浪荡妖冶,它与正史的关系,相当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之于陈寿《三国志》,将本来标准套路的史书生动化、趣味化、平民化。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08,(9):51-51
白沙农场牢固树立名牌产品质量意识,始终坚持“绿色源头、打造精品、永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绿茶标;隹化示范区建设,先后制定了《原产地域产品白沙绿茶》和《白沙绿茶种苗标准》、《白沙绿茶栽培技术规程》、《白沙绿茶鲜叶质量分级标准》、《白沙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工作准则。截止2007年底,  相似文献   

11.
禅学思想本是一种佛教思想,而许多文学批评家却力图在禅学中为诗学找到支撑点。从理论上讲,禅学与诗学是根本不相同的。从“悟”的角度来看,禅悟所悟的是隐藏于心中的佛性;而诗悟却是由心及外的悟,所悟的是隐藏于诗歌中的作诗之道。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禅可以不借助语言而仍能使人悟解;而诗若离开了语言,就什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12.
内地屏幕上,前年似非2009年,而是“007年”,直到不久前一连“翻N代红色经典”《江姐》、《烈火红岩》也往“渫战”的路数奔,不仅渲染“中美合作所”的暴虐,还真地“合作”了,融入多种美剧商业元素。而最“美”化的当属在谍战剧泛滥中突围的《黎明之前》。  相似文献   

13.
杨林 《求索》2006,(11)
中国传统禅道审美文化“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注重个体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它指向无目的的目的、无意义的意义,在消解中肯定,在空无中具足信力,这些都与当代美学的心灵结构有着某种超越时空的呼应。这种中国本土化的“存在”之思正在一部分当代学者和文艺家的头脑中被唤醒,由零星到勾连成片,由自在到自觉,当代美学研究应促成这个回归东方智慧的新变,尝试一种新的悟道思禅的心灵结构和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禅文化具有本体上的开放性,这个开放的本体尤其适合在当今价值多元时代抚慰诗歌之魂。"现代禅诗"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载体。禅诗的基本义理可概括为九个字:空、静、觉、光、通、随、化、常、简。"禅诗"的存在有助于我们在大众文化时代重返心灵生活。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晚期 ,各种社会学术思潮涌动 ,“三教合一”论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潮 ,尊重人的感性生命及个性的王阳明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先后兴起。出生在这个时期的汤显祖博采各家之长 ,汲取驳杂的学术营养 ,建构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大厦。学术界往往把汤显祖狂狷叛逆的个性、“为情作使”的创作理念和激情 ,与王阳明心学尤其是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以“自然为宗”和李贽的“童心说”等中国早期启蒙文化精神联系起来 ,而把“临川四梦”中的《南柯记》和《邯郸记》作为其出世思想的代表作 ,受到佛教寂灭遁世和道教无为虚无思想的消极影响。本文旨…  相似文献   

16.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关于养生我们讲了不少,其实养生要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的四个字,就是“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7.
胡遂 《湖湘论坛》2004,17(1):25-27
王维由于受到禅宗“一行三昧”修持法门的影响 ,所以在为人处世、进退行藏诸方面采取了一种“无住、无念、无相”的禅者生活态度 ,所谓“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晚年唯好静 ,万事不关心” ,“色空无碍 ,不物物也” ,“苟身心相离 ,理事俱如 ,则何往而不适 ?”就是这种生活态度在其诗文中的典型表现。但是 ,这种禅者生活态度在给予他的人生以不乐仕进 ,淡泊名利、与物不拘、和光同尘、随缘自适等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使他泯灭了对是非曲直的分别 ,从而为他那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圆滑世故的混世主义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严羽的《沧浪诗话》中有许多令人思索再三的深刻美学思想,而这些美学思想寓于“水月镜花”、“羚羊挂角”等具体可感、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以禅喻诗”,“附物显理”,其思维方式是以彼推此,据此推彼,具有类比的特性。一禅宗是关于心的宗教,其思维是内向性的。认为只要返观自心,绝念内省,就能把握真如佛性,因为佛性与人性相通,它就存在于非实体的人之心灵之中,体悟到本心,自然就体悟了真如佛性。于是,禅宗的大量公案都是在描述、阐释内观本心、体悟佛性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活动。这种宗教心理事实  相似文献   

19.
论《蒙古秘史》的政治思想朋·乌恩一、“天之家族”正统观1206年蒙古国的建立,使成吉思汗登上了全蒙古之合罕的宝座。那么,《蒙古秘史》是如何总结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呢?作者们提出:“成吉思合罕之根源,乃奉天命而生之孛儿帖赤那,其妻豁埃马阑勒。”“根源”与...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而“道”落到政治层面和人生层面.形成了《淮南子》的无为论。《淮南子》以老学无为论为基本准则,吸纳其他各家的某些理论,将“因”的思想、“人为”的精神和“术”的理论契入其无为论,从而完成了对老学无为论的“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