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企业的权威,既是企业管理主体也是企业文化主体,这就决定了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首要因素。就企业文化而言,企业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企业家,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做到坚持学习、重视沟通以及善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企业文化来讲 ,其实质是人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是企业家文化 ,是企业经营者文化 ,是企业领导人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 ,静态地看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呈现出内在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 ,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成为企业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 ,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 ,并制约和向导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另一方面 ,在企业文化塑造、控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企业家又扮演了定位、创建、控制、变革等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而成为某一企业文化动态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职业化赵建平企业的兴衰成败,同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决策水平和决策的实施有很大关系。振兴国有企业,必须尽快造就一支富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投入以及对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拔是较为重视的。但是对培...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最短缺的是什么?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处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充满活力的企业则是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增强共识、营造环境、完善机制,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 一 企业家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夹缝里艰难生长。从现状看,企业家及其队伍的成长和壮大的氛围和环境还亟待改善和优化。 1.优化观念和舆论氛围 中国几千年来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  相似文献   

5.
贾立政 《探索》2001,(5):104-107
"企业家缺位"是制约我国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企业家缺位"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企业家制度缺位.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使得对国企经营者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考核等很难实现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对接.解决"企业家缺位"问题不是简单的"放权让利"、"摘红帽子"等,根本的是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家制度.为此必须将国企改革的重心由产权制度转向企业家制度.  相似文献   

6.
亚企业家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德信  朱玉华 《求实》2004,(12):59-61
亚企业家是指拥有部分或全部企业家素质能力、但没有被社会认可为企业家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亚企业家成长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 ;亚企业家的成长路径可分为 :自主创业型和非自主创业型 ;自主创业型又依各自起步的初始条件不同分为 :货币资本型、知识技术型和风险极化型 ;非自主创业型为经营管理型。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企业家是创业活动的主要策动者.产业集聚作为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它的外部资源随着时间而不断发展起来.企业家适应建设性危机并抓住新机会,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和有利于他们利益的条件,反过来,有助于外部资源的发展.因此,探讨影响企业家创业决策的初始条件,并且考察外部要素如何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和选址等问题具有主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敏 《理论学刊》2012,(7):48-52
企业家精神是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智力资源、资本保障和精神源泉.基于自组织演化理论视角,企业家精神内涵并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态演进的,具体包括创业精神、学习精神和责任精神.其中,创业精神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学习精神是推动企业家精神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演进的内生动力;责任精神则是规范和引导企业家行为,实现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作用路经主要是通过影响其行为的动力因素,即机遇、能力和意愿.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赵建平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动力。重视企业文化,弘扬企业文化,将企业内部各种力量汇集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齐心协力地实现企业目标,是...  相似文献   

10.
创业活跃程度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创业文化的差异内在地影响和制约长春经济的发展.加快改造和提升带有地域特色的创业文化,必须在舆论宣传、体制创新、机制与模式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浙江文化和浙江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说,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与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现代文化现象。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成功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生动的创造性活动,在浙江区域文化的优秀因素与新时代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中,初步实现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浙江企业家精神的兴起便是这种文化转型的主要标识。因此,深入研究区域文化,并从今天现代化实践要求出发,总结提炼优化和张扬浙江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目前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政府与市场配置企业家资源的效率比较,以及推动创新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等方面,研究了构建企业家市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着重探讨了企业家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激励与创新机制和制约机制等运行机制,认为企业家市场的运行机制决定了企业家市场能高效地配置企业家资源和推动技术、制度创新.探索了构建企业家市场的主要途径,即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家网络,普遍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推动企业家市场的建设,加快资本(尤其是风险资本)、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市场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3.
蔡晓蔚  蔡庆芬 《唯实》2000,(5):36-38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我国企业家资源稀缺程度是比较高的。是中国人笨吗?当然不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之一。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国的企业所处的特殊的环境。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的产权关系模糊,名为全民所有,实则无人负责,这种不清晰的产权关系使企业难以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难以成为充满活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妨碍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就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重新审视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形成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助推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我说晋江"企业家讲坛2012年3月份开讲。讲坛立足于宣传展示"晋江经验"的生动实践,邀请企业家授课,汇聚企业家创业智慧。一是服务大局,助推企业"二次创业"。为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2012年年初以来,泉州、晋江分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幸读到吕占斌同志的力作《从创业到成功--与企业家管理智慧大碰撞》一书,感想颇多.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两句话:一是本书就是中国版的《从优秀到卓越》,看《从优秀到卓越》也难成企业家,不看本书必然成不了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家;二是国外关于中国企业及企业家的论著,吃了可能"不服水土"或"坏肚子",而读了本书就会使您"服水土"、"补肚子",学会管理中国中小企业,并使之"活命"、"长命".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变幻的时代。这是因为,传统的文化模式正向着现代的文化模式转变。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向着现代的工业社会跃迁。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下面,原有的价值体系与意义世界发生剧变。与计划经济相伴而生的依附观念、等级观念、守业观念己让位于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与农业社会相互依存的安贫思想、平均观念、保守观念早已被致富意识、价值意识、创新意识所取代;与封闭社会形影另的闲锁心理、排拒心理、狭隘心理业已由开放意识 融合意识、全球意识所代替。与此相连的一系列观念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又导致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我国经济的发展卷入了全盛的创业浪潮之中。当前,创业者已不再以民营经济为主流,国营大中型企业、集体企业都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不得不进行二、三次创业。即由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过渡。这股创业浪潮正酝酿着一种新的文化诞生。这种新文化就是“创业文化”。它将促进创业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任何时代都有相应的伟大人物,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具有突出的社会地位.近代德国企业先驱形成了敢于创新和精益求精、坚持科研和生产相统一、高度重视社会义务的经济伦理观,值得我国企业家借鉴.民营企业家在已经获得合法社会地位的条件下,应该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形成结合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新的企业家伦理和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 :“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造就真正的企业家阶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广开育人、用人渠道 ,实施企业家工程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企业家治厂 ,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战。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的紧密 ,使经营管理愈来愈科学化 ,而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和竞争的激烈 ,又要求经营者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 ,有应变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才能驾驭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光靠经营管理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