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刍动物瘤胃内抗蠕虫药控制释放技术是一种新的给药技术。由于其连续或脉冲式长时间自动释放药物,可使放牧反刍动物在放牧季节新侵袭幼虫被杀死在性成熟之前,因而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肺炎和营养不良,而且较大地减轻了虫卵对草场的污染,较好地解决了寄生虫反复  相似文献   

2.
动物寄生蠕虫对驱虫药的抗药性 ,是指动物寄生蠕虫种群中存在能耐受可致死多数虫体剂量的某种驱虫药的个体。自195 0年Taylor最早揭示有关动物寄生蠕虫的抗药性以来 ,一直受到有关学者的密切关注。研究和认识动物寄生蠕虫对驱虫药的抗药性 ,不仅对于驱虫药物的研究开发 ,而且对于动物蠕虫病的防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 蠕虫抗药性的基本特征1.1 抗药性的普遍性 随着驱虫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检测抗药性的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发现产生抗药性的虫株和驱虫效果降低的药物不断增多 ,分布地域也在扩大。如抗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有绵羊和山羊的捻…  相似文献   

3.
蠕虫酶与家畜蠕虫感染的免疫预防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寄生蠕虫包括线虫、吸虫和绦虫,引起多种家畜的相应寄生虫病,对世界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些重要寄生蠕虫的控制主要有三点:第一需要确诊;第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管理来减少易...  相似文献   

4.
选3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作丙硫苯咪唑常规驱虫、投放丙硫苯咪唑控制释放胶囊和对照,用以观察不同抗蠕虫措施对羊毛生长速度和净毛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常规驱虫组在夏季和秋初羊毛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控制释放胶囊组除秋末和冬初外,其他季节羊毛生长速度均快于常规驱虫组和对照组;在六段时间中,毛的平均生长速度最高,分别比常规驱虫组和对照组每日多产毛0.63g和0.50g;净毛率达54.25%,分别比常规驱虫组和对照纽提高6.53%和4.67%  相似文献   

5.
1920年,在国家实验兽医研究所内设立了蠕虫室。1931年,这个室改为全苏蠕虫研究所,在К.И.斯克里亚平院士的领导下,蠕虫学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家畜和经济动物的蠕虫病的许多理论问题和防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全苏斯克里亚平蠕虫研究所是苏联培养兽医、生物和医学方面高级蠕虫学人材的主要园地。  相似文献   

6.
一、蠕虫病生物学防制方法的研究 利用生物学方法抗击蠕虫,是苏联蠕虫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近些年来,全苏蠕虫学研究所就蠕虫的生活史,各个发育期幼虫的生态学和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以及牧场上中间宿主的种类、生态学、生境区的分型和不同生境区在蠕虫病分布方面的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这是拟订蠕虫病防制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药监察所于1979年合成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并应用于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牛、马、猪、羊、家禽及野生动物的线虫、吸虫、绦虫和绦虫蚴有良好的驱除效果。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蠕虫新药。但该药对犬蠕虫的驱除效果如何,资料甚少。本文报道了国产丙硫苯咪唑对犬蛔虫的驱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家畜寄生虫病,尤其是蠕虫病的化药治疗,在畜牧业生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抗蠕虫药,则必须是在广谱、高效和安全性方面兼而有之,同时尽可能的价廉,否则将不能起到应有的防治作用,或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们通过几种驱虫药物对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效力试验,认为酒石酸甲噻嘧啶是理想的广谱、高效的驱虫剂。本项工作乃从酒石酸甲噻嘧啶和双萘羟酸甲噻嘧啶的安全性能方面、予以探讨,以弄清其临床和大面积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绵羊各种蠕虫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这是因为在综合措施中,除了纯预防性质的手段以外,动物的驱虫起了很大作用。取得这样的驱虫效果,主要是由于有足够数量的高效力、低毒性、容易得到、经济且应用技术方便的驱虫药物。这些药剂从前不多,但是近年来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化学药剂。 在这个简略的综述里,我们讲到那些在防治蠕虫病方面已被应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从Sarles 1938年发现Sarles现象(系一种沉淀反应)以来,蠕虫免疫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多细胞寄生虫即蠕虫产生抗体的复杂性和组织培养等的困难,与其他领域相比,蠕虫免疫研究的进展是缓慢的。1960年Jarrett等首创的牛胎生网尾线虫疫苗,发展了对线虫类感染的免疫学防御,并一度商品化(Dictol),但以后的研究和现地应用进展不大。到目前为止,在蠕虫免疫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很少,而且尚未生产出像预防传染病那样,可供在较大范围内预防蠕虫病感染的切实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11.
1991年5~11月在安徽六安县选择了八个区镇,用蠕虫学剖检法结合粪便检查调查了皖西白鹅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剖检50只鹅,有49只感染,感染率为98%;检获蠕虫2303条,感染强度3~297条,平均44.9。共发现寄生蠕虫10科14属34种,其中23种为安徽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2.
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又名阿苯唑、抗蠕敏,是苯并咪唑(Benzimidazole)的衍生物。化学名称为:Methyl[5-(propythio)-IH-benzimidazol-2-yl]Carbamate。分子式为C_(12)H_(15)N_3O_2S。 1976年该药在美国问世,Theodorides等(1976)首先将其用于驱除家畜(禽)的寄生蠕虫,取得卓越成果。1979年,中国兽药监察所仿制成功,样品经核磁哄振和红外光谱分析,均证明其结构与国外Albendazole完全一致,临床试验效果很好,从而为我国家畜(禽)寄生蠕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绵羊胃肠道线虫种类多、数量大,每年冬春两季,特别是干旱年份,因营养缺乏,常造成羊只大批死亡,阻碍养羊业的发展。从六十年代起,抗寄生虫药的研究,进展很快,国内许多医药和兽医研究部门,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根据科研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向,合成出许多种新的抗蠕虫药品,其中不少业经试验证明,驱虫效果甚好,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寄生蠕虫标本的收集和虫种鉴定,是寄生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效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科研、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掌握寄生蠕虫标本的收集和保存方法十分重要。1蠕虫的采集收集动物体内的寄生蠕虫有3种途径:一为给动物投以驱虫药后排出虫体;...  相似文献   

15.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近年来我省已有捕获野生貉进行驯养以开发其毛皮资源和药用资源,为了给野生貉驯养时防治寄生蠕虫病提供依据,我们于1987年对洞庭湖区的野生貉进行了蠕虫调查研究,剖检野生雄貉6只,共检获蠕虫8种,其中一种为国内新纪录,貉还是其中3种寄生蠕虫的新宿主,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6.
达虫净 (有效成分为芬苯哒唑 )是一种具有跨纲驱虫谱的优良驱蠕虫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在一些地区的推广试验证明 ,其对绵羊线虫、吸虫、绦虫成虫均有良好驱除作用。为有效地防止绵羊线虫及其他蠕虫病春季高潮的发生 ,为冬季驱杀寄生阶段幼虫技术措施的实施提供首选优良驱虫药 ,笔者 2 0 0 0年 1~ 3月对达虫净驱除绵羊寄生蠕虫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达虫净片 :每片含芬苯哒唑 10 0mg ,陕西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90 90 13。1.2 试验动物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自然放牧的藏系绵羊 ,药效试验供…  相似文献   

17.
氟苯哒唑(Flubendazole)又名氟甲苯咪唑,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蠕虫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驱除猪和山羊的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等。吡喹酮(Praziquantel)是1975年原西德怡默克药厂和拜耳药厂合作研制成功的广谱抗蠕虫药。该药不仅对埃氏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有很好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其他吸虫和绦虫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笔者通过给山羊投服氟苯哒唑 吡喹酮控释药丸,旨在观察该药丸对山羊寄生线虫和吸虫的驱除效果以及山羊的增重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 5 0mg/ g氟苯哒唑:白色粉剂,6 0 0g筒装,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8.
1983~1984年先后在绵阳、成都市郊(新都县)等地,用抗蠕敏对自然感染比翼线虫的发病小鸡进行驱虫。虫卵转阴率达100%,驱虫率为99~100%,并可驱除鸡蛔虫、鸡四角赖利绦虫、鸡异刺线虫等蠕虫。实践证明,抗蠕敏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理想驱虫剂。方法简便、用药量少、药价低廉,而且用抗蠕敏驱虫后的鸡食欲旺盛,生长发育良好,产蛋能力正常。  相似文献   

19.
吡喹酮(Praziquantel)是1975年原西德怡默克药厂和拜耳药厂合作研制成功的广谱抗蠕虫药.该药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度高等优点,对埃氏、曼氏、日本血吸虫有很好的驱杀作用,对其他吸虫和绦虫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羊线虫幼虫寄生阶段分离方法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线虫病病原种类复杂,常在春季出现寄生的高潮。长期以来,对其病原的感染季节,防制时间等,在国内研究者中尚存在多种不同意见。而线虫幼虫寄生阶段的数量统计对研究以上问题占有决定性的意义。其次,评价抗蠕虫药的驱虫效果,也要检查药物对亲组织期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