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7,(30)
第三产业与服务业最主要的区别是,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即把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而服务业的范围是以生产或提供服务来确定的,前者涵盖的范围更广;另从经济结构涵义来讲,第三产业主要针对国内经济而言,而服务业则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2.
凌尘 《瞭望》1984,(49)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兴旺,才能保证第一、第二产业高效率、高效益地发展。本刊这一组报道,以北京的吃饭难、住店难、看病难等问题和一些城市这方面的经验为例,阐述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探索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第三产业问题日苴受到人们重视。胡耀邦同志指出:“要想在较短时期内把经济搞活,打开新局面,从第三产业抓起是一个好办法。” 第三产业包括的部门广、行业多,一般来说,为直接生产过程服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流通,扩大整个社会效益的部门和行业都属第三产业。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介绍外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以资读者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6,(38)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卢文在一次理论学术报告中,就当前存在的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发表意见认为:现在,要强调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理论认识。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业提出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九十年代深圳转变发展战略后第三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深圳第三产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层次性观点看,深圳第三产业又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即按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为社会和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为流通服务的第三产业,为居民生活和文化素质提高服务的第三产业;按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可划分为: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资金密集型第三产业和知识或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按大致兴起时间和发展程度可划分为:传统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等等。根据上述方法来观察,深圳九十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发展主要出现了以…  相似文献   

6.
王国平 《求知》2012,(11):42-45
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道路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补课性的快速发展之后,截至2011年底,第三产业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57.9%。然而,受产业发展规律的制约.上海第三产业进入了平缓发展阶段,出现了必须离开以制造业为主但又不能不继续发展制造业的两难困境。新的可选之路就是制造业服务化。依据国际性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的趋势.上海必须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经济效率,不断开拓服务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和新路径,走出一条独特的制造业服务化的服务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如何能使我国的第三产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呢?从理论、实践上看,都应当充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宏观管理.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探索中;第三产业发展的道路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除了微观上对第三产业劳动的性质,它的内含外延,以及它们之间的劳动交换等理论探讨以外;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说,今后一段时间,陕西在经济改革方面,要着重抓以下几件大事: 一、简政放权,把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坚决交还企业。放权以后,条条块块都要从行政管理转向以经济管理为主。 二、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切实改革分配制度,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三、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其他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七、方兴未艾的第三产业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激化下,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系。其发展的总动向是以高质量、高效率、高度精神文明服务于人们,并不断去开拓信息化和智能化新产业。具体动向是: (一) 西方各国对第三产业都在进行体制和结构性改革。改革的方向,一是适应于开放型要求,二是创造高效率、高效益,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商品周转,使生产与消费直接挂钩。自选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一、上海第三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历史上,上海曾是我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以商业、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十九世纪末,全国已有80%左右的"货物成交"和"款项调拨"在上海进行,出入上海口岸的船只吨位数已达900多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3%左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70%左右,市内交通、邮电通讯都居远东领先地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建国后,在国内外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的来看,1950-1956年,为对付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封锁的严峻形势,并承担医治战争创  相似文献   

11.
人们习惯上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产业。第一产业为农林牧副渔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流通、服务业,房地产业列在其中。这种划分,作为第二产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建筑业,与作为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的房地产业,区分是十分清楚的。 在中国提出住宅产业的概念是近五、六年的事。目前比较—致的看法是,住宅产业不是一、二、三次产业分类的产物,而是产业经济分类的产物。住宅产业是以生产和经营住宅(区)为最终产品的产业,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产业门类逐步细化的产物。 住宅产业跨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住宅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产业发展进入新一轮大调整大重组时期,中国也不例外。美国早于我国几十年,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以粗放型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主。文章介绍了美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深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四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不协调局面,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原因是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又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第一、二产业的过剩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要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要害之点是要提高就业弹性系数,着力点则是要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以四川省为例,用数据和经济模型分析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并通过与广东省同期数据对比,找出四川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吉 《瞭望》1986,(29)
大经济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构成经济的因素越来越多,而且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大系统。也就是说,“大经济”的经济是系统化,这是首要的大经济观。 所谓系统化,则是现代经济包括了三个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系统。 第一个系统为纵向系统 纵向系统可以有各种结构形式。例如生产一流通一分配一消费、构成一个经济循环,再如第一产业(原料业)、第二产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也是经济系统结构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从管理的角度看,它应该包括市场调研一预测规划一科学研究一技术开发一产品研究一工厂生产一储存运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0,(5)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存在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逐步向中西部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但重心正向第三产业倾斜、来源地以亚洲为主而欧美国家比重较低等特点,而面对结构不平衡、引入外资质量不高、威胁我国内资企业发展的现状,需要采取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加大外资质量监管力度和提升内资企业创新力并改善外资优惠力度这三大对策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四年下半年,上海各行各业积极响应中央和市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号召,兴办了一批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技术咨询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这些新办企业在上海各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网点布  相似文献   

18.
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是有其重要而深刻意义的。第一,发展中小企业是当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大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产品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强,适合于生产多品种、小批量和某些高精尖产品的需要。因此,从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服务于生产和方便于居民生活的第三产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所以,近20年来,经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表现出旺盛的经济活力,在促进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2,(47)
中国 国务院召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 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11月10日在京闭幕。李鹏总理在闭幕大会上强调,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第三产业,坚持和依靠深化改革推动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李鹏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破除那些妨碍第三产业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产业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7.2%,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8.6%.若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放到世界范围的座标系中进行比较,其名次是落后的.1981年,按世界银行公布各国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排名,我国以20%的比例,在128个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