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国民党当局自1949年逃台后,“中华民国”就成为历史,其国家政权破灭.但其在台湾仍然实行一党专制统治,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台湾形成了一个相对庞大的“公营”经济,包括“国营”、“党营”、“军营”和“县、市营”企业,成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也是台湾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主要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2.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离岸金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些跨国银行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性地建立和完善的一种新型金融制度,是推动一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是诸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出发点、桥头堡。因此,它是现代金融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是中央政府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特殊政策。在当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金融格局中,重视金融服务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突出  相似文献   

4.
台湾在80年代,中产阶级崛起,党外势力壮大,大陆籍官僚势力老化凋落;在岛外,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日益孤立,中共和平统一政策得到热烈反响.在这一形势下,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的政治、经济、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都发生了国民党退据台湾以来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台湾进入了转型期.政治格局转型1986年3月,蒋经国说:“时代在变,局势在变,潮流在变.”在国民党十三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解除报禁、开放党禁等六项政治革新措施.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结束了长达38年的蒋家王朝强人统治时代.李登辉继任“总统”、国民党主席权位后,继续推动“政治革新”,在1988—1989年先后制定“动员勘乱时期集会游行法”、“人民团体组织法”、“第一届资深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等政策措施,扩大台湾社会的政治参与,推动国民党政权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民党的党务革新、解除戒严、解除党禁和报禁,以及终止“戡乱时期”,台湾进入重要的政治转型期。突出的标志是一批新党相继建立起来,呈现国民党一党优势下的多党竞争局面。随着政治转型的不断推动,台湾的政党体制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推动政党体制演变的原因非常复杂,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思想意识及选举制度都会对政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对台湾来说,省籍与族群矛盾、国民党长期的威权统治和黑金政治以及民主化和本土化等,都是台湾政党体制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原因。展望未来,台湾政党体制似乎出现了政党的集中化、政党的力量对比有利于民进党以及政党的趋同化加剧等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保钓运动”的起因钓鱼台群岛位于邻近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大陆礁层的尖端近处,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当60年代后期联合国亚经会将中国黄海、东海大陆架礁层蕴藏大量石油的消息通知有关各方以后,日本、南朝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分别偷偷地和美国各石油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合同、日本同时向羌国提出“索还”琉球群岛的要求,要凭借当时美国托管琉球的行政区域向台湾当局索取钓鱼台群岛,并公然唆使琉球警察驱逐钓鱼台群岛上的中国渔民,设立日本界碑,强行占据了钓鱼台群岛。美国政府竞无视钓鱼台群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同意了日  相似文献   

7.
一、台湾外商银行的现状台湾于1959年核准第一家外商银行日本劝业银行在台北开设分行。1965年初,由于美援即将停止,台湾当局为了拓展国际贸易与引进外资等,逐渐开放外商银行来台湾设分行,但每年以2家为限。60年代共设立了4家,其中美国3家,泰国l家。这一政策一直执行到70年代。70年代也只新设9家。80年代后,台湾放宽外商银行来台设立分行,外商银行家数大幅度增长,原因有三:一是1979年中美建交和台湾退出联合国席位后,政治上逐渐孤立,要求从经济上与各国“互惠”往来;二是台湾在70年代后期起提出金融国际化和建立境外金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民党退台后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和阶级关系的变动、党外运动的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和美国的压力等方面,论证了台湾国民党在80年代中后期,将政党政策由实行"党禁"转变为"开放党禁",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国民党被迫采取的自我防护性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民进党在台湾执政的第7年。前6年中,由于陈水扁热衷于拼政治、拼选举和搞贪腐,台湾经济不仅远不如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民党当政时期,而且落在了亚洲经济“四小龙”的最后边,年均经济成长率只有3.6%,是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退台后,在台湾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一党制,经过上世纪80年代"政治革新"后,在政党多元主义环境下国民党成功实现了一党主导.进入新世纪,随着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政治多元化诉求的增强、泛蓝阵营和泛绿阵营及岛内民众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差异、"单一选区两票制"等选举制度的改革,台湾地区政党体制逐渐形成"两党制"的雏形,并在政治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