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曾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然近年来,鲁迅作为一个偶像,引发了学术、文化界诸多争鸣。如今,围绕绍兴市准备拆除“鲁迅纪念馆”,也许又将爆发一场争论。本期编发的文章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已超越了这一事件的本身意义,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周保巍华  相似文献   

2.
从寿镜吾的信谈鲁迅曾于1908年从日本回国寿镜吾,名怀鉴(1849—1930),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他对鲁迅也很关心。据《鲁迅日记》,他们在1923年还相互通信。可惜,这次通信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鲁迅日记》上没有记载的寿镜吾给鲁迅的另一封信(原件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这封信写于“五月朔日”,信面写着:  相似文献   

3.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是含有“取今”与“复古”的双重取向的。“民族原初生命力的归复”是鲁迅“复古”思想的内核。鲁迅的复古思想,显在地表现在几乎贯穿他一生的古代典籍搜集、辑校、整理活动之中,渗透在他早期的论文及以后的杂文创作中,更清晰地显现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作之中。《故事新编》在承续鲁迅20世纪初就提出的“复古”思想的同时,体现了鲁迅思想中“批判”与“建构”的整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禾苗抽青、柳芽冒绿的时候,我来到江南文化古城绍兴.第一件事就是参观鲁迅纪念馆.没有想到,在参观鲁迅纪念馆的过程中,一框七律的条幅却牵动了我另一番情思.这框条幅,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年)临死前写的一首题为《示儿》的诗.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即今浙江绍兴)人.他一生有不少时间生活在绍兴一带,其中沈园是他经常去游览吟诗的地方.现在沈园怎样了?我参观鲁迅纪念馆后,便迫不及待地又向沈园走去.  相似文献   

5.
欧阳健同志《鲁迅是怎样评论〈水浒〉的?》一文(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文),主要论点是:“鲁迅关于《水浒》所写的是‘侠之流’的‘强盗’,《水浒》供市井细民‘娱心’,‘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论述,是鲁迅论述《水浒》的精粹所在,又是被掩盖、被歪曲得最严重的部分。”笔者认为,所谓《水浒》“强盗”说、“娱心”说、“写心”说(作者还说鲁迅认为后两说是《水浒》的创作动机)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彰化市区市仔尾,一座名为“和园”的大楼拔地而起。去年5月28日,这座大楼十层鲜花簇拥,笑语喧哗。医生兼歌唱家郑智仁用低沉雄浑的声音演唱了一首名为《走街仔仙》的歌曲。台湾文坛耆宿叶石涛等名流剪开了一条红色彩带,宣告“台湾近代文学之父”赖和先生的纪念馆新馆正式落成。我访台时,在台湾知名散文家石德华的陪同下,有幸参观了这一新建的文化设施。 作为一个来自大陆的鲁迅研究者,我之所以对这个纪念馆怀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赖和享有“台湾的鲁迅”的盛誉。他们创作的数量都不算多,但却始终坚持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向,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唤起人的自主意识与存在自觉,发出了卑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在篡党夺权的过程中,借着“学习鲁迅对《水浒》的论述”的幌子,导演了一场“评《水浒》”的闹剧。他们先在《红旗》杂志上用大字刊印了从“《流氓的变迁》中撷取出来的一段鲁迅语录,接着,又连篇累牍地抛出大批呼叫鲁迅评《水浒》评得好”的文章,摆出一副唯独他们才悟得鲁迅论说精髓的架势,实际上把鲁迅糟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四人帮”垮台以后,林志浩同志发表了。《还鲁迅评〈水浒〉的本来面目》的文章,不仅揭露了“四人帮”的反动政治阴谋,而且还尖锐地批判了“四人帮”歪曲鲁迅、颠倒是非  相似文献   

8.
台湾光复后,在大陆赴台文化人和台湾本省籍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下曾出现持续数年(1946—1948)的传播鲁迅文学与思想的文化“风潮”。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1948年许寿裳遇害后,左翼文化力量受到国民党当局打压,从而使得这一波的“鲁迅风潮”开始消退。这一时期,台湾的《民声日报》、《天南日报》、《民族报》、《台湾新生报》、《联合报》构成了一个由尊崇鲁迅到贬抑鲁迅的发展链条,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台湾“鲁迅风潮”的消退和国民党退台之后“反鲁论述”兴起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此次《办法》的出台,可以看做是一次“变脸”。在以往针对违章建筑的态度上,海口一直是一副“绝不留情”的表情,无论是“最美违建”还是“亿城家园”,一律拆除没商量。而随着“局部拆除”“暂缓拆除”的落实,违建在海口似乎终于逃过了非“死刑”不可的悲惨结局。“分类”可以看做是海口与违建多年斗争中的一次变招,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细看《办法》不难发现,在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漏洞,不及时弥补可能会影响到《办法》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楚辞观主要见于《汉文学史纲要》。他首先指出《诗》、《骚》的不同之处 :“较之于《诗》 ,则其言甚长 ,其思甚幻 ,其文甚丽 ,其旨甚明 ,凭心而言 ,不遵矩度。”这是说屈原的《离骚》比《诗经》篇幅句式更长 ,构思更虚幻奇特 ,文彩更耀艳瑰丽 ,主题更鲜明突出 ,诗人一任情感的驰骋而自由抒写 ,不受任何写作条条框框的束缚。鲁迅认为《诗》、《骚》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 ,而形式之所以不同 ,乃是因为风俗与地理环境的差异 :“时与俗异 ,故声调不同 ;地异 ,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 ;惟欲婚简狄、留二姚 ,或为北方人民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