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个历经30余年的动人故事。“文革”中,一名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当有人对病人下毒手时,他不顾一切奋力抢救,使其虎口余生。后来,他退伍回乡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当年的警卫班长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故事,发生在一名普通的中央机关干部与一些省委书记一级的领导人之间。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这里的故事一定不会发生。 这里所说故事的背景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这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曾经设法保护一大批老干部。但这里所说故事的内容,人们是不会知道的,因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机关干部。当“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受到冲击的领导干部们重新  相似文献   

3.
向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节目主持人。这个节目的主题是“人生即选择”,她讲述别人做选择的故事,也帮助听众做选择2005年2月至9月,经过她的耐心劝说,3名身负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2005年,她先后被中宣部、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被公安部授予“金盾特别新闻奖”,被评为“法制新闻人物”和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鉴于本刊版面有限。摘要刊出她劝说其中两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一部以真实历史故事为素材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地》,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电视剧出于艺术的需要,对史实作了一定的演绎和加工,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中国地”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作为故事发生地一名党史工作者的笔者将带你走进中国地,走进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传奇。  相似文献   

6.
在双阳县双阳镇苗圃社的群众中,传颂着5名共产党员帮贫致富的故事。 敢担风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散了“大帮哄”,刮翻了“大锅饭”。然而,苗圃社仅有的4座大棚的主人却感到了茫然,竟不知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一方土地,将大棚退还给社里,这件事引起了苗圃社党小组5名党员的深思。他们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份绵绵30余年的人间真情。“文革”中,一名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使其虎口余生。他退伍回乡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他生动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贾想 《党建文汇》2021,(3):56-56
“段评”是读者在线阅读过程中对网文某个段落的即时评论。越来越多的读者说,相比于网络作家写出来的故事,故事旁边“段子手”天花乱坠的“段评”更有吸引力。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反客为主”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次在外交场合真诚深情“讲故事”,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文化,阐释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公认的“中国故事第一讲解人”。  相似文献   

10.
汪强 《理论导报》2012,(7):41-41
今年高考中,四名女生夺得江苏省文理科第一名(三名考生并列文科第一)。近日的《扬子晚报》讲述了这四名女生的故事。高分考生的故事,爱看的人不少。故事写得好,也确实对在校生,对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家长都有积极的意义。但除了高分考生的故事,也该有人写一些低分考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我们纪检监察人来说,学习雷锋精神、追随雷锋足迹,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值得讲给大家听。说起我的故事,或许可以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唱词来概括,那就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发扬“钉子精神”高质量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急难险重任务是考验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是否对党忠诚、对事业热爱的“三昧真火”。2018年,我负责核实中央纪委移交的辽南某案的部分问题线索,这些线索涉及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改制、  相似文献   

12.
胡德庆 《理论建设》2024,(2):101-112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显著的“对内”和“对外”双重价值。在马克思精神交往观视域下,其双重价值主要包括:对内刻入中国基因,发展国人的“本质性存在”;渗透中国精神,激发现代“生产动能”;融进中国理论,共建民族“自由王国”;以及对外展示中国形象,推进建设世界“现实共同体”。时下“讲好中故事”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敌对势力正有意扭曲中国故事、多元思潮正持续消解中国故事、数智空间正无声解构中国故事,以及少数“新一代”正被动误解中国故事。应从全面把握中国故事意识形态属性、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中国故事话语叙事、用数智技术全时空赋能中国故事高质传播、分众化观照重点群体对中国故事接受度等方面,持续推进和拓展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使其内外双重功能得以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有102名大学生“村官”被选派到乐都县农村任职.县委十分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工作。想方设法为大学生“村官”的锻炼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目前。这些大学生“村官”中,有1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名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5名担任书记助理。有19名担任村委会主任、47名担任副主任、29名担任村主任助理,他们挑起了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4.
曾勋 《廉政瞭望》2023,(5):22-25
<正>若问资阳人当地的名人有哪些,他们十之八九会脱口而出这名共和国元帅的名字:陈毅。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文韬武略,青史可鉴。资阳人对陈毅有种天然的亲切感,他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是“帮盲人大娘挑水”的邻家好孩子……他廉洁奉公、胸怀博大、为民担当,在家乡留下了诸多感动乡亲和后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2009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中,有一位“砍柴男孩”李露,他为母砍柴、自强不息的故事,感动了众多山城市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80后”,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新闻开头语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看得最多的是刘胡兰、杨靖宇、张海迪等英模党员的故事。潜移默化中党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扎下了根。1999年共和国大阅兵,当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激昂的旋律,迈着整齐的步伐,威武雄壮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刚踏入高中校门的我心潮澎湃,立下了成为一名军人的志愿。  相似文献   

17.
我是崇文区环卫服务中心环卫三队的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我们队先后有两名一线抽粪工人入党,其中一人是“临时工”。作为他们的入党联系人,用“红色故事”激励人,用老劳模时传祥精神鼓舞人,不断培养一线党员,是我的工作“法宝”。  相似文献   

18.
喻丹 《当代贵州》2011,(17):39-39
每一扇“窗”后面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讲述了同样的道理:最大不过“民”字,最细莫过“民”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过一本“不怕鬼的故事”。这当然是本好书。但是现在看来,单是一本“不怕鬼的故事”还不夠用,还得有一本“怕鬼的故事”。出版“不怕鬼的故事”,是为了破除迷信,告诉人:鬼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倘使再出一本“怕鬼的故事”,那有什么意思呢?难道要宣传迷信,提倡怕鬼?  相似文献   

20.
淮海战场上,一名被围困的“国军”士兵投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然而,当他为着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英勇作战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