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基本法律,是一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本法律,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吹风     
《先锋队》2003,(8)
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 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 会议认为,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相关法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7)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6年6月、10月、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并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多次到基层实地调研,深刻地体现了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经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经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交付全民讨论。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就《草案》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07,(10)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这部从1993年开始起草、2002年开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8次的法律,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这部法律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企业破产法问题,从理论界的争论一直发展到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破产法草案时的热烈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我国,过去人们认为社会主义企业没有破产问题,并把这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直到八十年代初,有的经济学论著还说,社会主义竞争“是一种有淘汰而没有破产的竞  相似文献   

8.
《求实》19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庄严地诞生了,作为具有最大权威性和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付诸实施了,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由衷地感到高兴。 新宪法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性文件。新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根据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成果,肯定了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我国人民今后的总任务,科学地规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根本制度和主要原则,制订了一系列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一)按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的要求,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抓住对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加快了政府立法步伐。5年来,我省共提出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草案86件,并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制定政府规章71件。这些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涉及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讲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宗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企业集体合同、防洪、防雷减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残疾人保障、…  相似文献   

10.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迈出编纂民法典重要一步. 作为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民法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总则草案中有多件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惠及全市人民的大礼包! 这是一份打响民生攻坚战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2.
文小勇  石颖 《求实》2005,2(3):71-73
在公民权利意识凸显的今天,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私统一价值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公私统一价值观使人民主体意识凸显,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关键,有利于国家在优化利益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取向,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尊重市场社会的客观规律,正视民众物质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同时,提倡国家和人民共同利益优先的价值选择依据,强调国家、人民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仍是社会主义公私统一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求实》198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改草案或草案),已经由宪法修改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于今年四月二十六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议决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是十亿人民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人民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4.
胡总书记"6·25"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是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也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带领13亿中国人民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宣言书。本文结合我们国  相似文献   

15.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芒,并使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亿万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日前提交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中规定,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满5年、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当代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评价和确立这一标准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理论界众说不一。笔者认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当代共产党人改变世界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9.
岁月悠悠,《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问世已经150年。历史巨人凝眸,不过是昨天、今天、明天——《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永存的!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邓小平读懂了《宣言》。他对《宣言》基本思想的把握和运用在探寻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有集中体现。《宣言》首先是共产党人的第一部党纲。它标志着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社会基础的先锋队诞生了。更为重要的是,"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因而它成为马克思主义,或者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行政执法人员的野蛮执法行为一直都是社会谴责的焦点。为更好解决问题,广东拟修改《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近日,条例修订草案被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规定,行政执法人员不按规定持证上岗执法,执法态度恶劣、粗暴,野蛮执法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