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通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桂银 《唯实》2002,(8):50-53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60万,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780万,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71.2%,农民的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拟就目前南通市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乔桂银 《唯实》2002,(9):50-53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60万,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780万,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横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前的难题。拥有42万人口的贵州省安龙县,对此求解有方。安龙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台大戏,乡镇企业唱了主角。在1600多家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2.6%。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第三产业、高效农业应运而兴,引发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二次高潮。全县已初步建起城乡一体、各有侧重的服务网络,市场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达2万多人,农村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业人员3万多人。以市场为导向,安龙县农业近年大步走向高产优质高效,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显…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 ,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 ,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 860万 ,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 780万 ,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 ,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 71 .2 % ,农民的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拟就目前南通市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有所启发。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目前 ,南通市总人口为 784…  相似文献   

5.
仲秋九月,荷城安龙县大地,莲红香远,稻谷溢香,一派秋色。穿过一条蛇形小道,农民韦光灿领着笔者走进开阔的木咱镇万亩大坝,但见“突突”轰鸣的收割机、忙于抢收的农民……一个金色的田野展现眼前。老韦笑逐颜开地说,尽管他的2亩多“满口香”稻谷还在田里没有收进屋,然而远在兴义的一位客商早就通过安龙的熟人订购了100斤。除了上交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大米,剩余的“满口香”他还可以卖500多元。安龙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赢得了市场主动权,促进了农民增收,韦光灿只是该县大批农民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而发了财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雪 《理论学刊》2006,(1):45-4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都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境遇,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仅靠征地补偿费用是远不能维持长久生活的。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难,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据统计,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并仍在以每年约200万…  相似文献   

7.
劳动就业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大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这就是面临着三个“1500万”,即在职的无业者1500万,进城做城里人不愿干活的农民1500万,企业内部一线工人缺口1500万。同时,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800万人。这样一个劳动力就业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观察与思考。本文将近期理论界有关劳动就业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以益于人们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坚 《当代贵州》2020,(16):13-13
"政府给我解决了5万元特惠贷,让我创业有了启动资金,不到一年我就赚回来了。"4月2日,在安龙县五福街道五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田锦勇正在忙着算账。一年时间不到,他就赚了六七万元。今年46岁的田锦勇,搬迁前住在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前两年3个娃娃同时上大学,家庭情况十分困难。"田锦勇说,他家是因学致贫,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一、实施就业促进行动   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5万人,其中,困难对象再就业7万人.确保现有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的重要性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通过参与百村调研,笔者认为“就业状态”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农民“就业状态”包括四个基本内容:就业环境、就业结构、就业能力和就业保障。笔者认为,从改变就业结构看,非农就业收入将是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从完善就业环境看,各项政策的出台将为农民非农就业提供制度保障;从提高就业能力来看,各地正在完善就业培训机制,提高劳动力素质;从促进就业保障来看,低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的实施为农民就业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建立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永志  甘玲 《实事求是》2006,192(5):28-30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调整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但被征地农民就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果单纯依靠被征地农民自身,难以解决好就业问题,现阶段应努力发挥政府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被征地农民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湖南省岳阳市就业服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致力于民生殷实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镇就业再就业创新高,新增就业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7万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02万人;农民转移就业创新高,新增农村劳动力转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09,(17):M0003-M0003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国土面积2237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187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  相似文献   

15.
<正>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因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增收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必须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农民就业能力源于人力资本培育,但人力资源只有经过"深加工"和"能力再造",才能转化成宝贵的人力资本。如何搞好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我们深入到成都市温江区的永宁、万春、和盛、寿安、金马等镇,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将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中下旬,已经进入深秋,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城郊的蘑菇小镇产业园区,记者刚刚走进蘑菇小镇的产业带,就看到整齐的大棚一字排开,散布在安龙县城郊的田间地头,沿途欣欣向荣的景象,映衬出安龙产业发展的繁盛。作为安龙4个移民安置点之一,蘑菇小镇现有居民7000多人,其中4000多人在蘑菇小镇的产业带实现了就业创业。"我们蘑菇小镇的稳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石嘴山市是宁夏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率位居全区前列,农业转移人口比例较大,具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基础。深入研究石嘴山市农民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问题,对推进宁夏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民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论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农民就业的四大因素,提出应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农业产业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途径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仲夏时节,安龙县春潭街道当朝社区稻田绿意盎然,稻田、山峰、道路、民居等构成一道秀美的夏日风景线。近年来,安龙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种植百香果、桑葚、葡萄、哈密瓜等精品水果,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注重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导本地传统小作坊以市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岳阳市劳务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岳阳市总人口520万,其中农业人口409万,现有农业劳动力212万。2002年,全市成为非农劳动力的农民有85.8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2.1万人,乡镇企业安置15.5万人,进城投资兴业4.9万人,村级企业就业3.37万人。2002年岳阳市劳务收入53.49亿元,是全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4.8%;使农民年人平增收1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