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脱贫攻坚每一场"硬仗"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2月23日,2018年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发布,要求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其中,最难的一场硬仗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完成玉米调减500万亩,蔬菜种植1400万亩(次),投产茶园560万亩,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织金县持之以恒调结构,产业革命成效凸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新增种植蔬菜46.9万亩、食用菌2.3万亩、牧草10.08万亩、水果4.1万亩、茶叶1.5万亩、中药材1万亩。春耕时节,大地苏醒。一条平缓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织金县后寨乡偏岩村。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里,宋泽军正和工人们边采摘香菇边聊天。"在基地工作已经两年了,今年大年初二就来上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2,(15):5
原州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破解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用水难题,马铃薯种薯、枸杞、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原州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  相似文献   

4.
正黔西南州通过调减低效农业产业、产销对接做强市场保障等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黔西南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八要素",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4月12日,全州已调减低效农作物面积87.28万亩,其中已种植高效作物面积67.9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9.38万亩,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种植面积扩大到430万亩以上。调整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去年,是我们种植百香果的第一年,完成了5000亩百香果核心园区建设,其收入就达1000万元,相信今年会更好。"贞丰县鲁容乡党委委员蓝治清介  相似文献   

5.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5,(5):10-11
<正>贵阳: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两倍于目标任务2014年,贵阳市省级农业园区由9个增加到19个,累计完成投资81.6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204.2%。产业发展方面,19个园区累计完成高标准种植基地66.53万亩,全面完成开阳龙岗94万羽蛋鸡养殖场,清镇卫城3万头生猪、0.17万头奶牛养殖场,开阳双流15万尾水产养殖场3个高标准  相似文献   

6.
渠县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出农业"稳产水稻、主攻旱粮、猛攻红粮"的发展新思路,引导农民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扩种优势农产品和特色经济作物:重点扩种15万亩优质红粮,扩种10万亩苎麻,新种植2万亩渠县特色产业--七蕊黄花,并投入100万元启动鲜花贮藏、快餐黄花等项目;完成2万亩劣质红桔、锦橙高接换种,结合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等项目新建果园2万亩,并发展杂交柑、龙安柚、丰脐、新系塔罗科血橙等新品种;利用渠江、流江河流域滩涂沙地大面积种植天府9、10、13号系列高产花生10万亩;逐步建起粮油、生猪、黄花、水产、柑桔、中药材、苎麻、蚕桑等八大支柱产业及相应的八大加工龙头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建设体系,使全县优质农产品由去年的25%全面提高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7.
2012年四师七十七团自营经济户均收入3.2万元,人均收入0.8万元,自营经济已成为该团职工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集约化养殖园区促进了自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团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2个养殖育肥示范小区、1个草原禽养殖园区、1个细毛羊养殖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养殖加快科技致富步伐。2012年,该团引进种植莲花白、胡萝卜等蔬菜1万亩,香紫苏3500亩,完成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在特色养殖业方面,六连职工汪源  相似文献   

8.
农十师一八六团是1962年“伊塔事件”后组建的边境团场,位于吉木乃县城以西24公里,与哈萨克斯坦仅一河之隔;国家一类口岸——吉木乃口岸坐落在该团团部;总面积8.2万亩、可耕面积4万亩,其中自压喷灌3.5万亩,以种植小麦、油葵为主,兼种油菜、黄豆、玉米、土豆等等。  相似文献   

9.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2,(38):58-59
<正>今年,六盘水市持续推动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建成2万亩猕猴桃“吨产园”、10万亩刺梨“千斤园”、1万亩茶叶“万元田”。正值秋收时节,六盘水各地加足马力迎丰收,“两园一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走进“凉都三宝”种植基地,一个个果实圆润饱满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一颗颗金灿灿的刺梨压弯了枝头,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叶为山披上了绿衣,采摘、分装、过秤、装车……村民腰包鼓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新华农场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水稻种植23万亩,旱田种植20万亩。 近几年,由于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和粮价持续下跌的双重因素影响,造成职工收入下降,种地不赚钱,积极性严重受挫。特别是旱田生产队耕地承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1999年,该场党政领导认真调查研究,考察市场,制定方案,内引外联,对全场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大调整,种植经济作物面积6800公顷,占旱田面积的50.2%,在往年土地承包难的情况下,出现了职工抢地种的现象。 新华农场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1.
3月25日,在七星关区八寨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翻土、栽种、覆膜,互相配合栽种刺梨苗。八寨镇是七星关区万亩刺梨连片种植示范镇之一。去年以来,八寨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刺梨种植,在5000亩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5000亩,形成了万亩连片种植基地。从2月初开始,八寨镇就采购了36.5万株刺梨苗和2吨地膜。  相似文献   

12.
从江辣椒     
正从江是全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21.6万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当地瞄准市场需求,结合土壤气候资源优势,把辣椒种植作为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的一大举措。目前,从江辣椒种植面积2万余亩,产量2万余吨,实现产值约1亿元。计划到2020年夏秋季,全县将种植线椒1.3万亩、尖椒0.4万亩、本地朝天椒0.2万亩,预计总产量3万吨以上,上市时间集中在当年7月至11月。  相似文献   

13.
加快成都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成都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花卉是典型的高效产业 ,我国素有“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 ,我市花卉业发展势头强劲 ,花木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 2 8万亩 ,总产值 9 7亿元 ,均居全省第一。花卉产值在全市经济作物中仅次于蔬菜、水果 ,位居第三 ;另外 ,还种植绿化观赏苗木 1 8万亩。花卉生产企业 (含种植大户 )已发展到l万余个 ,从业人员 1 0万多人。其中温江区花木种植面积已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1 / 2 ,有 1 2万户农产从事花木生产 ,2 0 …  相似文献   

14.
双牌县总面积 175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 226万亩,耕地面积 10.4万亩,水域面积 7万亩,人均山地面积达 14亩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这一实际出发,围绕山水优势创特色,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发挥山地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县实际,按照“调高、调大、调优、调稳”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紧紧抓住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世行贷款项目县两大机遇,在大力发展楠竹和工业原料林的基础上,把药材种植摆在突出的位置。据调查,我县中…  相似文献   

15.
农五师八十一团十二连职工牛之彬2002年改种棉花为种薄荷,90亩薄荷地两茬可产14吨薄荷油,按照订单收购价格可卖14万元,除去各项成本费用,纯收入达7至8万元。 种植薄荷比种棉花简单,但也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由于2002年雨水多,薄荷地草大,当年仅拔草就花去工钱1万余元。尽管这样,牛之彬种植的90亩薄荷,每亩第  相似文献   

16.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毕节提出守初心担使命、补短板强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毕节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要求,毕节市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补短板强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完成蔬菜种植302.95万亩,占计划的81.88%;食用菌6.5万亩,占计划的81.29%;中药材120.79万亩,占计划的133%;投产茶园28.42万亩,占计划的99.72%;生态家禽累计出栏2252.41万羽、禽蛋累计产量5.121万吨,分别占计划的61.04%、113.8%;水果11.73万亩,占计划的146.63%。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荔波县仿野生铁皮石斛、百香果种植新增1万亩。一片片新绿迎着春风生长,描绘出这个季节生机盎然的画卷。一年之计在于春,荔波县抓好生产季节时机,因地制宜,将仿野生铁皮石斛、百香果种植作为当地扶贫产业的重点,两个产业制定了2019年新增1万亩的目标,走出一条发展绿色经济兴县富民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18.
杏花怒放、杨柳拂翠的阳春时节,在宁县,1000亩新建钢架大棚即将落成;6万亩新栽苹果、3万亩紫花苜蓿、5万亩粮饲兼用玉米种植任务逐步落实……这是宁县县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以来,遵义市播州区大力开展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推行“八要素”,加快发展辣椒、绿色蔬菜、绿色"稻+”工程、生态畜牧业、食用菌等高效特色产业,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历史性突破。2019年,播州区完成玉米调减面积4.31万亩,调减率达53.7%;种植替代作物蔬菜6015.7亩、辣椒11593.6亩、食用菌362亩、高粱14235.9亩、中药材1824.8亩、水果5431亩、其他经济作物3674.4亩,扶贫产业累计覆盖贫困户2.28万余户。  相似文献   

20.
今年近60岁的张泽山,称大名没几个人知道,可一呼张大炮,便名声大震。 自1988年,老张开始学种大棚菜。他推掉了连队的一个烂猪圈,整出1亩多地。他边干边学,七八年下来,像滚雪球一样,周围坑坑洼洼的七、八亩猪圈,被老张投资整了出来。如今,他年年种植5亩大棚,也是该团面积最大的庭院种植户,年收入在3—4万元。 老张的种植结构逐年更新,产品适销对路,供不应求。他搞的立体种植模式,即瓜地套种土豆、玉米也大获成功。2亩多的大棚瓜,老张说收入2万元不成问题。 为方便蔬菜上市,老张花3万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