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5年元旦、春节将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日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许跑官要官。 通知指出,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 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2.
每年元旦、春节前夕。各地的纪委、监察部门都会对各级干部发出警告。不允许他们以任何借口收受红包、礼金和各种有价代币券,违者严惩不贷。今年也不例外。已有辽宁、福建等地作了重申。逢年过节已成了各级官员“廉洁失贞”的高发期和监管部门倡廉治贪的固定时段。然而,这种重申到底有多少实际效果呢?违反此规定的“一律先行免职”是否有可操作性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5,(4):118-120
北京:调整城市居民社保待遇标准,江西:3年内“包工头”将退出建筑市场,成都:领导干部违规驾车酿成重大车祸一律免职,海南:举报案件及逃犯线索有了奖励标准,江苏:建立“执法告知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4.
摇广东、辽宁等省纷纷出台规定,领导干部在“两节”期间违规收送钱的,一律先行免职,再按规定处理。节日往往是腐败行为高发的特定时段,这种腐败现象并非新生事物,是千年传承而来的官场陋规。“节日腐败”已由仅限于官场内部的陋规发展了横跨官场商界、影响全社会的潜规则,侵蚀着我们整个民族的肌体。而治理“节日腐败”的措施多是呼吁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增加对“日腐败”的处罚条款。这些体制内的防范惩治措施基本上没有跃出传统治模式。令人担忧的是,禁令措辞一年比一年严厉,“节日腐败”现象却屡禁止,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要根除“…  相似文献   

5.
一、商场:节日购物方兴未艾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春节期间郑州商业方面的基本情况。龙年春节,郑州市不少大中型商场都出现了平时少见的购物热潮,顾客大包小包购物,商家大把大把收钱过节时的购物热潮成了节日的一种景观,商战必争佳节时这种现象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说,龙年春节的到来对商场的销售而言犹如注入了兴奋剂,为了做好春节的生意,绝大多数商场都变“春节打烊”为“照常营业”,有的甚至还延时服务。商场的春节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燎乱,吸引着顾客变心动为行动,结果自然是顾客满载而归,商家大赚其钱,有的商场甚至达到了…  相似文献   

6.
速读·要闻     
《创造》2014,(2):6-7
中组部首提防止带病提拔 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首次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一查到底,严厉惩处。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记录在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级机关系统各单位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送温暖”工作和“一日捐”活动,帮助困难干部职工家庭渡过一个祥和、欢乐、温馨的春节。  相似文献   

8.
农历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黄金时间”。与此同时,网络上网友们晒出的春节“账单”也令众多网友“叫苦不迭”:“过个年我容易吗我?”过年要有一些必要的开支和花费等,这并不奇怪。但不少人花钱数额达到八千成万,甚至有人因此由“月光”到“年光”,感叹春节变“春劫”,却还是让人很吃惊。分析一下网友罗列的春节账单,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钱花得实在是有些“冤枉”,有的完全就是面子情结在作祟,是不必要花的钱。  相似文献   

9.
元旦的意思是新年的第一天。与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不同,元旦是全世界共有的节日。在世界不同的国家,人们庆祝元旦的方式,可谓花样繁多,有的还颇为稀奇!  相似文献   

10.
“春节情结“蔓延出“端午情结“、“中秋情结“、“国庆情结“、“元旦情结“,贪婪者“钟情“一切可以“进账“的节日,趁机大肆“进账“,甚至不管什么节不节的,一律来者不拒,以致于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11.
“春节情结“蔓延出“端午情结“、“中秋情结“、“国庆情结“、“元旦情结“,贪婪者“钟情“一切可以“进账“的节日,趁机大肆“进账“,甚至不管什么节不节的,一律来者不拒,以致于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12.
近日,湖南省纪委、省监察厅规定:凡违规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或贵重物品价值在两千元以上的,一律先免职再处分。有关规定称:10月1日以后,党政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不按规定  相似文献   

13.
数九寒冬,北国“冰城”哈尔滨,恰是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白雪盈野,冰封千里。特别是每逢元旦到春节期间,哈尔滨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冰灯游园会”,以五彩缤纷的冰灯、争奇斗巧的冰雕雪塑,把这座北国名城装点得瑰丽多姿,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14.
“这一年你挣了多少?”、“工作怎样,收入怎样?”、“钱够花吗?”  相似文献   

15.
薛凯 《半月谈》2005,(2):30-31
每到“两节”(元旦、春节),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都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加大了帮扶困难群众的力度。新春伊始,不少中央部门相继启动“送温暖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了困难家庭。  相似文献   

16.
冯昭 《台声》2011,(3):35-35
大陆“首善”陈光标春节前带了几十箱的钱,到台湾行善“让钞票飞”。这场“感恩之旅”、“高调之旅”,陈光标除了带来红包,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7日的《河北日报》载:数年来河南省柘城县某镇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并强行收钱收物,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1998年5月,因镇政府再次强行收钱收物,酿成干群冲突。至7月中旬,该镇大史村已有300余户农民集资1.5万余元,声称将把镇政府推上被告席,“和镇政府算一算近几年的账”。无独有偶,8月8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又报道了陕西省榆林地区某乡农民因不堪忍受乡政府乱摊派、乱收费等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13000名农民一纸诉状把乡政府推上了被告席,且最终“告倒”了乡政府。看罢两则报道,笔者不胜感慨。历…  相似文献   

18.
魏树林 《传承》2012,(13):40-41,67
开展治理收送“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违规经商办企业“三项治理”工作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清正廉洁的形象大有裨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加之违规收受“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的普遍性、顽固性,决定了“三项治理”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确保“三项治理”工作成果,亟待我们建立“三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在外市的养老保险怎样转移到沈阳?”“异地转移的钱是打进我银行卡里n-57”“单位给我交的养老保险钱是多少?”“转来的钱那么多,为什么只给我登记了一部分?”……类似这种咨询电话社会保险经办人员每天都能接听几十个,不仅如此,有些人甚至误将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同转移人事档案相混淆。不难看出,人们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及经办流程还缺乏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广东潮州市纪委查处了潮州市湘桥区委原副书记、区长陈鹏严重违纪案.在纪律审查期间,陈鹏写下10份悔过书,文中多次出现“穷人的钱不能收,老板的钱收一点也无所谓”“不收钱是不近人情”“劫富不劫贫”等字眼,并始终认为“自己本质是不坏的”.(《广州日报》9月12日) 陈鹏所谓的“劫富不劫贫”,与有些贪官声泪涕下地讲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样,其目的都是为违法乱纪的事实蒙上一块“遮羞布”,博取组织和民众的同情与怜悯,试图为自己减轻罪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