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的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人力资源为甘肃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和《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加大培训力度,创新管理机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了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师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在这一规定的导向下,近几年各地都有一些学校开始试行教师聘任制。这对于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然而,当前各地在试行教师聘任制中各行其是,并引发一些聘任纠纷,有些甚至诉讼法院解决。对此,笔者认为在实施教师聘任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并  相似文献   

3.
时事聚焦     
《瞭望》2008,(50)
中国(2008年12月6日-12月12日)公务员调任规定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8日公布了《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对公务员的任免、调任、  相似文献   

4.
路春 《学理论》2008,(4):91-92
日前.关于“末位淘汰”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据说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将封杀“末位淘汰”。《劳动合同法》起草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在渝的一次讲座时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末位淘汰’将变成非法行为!”(见2007年11月25日《重庆商报》)对此,笔者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了《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公务员的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实施开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姓“公”,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深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中山先生当年提出“天下为公”,一时天下响应,兵强马壮。共产党是人民的执政党,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务员在“公”字的含金量上更应百分百。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从2007年开始在参加主体班次的学员中试行,2008年起在全市党政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体干部中全面推行。实行学分制考核管理制度,是兰州市委着眼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分析“公务员热”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日趋成熟与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热”形成的社会制度背景,众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是他们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三个角度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和推行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1986年开始,试行对市管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1997年开始对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在没有基础、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坚持锲而不舍地推进此项工作,并始终致力于制度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全套制度、全程运作、广泛覆盖、综合运用为—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审计,  相似文献   

10.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启动全省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绩效考核结果将和公务员的“帽子”、“面子”和“票子”相挂钩,并严格落实惩罚措施。首批试点的省、市、区130家行政机关,将针对公务员的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强度进行量化考核,凭“分数”定“成绩”。在探索、改进、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在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8年中央组织部出台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之后,国家政策方面也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方面都开始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村官"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职业。笔者在此也将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来分析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通过"六个一"走好群众路线,造福群众。  相似文献   

12.
张传发 《民主》2011,(4):56-56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在地方上,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浙江富阳市实践的“大部制”改革颇引关注。其中,顺德将41个党政部门合并减少到16个,被媒体与学者以“最大胆大部制”来形容……  相似文献   

13.
谢呈悦 《求知》2007,(11):31-32
在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涉及“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报告还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工作之一,成为我们党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娄杰 《党政论坛》2008,(2):12-13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 “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现交替。为应付变局,蒋经国改变国民党原有封闭形态,推行“本土化”政策,启用大批台籍人士到权力机构,广纳台籍群体为国民党社会基础,使党内出现新的省籍矛盾,反对一党专制的党外运动也借机兴起。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报禁”,隐蔽的“台独”分子开始办杂志。黄信介等在《美丽岛》杂志中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提出“反中国”的“台湾意识”,成为笼络“台独”分子的据点。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伴着“九五”计划任务胜利完成的欢庆锣鼓,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审议和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过去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计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周围世界”的分析揭示出“此在”的世界不是一个“私人世界”,在其爵常生活中首先遇到的是具有指涉功能的“用具”,用具处于“用具整体”的关系网络并显示出这一关系中的“他人”,由此构建出了新的“交互主体性”形式——“他人”本质上与此在“共同在世”。然而萨特在《存在于虚无》中认为,“为了使对象显现为被制造的,别人应该首先以某种别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首先不具有一个对“他人”的经验,那么“用具”与自然物将没有分别。如果这一批判成立,《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将失去最重要的基础。本文试图表明,萨特混淆了《存在与时间》中“生存上的”与“生存论上的”的区别,从而得出了无效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于天宇 《理论探讨》2023,(1):140-14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部分将资本家比喻成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主动轮”,并指出,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因此,资本家的私人消费也就成为对他资本积累的掠夺。这使得资本家必须履行其“主动轮”身份的义务,在资本主义“竞赛社会”中不断轮转,并带动作为“从动轮”的劳动者。马克思“主动轮”的比喻揭露了资本主义“竞赛社会”中主体的“齿轮”本质,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机制下,资本实现了全方位的自由,而主体则被迫陷入自由陷阱,失去自由。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主体空场,即人的主体地位沦陷,全体人成为维持资本机器运转的齿轮。在此意义上,资本权力已然取代了全体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资本权力的控场。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加强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理想信念、基本纲领和党的宗旨教育,抓好入学、教学、自学、考核、生活管理和跟踪调查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两大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务员能力建设已经提到“强国战略”的高度 ,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到全党的面前。但是 ,由于长期形成的“理念障碍”和“制度障碍” ,阻碍了公务员能力的养成。“理念障碍”中又以“关系本位”和“学历本位”最具典型 ,进而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高文凭的获得上。“制度障碍”主要来自公务员制度中的“分类制度”、“考核制度”和“职务升降任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