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而作为其一部分的德宏很早以前就被称作美丽的地方,傣族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文化,傣族聚居的地方,相比之下是环保做得教好的地方,傣族的地名中,有用动物命名的,有用植物命名的,有崇拜惧怕鬼神的一些禁忌,对于敬畏自然、环境保护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观念对于当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典籍中对台湾的命名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明朝后期,闽南移民在台湾一鲲膀岛把当地先住民对岛的读音译成汉字读音,有大员、台湾、台窝湾、大湾、埋冤等,由于一鲲鲭岛是早期大陆移民登陆台湾最早、最频繁的地点,所以人们认定登陆的地名为台湾。然而直到清朝统一台湾后,地名“台湾”的地域内涵才正式确立。从历史上看,台湾作为台湾省的地名,有多种文化成分,其中闽南文化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城市凝固的自传。一个个串起的街名,构成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这些具有生命力的历史,就附丽在街名上,使天津这座有几百年历史的都市,显示古今文化绵延承续的脉搏。地名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民俗的形象反映,林林总总的街巷名为今天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历史文化考察,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证据。文章从"天津地名发展的四个阶段"、"老地名再现历史人文"、"老地名体现由农村转型为城市的历程"、"旧地名的规范化处理"、"日新月异的地名变化"、"如何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等六个方面,进行地名文化科普,藉以引发读者的故乡情结和文化共鸣。  相似文献   

4.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2007年间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且均采用地名加学院命名的80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最具典型性的新型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这些学校存在着办学条件不平衡、主要以外延发展为主、自身定位不适等问题.对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转换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名作为社会基础地理信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逐渐凸显,这对地名相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各媒体纷纷以多种载体和形式讲述红色故事,云南政协报社另辟蹊径,充分挖掘地名背后所蕴藏的红色文化,以地名为载体讲述与该地名有关的红色故事。讲述形式上破除新媒体产品同质化严重、内容混乱、平台缺乏社交互动性等制约因素,以“沉浸式+讲述”把观众带到现场,以“现场+云端”开辟学习新途径,以“互动+感悟”炼出学习新局面。通过创新形式内容,提升内容品质,精心策划报道,打造品牌效应等举措,将相关红色故事呈现给广大受众,在新媒体创新建党百年报道、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方面收获可喜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地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地名档案管理由传统模式向信息数字化模式的根本转变,其立足点是以人为本,充分依托高科技手段,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各界的生产、生活需要,并遵循市场客观经济规律,积极开发高端地名数字信息服务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以实现地名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都地名文化资源丰富,大致可以分为政治文化类地名、经济文化类地名、社会文化类地名。目前,成都地名保护存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缺失、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地名怪相”层出不穷的问题。对此,要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大地名遗产保护宣传力度,让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8.
地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简练的地名背后往往包含历史、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地名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和有效载体.地名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教化和育人功能,通过规范和管理地名、合理启用地名、加强优质地名宣传等途径更好地发挥地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香格里拉”一词谈起,探讨该虚构地名的来源和用途,并推而广之,以语言经济学的观点透视地名产生、更改可能带来经济价值的语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探讨一个区域地名的由来与含义可以为追寻地域历史与文化提供重要线索.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就客家村落的地名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力图从一个侧面观察客家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茶马古道历史上是一条以马骡运输茶、盐、药等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连接着川、滇、藏、南亚、西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的贸易通道、文化通道、交往通道,不仅加快了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且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纵横滇、川、藏、青等西部民族地区的茶马古道,既是一条民族贸易之路,也是一条促进西部多民族间和谐共进的发展之路。基于这个认识,本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重新诠释了茶马古道的发展意义,并在借鉴茶马古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特殊性以及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识别周围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空间上的地方所赋予的指称。地名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刻影响。正确地识别地名为尽快划定作案人所在的地区、籍贯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一、地名识别的基础1.地名的区别性是地名识别的前提地名是人类按单个的地理实体逐一赋予的,所以无论什么地名,在其特定的时空中总是唯一的。一个地点配一个地名,地名与地点一一相应,因此地名应该是不重复的。然而,由于地域隔绝或其它诸多的原因,一名多地的存…  相似文献   

14.
当你漫步武汉街头,可曾留意过这些地名?近日,武汉本地一些媒体征集“武汉最好听的地名”。网友们纷纷投票,支持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地名。  相似文献   

15.
地名管理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国际国内交往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地名管理工作将面临越来越重的任务。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长沙市地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和地名商标的冲突 ,一方面是由五种地名商标的存在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所造成的。为解决两者的冲突问题 ,在法律的适用上 ,要遵循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原则 ,即保护在先权原则和公平原则 ;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法 ,赋予地理标志以独立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建设中大规模旧城改造、新兴小区兴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特别是城中村改造以及新农村建设,使得众多的老地名逐渐消失。作者在文中从地名文化疏于保护的现状出发,提出地名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刊启事     
正本刊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遵循以下技术规范:一、每篇稿件不超过10000字,用A4纸,16开纸单面打印清晰。二、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标注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市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三、稿件正文之前须有摘要。摘要以100-300字为宜,不用"本文认为、作者指出"等语词,仅简介主题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本刊启事     
正本刊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遵循以下技术规范:一、每篇稿件不超过10000字,用A4纸,16开纸单面打印清晰。二、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标注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市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三、稿件正文之前须有摘要。摘要以100-300字为宜,不用"本文认为、作者指出"等语词,仅简介主题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本刊启事     
<正>本刊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遵循以下技术规范:一、每篇稿件不超过10000字,用A4纸、16开纸单面打印清晰。二、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标注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市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三、稿件正文之前须有摘要。摘要以100-300字为宜,不用"本文认为、作者指出"等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