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公安监管场所承担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行政处罚正确实施的重任.鉴于监所安全事故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要结合法律赋予公安监管部门的职能,分析监所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监所安全事故形成的原因、针对监所安全事故形成的要素去探索防范监所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行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升安全系数,确保监所安全.  相似文献   

2.
将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治安拘留所和安康医院统一划归监管部门管理是公安改革的一部分,公安监所管理由原来单纯的对看守所的管理扩大为对五所一院的管理,监所性质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监所首先是公安工作的一项专门业务,其次是国家刑事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措施的执行机关。具体说,五所一院各自性质又有所不同,既有监狱、国家司法机关,还有司法行政机关和行政医疗矫正单位,其历史沿革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押人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感化挽救是监管民警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实践证明,在看守所监管实践中推行中国传统文化,用《弟子规》教育感化在押人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在监所推行《弟子规》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加以解决,促进监管场所更好地开展在押人员教育感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监所检察室,多年来坚持多策并举,切实维护了在押人员的权益,促进了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实现了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有机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监所安全历来被视为看守所管理的基本问题,监所侦查是监所的一项法定职能活动,与监所安全、刑罚执行、教育改造和监所生活卫生管理等职能一样,是监所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所安全与监所侦查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务上,无论是从侦查实务角度还是诉讼理论角度,均存在种种争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方法是研究监所侦查问题的基本方法,应明确监所侦查理论对于实践的应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利,是公安监所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国公安监所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一是健全了被监管人员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二是实行了被监管人员权利保障的有效措施;三是提高了满足被监管人员权利需要的物质保障水平;四是建立了被监管人员权利保障的监督机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安监所人权保障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加强人权教育,提高监管民警和被监管人员的人权意识;加强立法建设,健全保障被监管人员权利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执法监督机制建设,确保被监管人员权利得到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监所监督     
一、监所监督的概念和特征监所监狱,亦称监所检察,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监所监督的含义,具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监所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的活动以及组织劳动教养的活动是否合法所实行的监督。狭义的监所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各项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行刑司法检察制度,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监所监督。监所监督具有如下特征:(一)监所监督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能。根据我国宪法第129条和…  相似文献   

8.
在监所内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违禁物品的进入,是监所基础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保障监所安全、提高监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建立和严格执行监所管理规章制度;二是要加强和提高监室看守员、监控员和监教员的控制能力;三是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科技投入;四是要狠抓队伍建设,增强民警反腐倡廉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公安监所深挖犯罪的对策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监所深挖犯罪应当强化深挖意识,筛选好重点人员,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公安监所的优势特点。同时在技术网络、政策兑现、队伍建设和机制的完善上下功夫,才能确保公安监所深挖犯罪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10.17"暴力袭警越狱案虽发生在司法系统,却给公安监管系统敲响了警钟。足够的警力是安全工作的保证,但还要十分注重优化勤务组织,科学配置和使用警力;良好的技防设施是监所安全的重要基础,但关键在于技防与人防、心防的有机结合;完善的制度是确保监所安全的前提,但一以贯之地狠抓制度的落实是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切实掌握狱情动态,及时察觉并化解安全隐患是确保监所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密切协同驻所武警,建立两警联动防暴制逃机制及相应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必须切实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监管,不纵不枉。  相似文献   

11.
论监狱布局     
监狱选址与监狱布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监狱布局与监狱总平面布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观念因素、经济因素和监狱管理体制影响监狱的布局。我国现在的监狱布局存在着诸多问题。调整监狱布局时应考虑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监狱秘密侦查的情报源头不畅,主要源于耳目制度设计、刑事立法与监狱警务模式的固有缺陷。监狱应以犯罪防控与侦破案件的功能价值为导向,对现有耳目制度做“狱政耳目”与“狱侦特情”的分类模式迁移,并以侦查行为与侦查措施的运行规则为依据,重构新型实用的狱侦特情制度及其原则体系,为监狱提高情报侦查效能、实现秘密侦查制度的理性回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推崇的人性化大概念的影响下,监狱建筑应逐步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在保障监管安全和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罪犯这个特殊群体的行为特征、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营造出更加适合其服刑生活、接受教育、培养劳动技能的理想环境,为他们培养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来顺利回归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监狱改革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及其意义 (一)监狱改革的基本情势和内涵 第一,监狱改革的动因.监狱改革的动因在于,现时的中国监狱工作存在着需要革新的部分.这种革新便不再是对该部分的修正和完善,而是对改革部分的一种否定和改变.从"监狱经济"出发,"监企分离"、"现代监狱企业制度"以及"收支两条线"等等,都是对中国监狱犯人劳动问题的修正和改善.我们认为,姑且不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就改革的意义上讲,这些都还不能属于改革的范畴,不宜冠之以改革之美名.如果说,要改革中国的犯人劳动和监狱生产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弄清楚改革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上海租界是上海现代化的起源地,在租界里开始了上海现代化的脚步,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也肇始于租界。提篮桥监狱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具有现代化监狱管理制度的监狱,是租界监狱的代表作,也是上海监狱制度现代化转型的缩影。因此,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始于提篮桥监狱。提篮桥监狱以其精良的设备、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影响着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传播着西方现代监狱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术界认为监狱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被教养化、被剥夺化、诡计性是监狱文化的主要特征。西方监狱文化研究与犯罪学理论研究、监狱改革运动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联。借鉴和学习西方监狱文化,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监狱文化概念的理解和监狱改革方向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监狱,不论是作为刑罚执行机关,或是作为刑罚执行场所,还是作为行刑工作的内外形态综合表现形式,都是客观存在的。把这个客观存在作为对象研究,就产生了监狱学。如何正确认识并确定监狱学的学术品性,这是监狱学存在的学术本体基础。监狱学的学术品性属于监狱学研究必须回答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监狱学的一切事项都以监狱学的学术品性为核心而展开。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媒的充分利用是推动监狱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和规范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对监狱文化进行全面的创新与提升,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推动监狱文化的创新与提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传媒改变监狱人民警察信息不对称现状,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倡导和贯彻科学精神;发挥现代媒体的开发功能,利用现代媒体宣介监狱,树立监狱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利用现代传媒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源为监狱工作服务;利用现代传媒搭建监狱工作的信息平台;利用现代传媒扩大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9.
监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一个国家刑罚发展与变化、治狱思想和制度变化的轨迹。监狱行刑思想、监狱管理制度、监狱形态等各个方面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飞跃都反映了监狱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以往的监狱文化。中国监狱文化的产生始自奴隶制时期。到了封建制时期,中国监狱形态及其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变化,监狱文化也进一步发展。新中国监狱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了全新的监狱,树立了科学的行刑理念,创造了更加文明的中国监狱文化。中国监狱文化吸收和借鉴国际社会监狱文化的优秀成果,从封闭走向开放,形成了大融合局面。  相似文献   

20.
监狱执法自由裁量权是监狱执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行使是依法治监的难点问题。明确监狱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分类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被滥用的可能性,以及不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形式对于监狱执法十分重要。控制监狱执法自由裁量权是依法治监、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监狱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