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受湖湘文化的滋养,湖南传统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但面对区域发展的竞争与挑战,湖南文化品牌仍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在"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下,湖南文化品牌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湖南自身的地域优势,对传统特色文化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湖南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品牌人才的培养和品牌研发的力度,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品牌发展策略。通过把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创新结合起来,给予文化产业以品牌提升和内涵充实为动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业跨国巨头纷纷盯住了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合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都期待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是:培养自主品牌;激活原先品牌;加强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汽车集约化之路;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对于品牌创新作用明显。企业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利用,才能确保企业品牌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石桂珍 《学理论》2009,(29):264-265
本文从品牌定义出发,分析了目前品牌战略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从品牌理念,特色服务、外在设计、人才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实施品牌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8)
行业协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和外部因素制约,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其协调与服务作用,针对当前社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竞争加剧、公众期望升高而导致公信力和权威性降低、技术变化迅速等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现代营销理念指导下的品牌服务与产品推广工作迫在眉睫,要想增强社会公众对行业协会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之外的重要作用,创建品牌协会是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顾燕新 《学理论》2010,(23):89-90
苏州老字号拥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但无一升格为著名品牌,其原因之一是管理者对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如何进行品牌文化建设,商家可以从挖掘历史传统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与目标消费群相一致的消费文化、重视品牌形象宣传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7.
在不久前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世界500强排名中,国家电网排在第24位,位列所有35家上榜中国企业的第2名。而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公司还以1116.42亿元的品牌价值,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中同样排名第二,一年内其品牌价值增长667.46亿元。调查结果表明,国家电网奥运营销对品牌价值的直接提升达120亿元以上,是所有北京奥运的中国赞助企业中品牌价值提升最多的一个。7月初,国家电网公司专门于北京组织了一场名为奥运社会  相似文献   

8.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2009年我国全年外贸出口总额下降16%。2010年的外贸形势更加复杂.尤其是面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新任务.发挥滨海新区外向型经济优势,培育自主出口品牌集群.扩大出口规模.提升滨海新区在外贸出口方面的辐射带动功能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先进文化,提高综合能力,指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医疗卫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但它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却是年轻的、新兴的。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变革传统陈旧的卫生文化、建立和完善中国卫生新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卫生行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如何将文化与卫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卫生文化与卫生工作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新路子,发挥卫生文化在卫生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在社会上的品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自2007年开始,哈尔滨市卫生局始终在关注卫生行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关注并跟踪了开展文化建设较早且举措相对领先的医院文化和血站文化,力图提炼一些具有共性并有先进理念的卫生文化精髓供医疗卫生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高校的品牌遭遇着极大的挑战。空管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实践,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构建提升、高尚学术风尚的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目前行业性高校文化品牌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爱香 《学理论》2009,(11):11-12
本文在分析利用图书馆资源推进农村文化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图书馆现有资源和设施为依托,更新观念,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城乡援助模式进行农村文化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都需要加强企业化建设。企业化作为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对网络经济和确定以人为本的现代意识,对形成和谐管理的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企业化管理,建设企业化,应该将企业家化的形成、优良传统的继承、讲求个异化特征放在重要位置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定历史的传统、民族文化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左右其价值选择。资本主义社会的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至上的法律文化观念推动了以体现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为价值取向的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而近年来,英美国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加以重大限制,则是立法者对其价值取向加以调整的结果。在受传统法律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中国,沉默权制度被列入立法议程尚需假以时日。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vides a knowledge‐base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ing public value management (PVM). As distinct from other approaches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PVM focuses on collaborative 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creation of public value. To develop the notion of PVM further, we explore the role of a knowledge‐based strategy in a case study of change implementation in 18 disability service organisations in Western Australia. Our findings show important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dopting a person‐centred approach to service provis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hange implementation.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disability sector change management and for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ic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PVM in public sector administr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organisation's knowledge capture and sharing systems and processes and its ability to implement change in a way that generates long‐term benefits for both public sector employees (e.g., engaging with key stakeholders to generate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serving client needs) and clients (i.e., increased well‐being through better service design and support).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目的是要引进新公共管理来否定传统的官僚制.改革无疑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之所以能顺利推行,是与改革者运用正确的改革策略分不开的.本文首先从西方国家行政政革的背景分析入手,论述了西方国家在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改革策略:强化政府权威、获取政治支持、化解政策阻力、渐进推进,最后简要指出了西方国家改革策略对我国行政改革实践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建设廉洁城市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小康城市及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置于战略的高度,按照"标本兼治、注重治本、惩防并举、重在建设、旨在落实"的方针,确立社会文明和谐、城市风清气正、法治健全严明、诚信自律规范、市政绿色利民和市民富而不奢的定位,并以学习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评监为手段、以文化为载体,进行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不断提高认知力、增强支持力,加强约束力、强化执行力、提升保障力、丰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赵大海 《学理论》2010,(9):8-10
流行腐朽政治文化已成为社会一大顽疾,腐蚀人们的心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然而,流行腐朽政治文化的社会顽疾却令反腐倡廉工作充满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分析了流行腐朽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后,提出了消除流行腐朽政治文化影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先进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具有导向、教育、凝聚、规范功能,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软支撑作用。建设先进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滞后是影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着力推动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反腐倡廉制度观念、制度制定的质量意识、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大学生要想超越竞争对手,顺利实现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培养核心竞争力.新升本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软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地方优势资源的支持等也成为其优势的一面.该类高校可以通过明确办学目标和理念、建设地方性特色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廉洁政治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廉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廉明的政治制度为基础,以廉洁的政治管理为主线,以公职人员廉正的从政行为为保障,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发展必须以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促进政治制度廉洁为政治行为准则,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伦理价值目标与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