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天知烈士(1912-1940),原名董亮,字旭生,乳名大文,河南荥阳人.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夏在进行革命活动时被捕,与薄一波等被关押于北平草岚子监狱,度过了五年非人的铁窗生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36年秋,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旋与薄一波、杨献珍、韩钧、周仲英等奔赴太原开展抗日工作,曾任山西牺盟会执委、山西抗敌先锋总队总队长、决死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军中的决死第三纵队正式列入八路军战斗序列,任八路军129师决死第三纵队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2.
1938年2月中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参加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山西临汾土门镇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将第二战区所属部队划分为西路军、南路军和东路军;朱德、彭德怀分任东路军正副总指挥,负责晋东南地区的对日作战.东路军所辖部队除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第三纵队外,还有国民党军曾万钟第三军、李默庵第十四军、李家钰第四十七军以及赵寿山第十七师、武士敏第一六九师、朱怀冰第九十四师等部队.3月初,朱德、彭德怀就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正副总指挥.3月24日,朱德、彭德怀在山西沁县城东南的小东岭村主持召开了东路军将领会议.到会的有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的负责干部,还有曾万钟、李  相似文献   

3.
萧岛泉 《党史文汇》2000,(11):34-36
杨献珍从端氏镇返回浮山三交,等待组织上给他重新分配工作.期间,他在"民大"四分校原来的基础上,又办起了一所军政干校十一分校,为决死三纵队办了一期排以上干部训练班,两期敌工训练班,一期以县、区农会主席为主的地方干部训练班.  相似文献   

4.
陈翔 《党史文汇》2001,(4):32-33
1938年夏,我在表兄王星三的介绍下,参加了决死14纵队.后于1939年改编归入决死4纵队,参加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当时,交城山属于决死4纵队的根据地,我们的任务是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大扫荡",保卫交城山.  相似文献   

5.
常子章 《党史文汇》2001,(10):40-41
我于1 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在沁水参加了牺盟会组织.1937年4月,经沁水县牺盟会介绍,我考入了以政治委员戎子和、政治部主任董天知(百团大战中牺牲)为首的山西省国民兵军官教导第10团,赴山西寿阳县进行集中训练.七七事变后,我们教导团被编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总队(后扩编为第三纵队).1 938年2月间,组织上吸收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作的需要,党组织决定让我离开决死三纵队,参加中共翼城中心县委领导的翼城牺盟中心区工作组,在沁水、翼城县交界处的十几个村庄开展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军、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基层组织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1930年5月,彭德怀率领部队在今大冶市刘仁八镇创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红三军团,这是黄石红色历史上的重要一笔。彭德怀早年是一名旧军官,在革命低潮时,他放弃军官的荣华富贵,冒着生命危险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为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的革命之路。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黄埔四期出身的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指挥员段德昌发挥了引路人、革命火种传播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平江起义的枪声中,诞生了工农红军第五军。红五军前身,是湖南军阀何键、鲁涤平统辖的周磐独立第五师一、二、三团。这样一支反动的旧军队中,士兵大多数是雇佣招募而来,成份复杂,军官多数是旧军官学校毕业或讲武堂出身,军阀作风和旧生活习气比较严重。彭德怀、滕代远等为把这支军队改造为一支新型人民革命军队,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8.
党组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老弱病残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党员负责联系,经常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又坚持要求参加  相似文献   

9.
陶令 《党建文汇》2007,(3):29-29
党组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老弱病残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党员负责联系,经常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又坚持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同志,在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和参加党内一些重要活动时,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要太长;对那些休养地点离本单位较远、休养时间较长的党员,党组织可开具证明信,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实现党内法规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三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四要坚持统筹兼顾,形成加强和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彭德怀元帅性情耿直易动怒发火。然而,他动怒发火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国家利益。在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曾三次发怒大骂军内和党内的一些高级干部,为的仍是那些浴血奋战于沙场的普通中华儿女们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事!拍案大骂梁兴初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人朝作战。为了打好出国作战第一仗,彭德怀精心构思了一个大战役。如果此计划得以实现,志愿军就有可能将越过清川江以北的美军各个歼灭,这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减少后续作战的压力极有好处。计划制定后,彭德怀满怀信心地说:“这第一仗一定要把美国人打痛,要消…  相似文献   

12.
15岁成为抗日小战士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不久就打到山西。那时,东北和北平沦陷,大批逃难学生涌入山西,准备去延安参加抗日。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正在跟共产党合作抗日,他办了个民族革命大学,吸引这些学生参加,妄图扩大自己的势力。并邀请共产党人薄一波主持,组建起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1938年,民族革命大学四分校组成青年抗日决死三纵队游击一支队(也就是“决死一支队”),由支队长雷震(老红军)率领,来到永济县、虞乡县一带活动。当时,王一在织布厂当学徒(童工)满期,已经回到家中,听说部队正在招兵,立即前去报名,参…  相似文献   

13.
最近偶翻《共和国领袖风范录》,很受启发,其中一则彭德怀元帅换车的故事,使笔者感触尤深。故事说的是在1955年,我国进口了几辆吉斯牌轿车,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元帅,按规定可分到一辆,但他不要。工作人员利用一次旧车检查保养的机会,给他换了下来。过了几天,他就问工作人员旧车检修好了没有。有人劝他不要再换回时,他硬是坚持要换,并说:“配车是为了工作需要,不是为了坐着舒服。”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6,(9)
正1949年,彭德怀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时,警卫员给他送来一件新衬衫,说:"您穿戴应该要像个主席的样子,这是专门为您订做的!"彭德怀听后严肃地说:"我彭德怀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其它什么样子也不要!"最终,他让警卫员退掉了衬衫。彭德怀的"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在"两学  相似文献   

15.
"曹三团"即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游击第三团,因团长是曹诚,孝义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曹三团".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牺盟晋西游击支队",是在孝义土生土长的抗日武装."曹三团"在与日军、阎军作战的几年间,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威名长留在了孝义乃至晋西南地区的抗战史上.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活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除了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创新,过去党内的好传统、好规矩、好做法也重新活跃在政治生态中。一位老同志就曾这样勉励年轻干部:各级干部一定要有定力、有把握,党的优良作风,该坚持的就要坚持下去,不要怕说这说那。具体来看,政治新生态之下,领导干部当有"七不怕"。一是不怕说"唱高调"。领导干部担负着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重任,传达好中央精神、落实好  相似文献   

17.
“彭总救过我的命。”叶剑英谈到彭德怀 ,总是这样说。这两位共和国元帅、开国元勋 ,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中共同战斗 ,无私奉献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团结一心 ,挫败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阴谋1935年遵义会议后 ,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当时 ,军团长彭德怀和政治委员杨尚昆就建议中央军委派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叶剑英前来三军团接任。叶剑英在危难之际 ,奉命到三军团任参谋长 ,协助彭德怀、杨尚昆指挥作战。1935年6月18日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党中央根据“华北事变”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涨的形…  相似文献   

18.
为民 《支部生活》2006,(10):38-38
党组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老弱病残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党员负责联系,经常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几尢和要求。对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又坚持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同志,在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和参加党内一些重要活动时,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要太长。对那些休养地点离本单位较远、休养时间较长的党员,党组织可开具证明信,把他们介绍给去疗养的单位或有关地方党组织,由这些单位的党组织酌情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9.
彭德怀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本色.他常常“鞭策自己,手中有了权但决不要腐化.”把“反腐防变”看成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兴衰的大问题来对待.为此,他给自己提出了拒腐防变的“三诀”: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彭老总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也是这样做的.彭德怀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苦水中泡大的,砍柴、捉鱼、挖煤、甚至讨饭,他样样都干过,长大后投身革命,身经百战,历尽艰辛,终于成长为威震寰宇的元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地位变了,权力大了,但他仍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并经常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忘本.他在《自述》中写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忆到幼年的遭遇,鞭策自己不要腐化,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1948年夏,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辖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五纵队)及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晋中军区三个独立旅,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取得晋中战役的胜利后,乘胜追击,于秋初兵临太原城下,准备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相机夺取太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