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祺 《新青年》2005,(10):23-24
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见我的初恋情人迎面走来,牵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笑起来很甜美,我在心里想,和他很配。我们讲了些老同学的寒暄话,然后告别。过了不久我在网络同学录上看到他的结婚照,他与她幸福地依偎着,让我羡慕。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相信有一个人会突然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带给我爱情与幸福。在我不太年轻的时候,我相信这个人之所以还没有出现,是因为要等待最恰当的时机。而如今,我开始老去,我怀疑是否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在我失落失意的时候,他都没有出现。所以渐渐地我已经变得冷漠,我不再在乎他还会不会出现。我决定去…  相似文献   

2.
有人曾在中国的内蒙古发现巨人脚印,因此引起很多科学家猜测,提出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巨人的问题。 接着,便有很多人千方百计去再寻找巨人的脚印,以便证实这件事。最近,美国一份杂志刊出一辑巨人脚印照片,以让人知道是千真万确的事,就像尼斯湖水怪一样,很多人都想知道湖底是否真的有水怪,但事实到现在为止,尼斯湖水怪仍是个不解的迷。  相似文献   

3.
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亚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亚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政局是否稳定、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大国博弈中亚有何新情况、中亚国家关系如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等,时间跨度为2008年后期至2009年。文中还对目前国际社会流行的一些说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Siegel等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类红细胞除具有运输气体、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外,还具有多种重要的免疫功能,其发挥免疫功能的基础是红细胞表面的C_3b受体(C_3bR),并于1981年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国内郭峰等也发现人类红细胞上存在有C_3bR。Siegel及郭峰等还分别发现人类血清中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抑制因子及促进因子。有关犬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C_3bR及其免疫粘附调节因子等,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国际体系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它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国家间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安全、战略形势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这种变化、调整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的飞跃,也就出现所谓国际体系转型.考察国际体系是否出现调整与质的飞跃,是否进入转型轨道,最少要考虑这样几大变量,即:国际主要行为体的力量对比是否出现调整、出现质的变化,并引起国际权力分配和结构的变化?世界领导权是否开始了"周期性转移"过程?原有国际制度(或说国际机制、体制)是否开始发生重大调整?以这些变量来理解G20会议和G20集团的崛起,那种认为国际体系步人新一轮转型轨道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6.
“人也许会变,因为经过了时间,聚和散之间,学会了收藏依恋。偶尔想起你的脸,还嗅到淡淡的伤悲。你好吗?快乐吗?当你闭上眼,什么感觉。梦里面什么画面,是否偶尔也想起从前……”  相似文献   

7.
清凉钟声     
李颖 《海内与海外》2013,(10):68-69
在喧闹的都市,是否还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聆听钟声与自己的一亡跳?那钟声源于安放在雍和门殿前院东南角的铜质大钟,悬于木架之上,为明正德十年(1515)所铸。其上记载着发愿铸钟的缘由和监造铸钟的人。钟身铸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祈愿文及《佛顶尊总持经咒》、《楞严咒》、《金刚经》,字体皆为正楷,端正饱满,苍劲有力,为此钟增添了厚重、庄严之感。  相似文献   

8.
关贸总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在十几年前还鲜为人知。事实上,人们曾一度争辩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否算得上是一个组织,其成员是否履行不容推卸的国际义务。由于关贸总协定现已拥有101个成员国,调控着约80%的全球贸易总量,上述两个问题也就不再引起人们的认真辩论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有一个人比苏联活得还长,比苏联的创建者和毁灭者更为长寿,见证了苏联创立、崛起与崩溃的历史进程,这听上去似乎不可理喻.这个人就是索尔仁尼琴,一生时光分隔于苏联与西方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89,(2)
关于泰族起源问题,百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问题,在泰国的影响尤为深远。云南历史上的南诏大理国是否为泰族建立,长期以来也是中泰两国学者探讨的重大学术课题。为此,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强·特拉逸教授于1986年提议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联合研究“泰国的起源:是南诏还是素可泰?”的课题。双方组成各有五人参加的联合研究课题组。1988年4月7日至17日,强·特拉逸教授率领的泰方课题组到云南大理州的巍山、剑川、大理等地考察了南诏的古城遗址、石窟及重要的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11.
勇气     
电话里的留言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留言的人是克尼里斯·阿伯拉罕姆.他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叫我给他打一个电话. 这位年轻人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对他说:"我当然记得你,克尼里斯."  相似文献   

12.
战略利益决定战略构想.战略构想的相同或相近,体现了其共同或相似的战略利益.战略构想不同,是由其不同利益或利益分歧决定的.上合组织是否有前途,是否有生命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中俄两国战略构想是否一致或大体吻合.如果战略构想相差甚远,体现了其战略利益的背道而驰,那么建立在其上的国际组织是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前途的.中俄关于上合组织的战略构想中,相同、相似或交叉之处远远大于或多于不同或分歧之处,说明上合组织虽然是一个新建的、年轻的国际组织,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但上合组织是有生命力的,是有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13.
度量大的人,既能容人之短,又可褒人之长.很多还能见贤思齐,这就是一种境界. 有的人小肚鸡肠,眼里见的都是旁人缺点过失,想从他们嘴里得到肯定,往往比登天还难.在他们看来,对别人的肯定,就是对自己的否定,会令自己身价降低、相形见绌.这是一种心理畸形,有其自身原因,也与文化熏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1989,(3)
由于史料的缺乏,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老挝古代史仍无法描绘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老挝古代史中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澜沧国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澜沧国又被称为南掌国,据说是泰老族先民建立之国。关于它的建立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澜沧国到底是否存在?如果老挝历史不曾有澜沧国出现,当时是否有其它泰老族先民建立的国家?是什么年代建立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各个层面都在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腾飞、科技创新、文化跃进正成为这个时代的总体特征。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有赖于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经济、科技的发展不同的是,文化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否,也代表着社会公民的素质是否与时代同步。而衡量文化发展是否健康的一个不变的标准即是看文化是否能够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的精神产品,能否有力地促进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健康积极的精神力量。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相似文献   

16.
是否“鱼和熊掌”肯定不能兼得?是否追求发展就一定要有部分人牺牲?是否优惠投资商就可以放弃国家利益和劳动者利益?法律在这其中是起积极主导作用还是消极被动作用?新加坡的作法给我们许多启示.虽然新加坡国情与中国国情有诸多迥异,但在追求理想发展方面至少是相通的.我们能否在不同当中寻找更多相通,少走弯路,少些牺牲,多些健康稳定的发展?!从战略的高度看,经济发展不能没有竞争,但在“腥风血雨”中取胜绝非最好的赢家,而胜者的制胜佳境在于能够“暗淡刀光剑影”.如兵法家孙子传人孙膑所云:“恶战者,兵之王器也.”  相似文献   

17.
在政党体制出现危机、对制度能否满足人民需求的疑惑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公民社会和社会运动成为主要的政治行为体。本文分析了公民社会在拉美政治辩论中的作用,以及它与民主化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探讨了公民社会是否有能力在无意取代政治机构的前提下构建普通公民与国家的良性关系,使前者成为真正的主权所有者而非国家的臣民。  相似文献   

18.
你是否记得,你写的第一篇日记,那时还不善于用抽象的文字来表达心迹,于是不自觉地信笔涂鸦,用绘画代替文字,画出了自己的生活点滴;你是否还记得,那些让你备受煎熬的数学课,你在课本、书桌、作业本上画出了飞禽走兽,身在樊笼中,心却返自然;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冗长乏味的会议,你看着唾沫飞场的领导,签字笔却在工作簿上画出了桂林山水,灵魂出窍,开始了纸上旅行……  相似文献   

19.
猪囊虫是生猪宰后检验中遇到较多的一种肌肉寄生虫。除误食了有活力的囊虫可使人患绦虫病和囊虫病外,是否还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毒素,国内外文献虽有记载,但说法不一。苏联沃耳费茨教授在《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记载:“猪囊尾蚴分泌毒素,在经口服和皮下注射时,对小白鼠有剧毒。”“将肉加热到50℃以上可将之破坏,但冰冻不能破坏。”据此,有关单位曾进行了猪囊虫毒力试验研究工作,各家结论仍不完全一致。为此,我厂于1978年2~8月进行了猪囊虫毒力动物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考证,7,000多年前,晋江就有人居住。战国时期,闽越族在晋江陆耕海渔。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族大批南下,到唐代,南下晋江的汉人愈益增多,从而促进了晋江的开放与文化交融。一方面,晋江“人稠山谷瘠”,因此除了“耕破云山万千重”外,还得大面积“围海造埭”。另一方面,晋江又有三面“有海浩无穷”的机遇与便利,除了打鱼海殖外,还促使他们有了“造舟通异域”的创业冲动与“市井十洲人”的通商盛况。由于上述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原因,使晋江及晋江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积淀,即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