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菊芳 《群众》2010,(10):72-72
<正>隐性腐败是相对于显性腐败而言的一种腐败现象,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的显性腐败,隐性腐败不易察觉、难于监督、难以查处,由于其特有的隐蔽性,容易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盲区。最近,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随着腐败行为的日益隐蔽化,目前反腐败工作已经不再限于对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的查处,中国反腐工作进入了查处隐性腐败的深水区。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教材出版行业竞争加尉,“潜规则”盛行。由教材采购引发的腐败案件已经成为反腐的重灾区。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教材腐败的根源所在?又该如何切断教材腐败的链条?沿着这起省教育厅剐厅长倒在教材腐败案上的轨迹,检察官从法律的视角解析了权钱交易与礼尚往来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论竞争与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权钱交易,从交易过程看,一般发生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交错,由此导致大量的不充分、不正当竞争,这为腐败提供了大量机会。要控制腐败,就必须控制资源配置的过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引入自发的客观强制力量———公开、公平、充分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查办案件是反腐败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手段,今年要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要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利用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等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案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特别要防止利用扩大公共投资的机会为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5.
一、腐败的本质是权钱交易腐败现象是古今中外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腐败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我们只有抓住与国情和时代紧密相关的本质特征,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条件,才能对症下药,实行有效的法律控制,从而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分析当今中国的腐败现象,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行为目标日趋货币化。干部把权力商品化,极少数领导"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在这个交易过程中,腐败不再是更多地表现为对实物的贪占,而是表现为对金钱的追逐。"有权就有了一切","有钱就有了一切",正日益融为一体,成为当今腐败现象潜滋暗长的交汇浊流。弄清楚这个问题,十分重要。首先,它指明反腐败的主要倾向。在现阶段,腐败行为的主体主要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掌握一定权力并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的人。由此,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指向应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11)
"能人腐败"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蜕化,经不起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出现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力私化等腐败行为。抑制和治理"能人腐败",要从根本上和制度上选准人用对人,注重"阳光监督",防止"带病提拔",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刚开始反腐败时,有不少部门自称是“清水衙门”,认为腐败“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因为腐败离不开权钱交易,所以腐败只是在权重钱多的“混水衙门”里才有条件产生,而既无权又无钱的“清水衙门”哪有腐败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腐败已由最初的一次性简单型的权钱交易(以物易物,以钱买权),发展到多次性复杂型的权色交易(非物质化交易:雅贿、色贿,以及不直接具体表现为钱或物的信息贿赂),进而上升为集团性稳定型的权权交易(政治交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反腐需从查处权钱交易起步并入手,但反腐绝不能只停留于查处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9.
他曾是广西政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大权在握的他,却把官位当成了摇钱树,大搞权钱交易,最终陷入腐败的深渊,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上海社保案牵涉的资金数额之巨、官员之多、职住之高、影响之大实属罕见,被称为改革开发以来上海最大的腐败案件。此案折射出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腐败行为突破简单的权钱交易,上升为权力与资本的勾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明目张胆的显性腐败有所收敛,隐性腐败不断增多,查处腐败更加困难;单兵作战的个体性腐败向群体性腐败蔓延,反腐败阻力加大。因此,要深化体制改革,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推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整合各反腐败职能机构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等。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当前搞好我国的廉政建设,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综合治理。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赖以滋生和蔓延的载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传统体制的弊端,再一个是体制转换中出现的管理真空。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一个最显著的弊端就是政企不分,而政企不分恰恰是导致腐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以权谋私的核心又是权钱交易。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研究世界各国的腐败现象后曾指比:“腐败行为大多数采取以政治行动换取经济财富的形式。一个社会哪种特定形式的腐败现象具有普遍性,这往往取决于人们在两者之间采取哪一种途径比较容易。一个积累财富机会很多而政治权力的职位很少的社会,其腐败的重要形式是运用前者取得后者。在通过私  相似文献   

14.
一、应该怎样界定腐败自从党的十三大以腐败概念指出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来,现在对腐败的理解纷繁杂乱,或是将贪污、受贿等同于腐败,认为“贪污受贿是腐败的法律用语”,腐败是违法犯罪行为;或是把腐败理解为权钱交易,从经济学角度来诠释腐败,创造出所谓的“寻租”理论,将腐败看成是一种交易行为;或是将腐败说成是公职人员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去获得私利,认为腐败是一切具有公权私用特征的行为;还有的认为腐败包括一切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消极行为。这些解释尽管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将腐败…  相似文献   

15.
权钱交易是腐败现象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因此,反腐败斗争很自然地要集中打击和制止各种权钱交易。 正像一切腐朽的事物都不会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一样,搞权钱交易的人也要寻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存在辩护。 他们找到的自以为最有力的一条理由就是说:  相似文献   

16.
《人民论坛》2015,(7):2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然而,正如前述文章所谈到的,官商勾结仍旧是官员腐败的重要源头。中央巡视组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少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存在官商利益链。四川被指“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江苏被指“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等等。2015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专项巡视已拉开序幕,26家央  相似文献   

17.
王明高 《人民论坛》2012,(34):22-24
公众推举的第一难题:腐败多发高发,反腐不力亡党亡国,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总得票率:100%紧迫程度4.15复杂程度3.88尖锐程度4.03关注程度3.95(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造成种种社会不公,挥霍了大量公众辛苦创造的社会财富。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8.
高校腐败研究中的理论命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腐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包括"劣币驱逐良币"、公共权力与高校腐败、职务犯罪与权力异化、寻租与权钱交易、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异化与分层社会的断裂等方面.高校腐败的成因既来自于权力的失衡和体制的不健全,也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异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一、腐败的表象及本质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和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行使不当都容易产生腐败。而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多种形式,概而括之,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若细分起来,政治上腐败又可以分为用人的腐败、用权的腐败,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的选拔原则,滥用职权,欺上压下,离间党群关系,放弃共产主义信念,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蜕化变质。经济上的腐败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新兴的有利用“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如在奖券,信用卡上大做…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到处题字。那些既无政治意义,又无书法艺术的涂鸦之作,以及那些散发着权钱交易等铜臭气息的各类腐败招牌,还是不题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