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续功 《前进》2006,(3):23-2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把“三农”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综合研究,统筹解决,跳出农业促农业,超越农村抓农村,对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
试论“九五”计划和2010年经济目标的实现条件梅德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今后十年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为9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杨奎 《学习与实践》2006,(12):78-8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摸索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征     
《传承》2006,(Z1)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执行“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上敌强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10下旬至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28日,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  相似文献   

6.
胡衡庐 《政协天地》2009,(12):11-15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世纪之梦。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指示“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核潜艇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亲自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他一手设计和推动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刘永庆 《黄埔》2008,(4):30-31
今年是“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我参加革命工作也恰好60个春秋。60年前的五一节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发布“五一”口号,有关部门起草的“五一”口号既切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内容也非常丰富、全面。其中第五条,毛泽东主席提笔将其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不难看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深思熟虑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雍涛教授的又一本专著《毛泽东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已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读罢此书,我们不能不为作者迎难而上,勇于进取的研究精神所钦佩。《毛泽东的探索》一书,探讨研究了毛泽东在1956年至1976年间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这段时间,是毛泽东的晚年。毛泽东晚年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今后15年要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每一次对水利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升华,都是对水利建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程度的高度概括和评价。中央把水利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位置,并要求各级政府要用抓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那样大的劲头来抓水利建设,这说明了加强水利建设,对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10.
魏喜龙 《湖湘论坛》2004,17(6):12-13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毛泽东率先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在探索中 ,既有良好开端 ,又有严重失误。今天 ,我们历史地回顾和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 6年到 195 7年春 ,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到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的颁布 ,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党和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视窗     
第2时间视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  相似文献   

12.
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本刊评论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九五”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工业化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按世界银行提供的亚洲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计量模型计算,1999年中国工业化率为49.73%,城市化率应为42.5%,而实际只有29.92%。“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十五”期间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把推进农村城镇建设作…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六大把政治建设提到新高度,协调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6,(4):4-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礼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思想工作》2006,(3):I0002-I000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位列中共中央对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对这个在毛泽东时代就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的名词,许多人在似曾相识之感中确信.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其内涵已大大丰富了。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务员作为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其依法行政能力高低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