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案例资料1.1一般情况收集本地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备案登记的女性被杀案件的案例,所有案例均经现场勘察、案情调查和尸体检验,确定为被杀的案例。按年龄、婚姻状况、发案原因、发案时间、地点、损伤情况、死亡原因等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总结分析。1.2死者年龄分布150例女性被害人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范围从新生儿至87岁,以16~45岁最多。  相似文献   

2.
自杀是一种直接自我毁灭行为,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是对黑龙江农垦区1981~1994年,14年来检验的608例自杀死亡案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分析。 结果 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1.1 年龄 年龄最小13岁,最大90岁,20~39岁年龄组378例,占62.1%(男性178例占29.3%,女性199例占32.7%),见表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杀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自杀原因与自杀方式之间的关系,为自杀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勘验、尸表检验、尸体解剖、调查走访来确定自杀案件,收集昆明市五华区近三年来的124例自杀案例,然后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结果自杀者男女性比例为1.53∶1;自杀方式多选择高坠、自缢和溺死;自杀者昆明户籍与非昆明户籍的比例约为1∶1;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自杀最多;10~50岁年龄段的人群多选择高坠自杀,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自缢自杀的较多;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均以高坠自杀为主;因精神疾病、自身疾病和经济问题自杀者多选择高坠、自缢,而因感情问题自杀者多选择高坠、服毒。结论自杀是一类十分复杂的案件,对于疑似自杀的案件要多方面勘查、全方位思考,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案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国内5个城市地区采取不同自杀方式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特征。方法收集上海、金华、武汉、娄底、都匀城市地区警方处理的548例自杀案例,根据自杀方法将案件进行分类,研究各种自杀方法的人群年龄和性别特征,结果在各种自杀方式的年龄分析中,高坠和自缢的自杀者平均年龄最大(约55岁),溺水、自缢次之(约49岁)、口服毒物较为年轻(约45岁),而CO中毒自杀者平均年龄最小(约37岁)。在自杀方式的性别差异中,男性更多地出现了锐器自杀(52:24),自缢(67:33)和高坠(55:45),女性则在溺水自杀中占据多数(58:42)。结论每种自杀方式涉及到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差异明显,CO中毒自杀的自杀者最为年轻;男性更倾向于用机械性损伤的方式来自杀。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200例故意伤害案件,男性180例(90%),女性20例(10%)。年龄:56岁以上178例,20~56岁19例,20岁以下3例。鉴定为鼻部新鲜骨折185例,陈旧骨折15例。1.2骨折种类鼻部X线片和CT片,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鼻部骨折类型,见表1、2。1.3损伤程度鉴定185例新鲜鼻部骨折中,鉴定轻伤二级115例(62.2%),轻微伤70例(37.8%)。  相似文献   

6.
法医在检案中 ,常常会遇到现场有二具或二具以上尸体的情况 ,如何正确认定死亡性质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杀人后自杀是凶杀案件的一类特殊形式 ,因直接当事人死亡 ,目的动机有时难以调查清楚 ,因此勘验工作特别是法医尸检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989年至 2 0 0 4年 ,我局法医共受理杀人后自杀 (既遂 )案件 36例 ,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此类案件的一些规律特点。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1 1 1 自杀者情况 男性 35例 ,女性 1例 ;16~ 2 5岁 2例 ,2 6~ 35岁 18例 ,36~ 4 5岁 7例 ,4 6~ 5 5岁 7例 ,>5 5岁 2例。自杀者年龄最小的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烧炭自杀案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8年晋江市74例烧炭自杀案例,对死者性别、年龄、案发时间、场所、现场特点、法医尸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烧炭自杀中,男性多于女性(3.625:1),20—40岁年龄段最多(占79.7%);案例数逐年上升,12月份、 1月份及2月份案发相对较多;50%同时合并服用酒精、安眠药、农药等辅助手段。结论烧炭自杀案件具有一些较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为法医学鉴定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对广州市白云区2011~2015年发生的57例烧炭自杀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1.1资料来源57例烧炭自杀案件均来自于2011~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现场勘验并进行解剖检验的案件。1.2案件数量案件数量在2011~2015年呈现上升的趋势,2011年5例(8.8%),2012年5例(8.8%),2013年14例(24.6%),  相似文献   

9.
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广州市公安局芳村区分局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所鉴定的上肢(除手外)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刑事案件中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伤情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本组23例伤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5例(占28%);年龄16岁至58岁,平均年龄27岁;案件性质:伤害案19例(占82.6%),抢劫案4例(占17.4%)。1.1致伤物及损伤情况见表1。1.2神经损伤程度及伴发损伤见表2。1.3鉴定时间及结果见表3。2讨论2.1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致伤物以刀类锐器为主由表1可见,除1例系被人推倒,肘部着地,引起肱骨中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挫裂伤及3例由于棍…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我中心2011~2013年受理的脊柱及脊髓损伤医疗过错鉴定案件32例。涉及人数27人(男性19人,女性8人),年龄范围18~87岁,主要集中在35~60岁(约占78%);涉及医院32家,见表1。1.2鉴定依据依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第107令)及《北京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关  相似文献   

11.
168例自杀案浅析赵成军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441900)本文通过对丹江口市1984年~1993年自杀死亡案件168例的收集整理,并对自杀的方式、原因及自杀者本人的基本情况、自杀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资料分析1、性别:男性72例(42....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1989年至2006年检验本地区伪装性杀人案件共13例,见表1。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杀人后,均对受害人尸体等进行了伪装,伪装手段见表2。表1 13例杀人案件中相关的人员基本情况中国法医学杂志CH IN J FO R EN S IC M ED 2006年第21卷增刊1.2资料统计分析在13例案件中,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均系成年人。受害人中:男7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1.17:1;其中城镇6例(46.2%);农村7例(53.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例(61.5%),高中2例(15.4%),中专以上3例(23.1%)。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夫妻6例(46.2%)、情侣3例(23.1%)、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38例浮尸案件,讨论53例老年人(70岁以上)溺死后尸体快速上浮原因。方法收集本局近五年内于长江宜昌段检案所积累的338例浮尸样本,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案例发生季节、尸体上浮时间等项目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8例案件中,男性多于女性(2:1);年龄20岁以下有66例(19.5%),20~40岁有109例(32.2%),40~60岁有85例(25.1%),60~70岁有25例(7.4%),70岁以上有53例(15.7%);案例发生季节分布中,春季65例,占19.2%;夏季137例,占40.5%;秋季83例,占24.5%;冬季53例,占15.7%;不同年龄段,尸体24小时内上浮时间详细见文中表格内容。结论 338例浮尸案件中,有53例70岁以上老年浮尸,其尸体上浮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年龄段浮尸,此现象可能与老年体质特征,潜在疾病诱发老年人入水后发生干性溺死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在大量的日常实践中去检验并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资料1.1数据来源及一般情况2006~2015年永州湘江水域42例溺死案件,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春秋季9例,夏季25例,冬季8例;年龄最小为新生儿,最大者83岁,主要集中在20~60岁(表1);新鲜尸体14例,轻度腐败10例,高度腐败18例;明确身份35例,无法明确身份7例;证实自杀者21例,意外死亡17例,他  相似文献   

15.
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 ,2 0 0 0年 ,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815 0 0 0 ,相当于每 4 0秒有一人自杀 ,自杀已成为世界第 13位死因[1,2 ] 。在我国 ,自杀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者收集本室 1987~ 2 0 0 2年 (上半年 )检验过的 ,并且有详实记录资料的 4 2 5例自杀案件 ,通过对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渴望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及自杀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资料分析1 1 自杀人数在三个年份段的分布情况以每 5年为一个年份段进行观察 ,该 4 2…  相似文献   

16.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广州某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地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资料,对一般情况、现场勘查特点、尸体检验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24例烧炭自杀案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2.43∶1),自杀实施者以青年男性居多(P0.01);自杀案例的发生无明显季节倾向,现场密封行为及辅助手段的实施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自杀原因以感情问题居多。结论烧炭自杀案例在本地区发生具有明显年龄及性别趋向,且自杀现场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在实际现场勘查和鉴定工作中可根据现场勘查特点及年龄性别特征加以重点考虑。因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案件特点的不同,本文仅对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山岳型景区高坠自杀案件的现场分析、损伤形态及案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高坠死亡案件的定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2例黄山景区2002—2012年内坠崖自杀案例的资料,从年龄、性别、籍贯、事发时段、坠落地点、损伤检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52例坠崖自杀案例中,男性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女性,外省籍比例明显高于本省籍,年龄分布于19~50岁,案发时间段多在16:00~24:00,损伤形态以复合伤为主,均不同程度伴有颅脑损伤、胸腹腔器官损伤及体表划擦伤。结论高坠死亡案件的定性需要进行现场勘验、案情调查走访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垦区10年来检验的213例自杀死亡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资料是1983~1993年,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调查、法医检验鉴定的自杀案例,经筛选资料齐全的213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自杀案中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 1 结果 1.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相似文献   

20.
鼻区骨折的法医学鉴定2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2骨折类型与致伤工具的关系伤害案件中,头面部损伤以鼻部最易受累。Mu-raoka等报道鼻骨骨折占全部面部骨折的59.3%[1]。由于鼻骨紧密相临于上颌骨额突、上颌窦壁、泪骨、额骨鼻部以及眶内壁等是共同构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并突出于人的颜面部中央,因此外伤后极易造成复合骨折。这种复合骨折仅靠一般X线检查很难明确诊断,极易漏诊。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本所2004年受理鉴定的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251例中鼻外伤后致鼻区骨折案218例,占鼻外伤案86.9%。其中男性202例(92.6%),女性16例(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9岁,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