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5):34-35
以色列完成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撤离行动 9月12日.随着最后一批以色列士兵撤离加沙,以色列与加沙地带边境大门正式关闭。这标志着以色列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就此结束。巴勒斯坦安全部队随后进驻并接管这些地区。此前,以色列按照单边行动计划.于8月23日完成了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25处犹太人定居点的撤离行动。  相似文献   

2.
特点人物     
<正> 兰提西遭以色列“定点清除”以色列空军4月17日晚出动武装直升机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兰提西乘坐的汽车发射一枚导弹,兰提西及车内两名保镖身亡。这是继亚辛之后不到一个月内哈马斯又一重要领导人遭以色列“定点清除”。兰提西1947年出生于加沙地带南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9,(1):40-42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军队共出动80多架次战斗机和直升机,短时间内对加沙地带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控制的目标发动了两波攻击。这是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2009年1月3日,以地面部队在炮火和战机掩护下开进加沙地带。截至2009年1月4日,巴勒斯坦方面的死亡人数已超过500人。  相似文献   

4.
天下     
国际以军袭击加沙已致7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战机上午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袭击了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多处机构,后又发动地面进攻。加沙医疗人员称,截至1月7日,已造成702人死亡,其中至少包括220名儿童,另有超过3100人受伤。加沙局势引起  相似文献   

5.
域外传真     
扎哈尔接替兰提西?!4月17日晚,哈马斯加沙地带新任领导人兰提西被以色列军方暗杀后数小时,哈马斯就秘密任命了新的加沙地带领导人,尽管吸取教训的哈马斯这次对新领导人的身份守口如瓶,但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西方消息来源很快证实了哈马斯加沙地带新领导人正是现年53岁的哈马斯发言人马哈默德·扎哈尔。扎哈尔是“五人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对外的公开身分是哈马斯的发言人,他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则是职业医师和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私人医生,并且还在加沙的伊斯兰大学医学系教书。自1990年以来,他就一直担任着哈马斯驻巴解的全权代表。在…  相似文献   

6.
正当中东和平会议进行之际,以色列军方决定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12名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境,中国政府对此表示遗憾,认为这不仅违反国际法的有关准则,也为中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2,(22):7-7
埃及方面11月21日晚宣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加沙地带组织和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结束持续一周的冲突。这一协议生效前,巴以双方似乎发动"最后一轮攻势",加沙城数次响起爆炸声而以色列南部受到10多枚火箭弹袭击。  相似文献   

8.
中东和平进程的车轮时转时停。其阻力来自何方?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色列总理沙米尔今年4月访美时抛出一项选举方案,并在5月中旬得到以色列联合内阁内两党的一致通过。方案表示要在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组织选举,选出巴勒斯坦代表同以色列谈判一项过渡性的自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①3月6日,大批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边界等待通过拉法口岸。自2006年6月25日巴武装人员袭击了加沙地带南部附近的以军哨所并抓走一名以军士兵后,以色列关闭了这一连接加沙地带与外界的主要口岸,仅在有限时间内暂时开放。②3月3日,参赛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吉野家吃牛肉饭比赛”。最终,29岁的西逊以吃完8碗牛肉饭的成绩夺冠,并获得50000比索(约合1041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0.
1994年8月14日,巴勒斯坦的“哈马斯”运动在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视察过的一条公路上展开了两次伏击,杀死了以色列人、18岁的罗恩·索瓦尔,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以色列将加沙地带的大部分被占领土交给巴勒斯坦人自己管理后,被杀害的第一位以色列人。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也即“哈马斯”运动,是巴勒斯坦被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4,(4):37-37
以色列内阁6月6日通过了总理沙龙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根据计划,以色列将存2005年底前撤出加沙地带所有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的4个定居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控制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实施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军事打击,哈马斯以发射火箭弹等形式对以色列南部城市进行还击。2009年1月18日,经过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的军事行动之后,以方宣布单方面停火,并在1月20日从加沙地带全部撤军。哈马斯随后也宣布停火。持续22天的战争共造成巴勒斯坦方面1400多人死亡和55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左右;以色列方面的伤亡则很小。目前,双方在埃及斡旋下开始长期停火协议谈判,同时仍有零星交火,冲突处于边打边谈状态。  相似文献   

13.
年终岁尾,正当人们准备以欣慰的心情辞别中东局势"相对稳定"的2008年之际,以色列突然于2008年12月27日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中打击。  相似文献   

14.
一.奥斯陆协议1993年9月13日,巴以在华盛顿签署此前在挪威奥斯陆达成的《关于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又称《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确定了分三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第一阶段,巴以相互承认,以方在协议生效后4个月内从加沙和杰里科撤出军队和行政机构,巴勒斯坦人在该地实行自治;第二阶段,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选举产生自治委员会,取代以色列机构在当地行使行政和司法权;第三阶段,在协议签署后两年内,双方开始谈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最终归属、耶路撒冷地位、巴方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正>再陷恶性循环在宣布结束造成6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的“秋云”军事行动的第二天,11月8日以色列又炮击加沙地带北部地区,酿成19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的惨案,再度引起了巴方的激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6,(4):50-50
6月25日,哈马斯下属军事派别“卡桑旅”和另外两支武装组织联合袭击以色列与加沙地带南部交界地区的一处以军哨卡,并劫持1名士兵,随后要求以政府释放400余名在押的巴勒斯坦人,以换取以士兵获释,但遭以政府拒绝。以军士兵被绑架后,以方向巴武装组织发出了48小时的最后通牒。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态度强硬,发誓对巴武装组织实施报复。  相似文献   

17.
月览天下     
《小康》2012,(12)
正千"创"百"恐"当地时间2012年11月16日,加沙北部,11岁的巴勒斯坦男孩FaresSadallah坐在遭毁坏的房屋外哭泣。以色列与加沙的冲突继续升级。以色列14日开始的空袭已造成巴勒斯坦近千人伤亡,国际社会加紧停火斡旋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世纪回眸     
1964──1968年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及 六.五战争爆发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耶路撒冷成立。该组织由巴勒斯坦各游击队组织和各界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引起了以色列的极端仇视,1967年6月5日,以色列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向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六.五”战争(也称第三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从6月5日到6月11日,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加沙地带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6.5万多…  相似文献   

19.
家人眼中,他是养家糊口的支柱;以色列人眼中,他是可靠消息的来源;巴勒斯坦人眼中,他是可憎的背叛者。加沙青年萨米(化名)近日在巴勒斯坦官方监狱中,向路透社记者讲述了自己作为“双面人”的生活际遇。22岁的萨米是一名普通的加沙青年。在这座失业率超过50%的城市里,窘迫的经济状况让他连养活自己的家人都很难做到,更不要说完成自己的学业。为让家人过上温饱的生活,萨米决定申请到以色列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工作。在萨米申请工作许可的以色列穷困所迫检查站,以色列情报官员要求他到边境地区搜索巴方为防以军入侵而设下的爆炸装置。迫于生活…  相似文献   

20.
19岁的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决定中东地区战争与和平的“关键人物”。6月25日,沙利特被通过地道潜入以军哨所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劫持。27日,以营救沙利特为由,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批准了代号“夏雨”的军事行动计划,大举进攻加沙。这一行动宣告了巴以领导人去年2月达成的停火协议失效,巴以武装冲突骤然升级。很多专家惊呼“一名人质引发了又一轮巴以战争”。就在以军“拯救大兵瑞恩”行动陷入僵局之时,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在黎以边境突然发动袭击,又打死8名、抓走2名以色列士兵。对于真主党的行动,哈马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