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警察的滋味韩明强当这是一句大实话。我当刑警不久,在侦破一起强奸案后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一天下午,队长交给我一封信─—一位女中学生写来的报案信。信中说,她的一位16岁的女同学陈某在傍晚放学的路上被歹徒拦截,惨遭蹂躏……信不长,却如一块重石压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2.
前些天在电视中看到一位母亲,儿子意外受伤残疾,丈夫弃他们而去。面对巨大的苦难,她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并把儿子培养成为出色的留学生,他争得不少国际性的荣誉,其坚强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于这位母亲的品格。在记者采访时她说了一句话:“有时候选择活下去比选择死亡更难!”这里说的就是生存勇气。当生命的阻力大大超过自我的承受力,你仍然不被压垮,仍然还能有尊严地活着,就是说苦难不期然地降临,严酷地考验着一个人的生命力时,你不仅直面它而且在精神上超越它,你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用“好死不如赖活着”的…  相似文献   

3.
不过一碗饭     
我们为谁活着?表面上看是在为家人活着,为自己活着,实际上是在为名和利活着。为了名和利,我们活得很忙碌,活得很疲累,活得失去了自己。然而,名和利再多,我们抓在手上的又有什么呢?名气再大。死后也只不过占据棺材大小甚至骨灰盒大小的位置;金钱再多,一顿饭也吃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4.
6月16日中午,在宁波市的一个公交站台上,一名身穿校服的十三四岁女孩子,为了要回被小偷偷去的手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小偷下跪。拿回手机后,小女孩哭着离开了公交车站。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似乎觉得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被猛击了一下,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儿,脸皮多薄,自尊心多强,为了讨回属于自己的手机,她不得不给小偷下跪。我不知道她跪在地下时,鼓起了多大的勇气,心灵遭受着怎样的煎熬以致摧残。  相似文献   

5.
一张合影照     
王月旺 《中国保安》2004,(24):55-55
小刘和我是一起来京的打工仔,我俩都选择了保安工作。五年前的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征婚信息,怀着试试看的想法,按刊登地址往广东发了函,很快得到回信,他又复了信,对方又回了信,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到了极点。因相距太远,见上一面谈何容易,于是,双方都提出想要对方一张照片,越快越好。她先给小刘寄了一张照片,是张合影,她说是自己专门挑选了一张合影,想考验一下小刘的眼光,再者就是告诉小刘她有很多要好的“铁姐妹”。小刘回信告诉她,肯定是合影照片最中间的那一位,因为,那个姑娘最漂亮,大大的眼睛也一直盯着自己看。她回…  相似文献   

6.
刘中永 《中国保安》2012,(15):54-54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看杂志,特别喜欢看《读者》,经常被其中的美文所感动。 打开第一页,便被卷首语《无需太多》一文深深吸引了。文中讲述了主人公很想要花店橱窗里的一朵黄玫瑰,当她得到爱人送的一大束花后,仍觉得还是她看到的那一朵美丽。于是,她问爱人“你真的爱我吗?”他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许多理由,她反而心不在焉了,因为她要的只是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7.
那天,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商校的学生去一家商场联系毕业实习的事。刚要出商场的时候,下起了雨,我们一行中,只有一个女同学带了伞。这时只见老师笑着把那女同学的伞要了过来,拿在自己手中,然后对我们说,老师给你们出道即时的雨中测试题:看你们谁能够花最少的钱想最好的方法回到学校,但不能淋雨。说完,他笑笑打开伞,朝我们摆摆手走出了商场大门。我们都还愣在那儿想这是真的假的时,只听我们中间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大叫:“老师您等等,我陪您一起走!正好我还要问您几个问题。”说完冲了过去,钻进了老师的伞里,老师笑着接纳了她。我们被晾在商场里的…  相似文献   

8.
近一个时期以来,诚信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一时间,各种媒体纷纷大谈诚信.何谓诚?真心不虚假.何谓信?言语真实,言行一致.听起来,这是并不难做到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偏偏不如此.我们说,当一种优秀的品行总被提起时,大约这种品行比较少见却又很需要了;而当一种不好的行为总被说起时,这种行为一定是太多使人们深恶痛绝了.毋庸讳言,中国社会需要诚信,也可以说,中国人丢弃诚信久矣.  相似文献   

9.
她,不是哪一位老人的儿孙,对老人们口口声声叫她闺女。这里的老人和她都没有血缘关系,可她把老人当成亲生父母,把这里当成片自己的家。 她,就是河北省隆化县旧屯乡敬老院的服务员李孟芹。 1984年,乡里建起了敬老院挑选服务员,勤劳、贤惠的李孟芹是头一个人选。正值青春年华、时年28岁的她离开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条件简陋的敬老院。在这里,她一干就是18年。 来到敬老院之后,李孟芹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位老人、老人的被褥脏了,她主动拆洗;老人的衣服有洞了,…  相似文献   

10.
母亲因病去世了,许月华的双亲都离开了人世,她成了孤儿。3个月后,她因捡煤核横穿铁路被压断双腿,成了一个高位截肢的残疾孩子,那一年,她12岁。许月华1岁时丧父,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改嫁到了邻村,12岁时丧母,仅仅过了3个月,她被高位截肢了,命运在那一年将所有的重担压在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1.
周克 《现代领导》2008,(2):38-39
第四章 从共和国初创的日子到非常岁月(1949年-1978年) 在地下斗争的日子里,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活着看到解放,哪怕是看一眼解放的天也好!”这是一种多么简单然而又是多么诱人的幸福憧憬啊!当这一愿望已经变成现实时,胜利的喜悦,奋斗的艰辛一起涌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12.
刘杰 《中国保安》2004,(20):38-41
一位哲人说过,谁也没有理由责备一个曾经十月怀胎的母亲的骄傲。可是重庆一位农村妇女却为自己曾经的十月怀胎而自卑,因为在此后38年的漫漫岁月里,她的儿子不曾叫过自己一声妈,更不曾赡养自己。于是忍无可忍的她一纸诉状将已是留美博士的儿子告上了法庭。 剜心割肉送儿去他乡 2001年4月25日上午,住在女儿家的袁和梅正在阳光下和老朋友们晒太阳聊天的时候,一位邮递员大老远地就叫她:“袁大妈,你家有一封美国来的信!” 罗清洁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在确认那封写满了英文的信就是自己的时,她迫不急待地拆开看了起来。袁和梅也和周围看热闹的人…  相似文献   

13.
拿青春赌明天的女孩罗兵也许她不该死,生命于她刚刚开始。然而她又的确该死,因为她的罪恶使一个无辜的10岁男孩离开了人间。1997年1月19日,一声枪响震惊了大地,一个年轻秀美的女孩因渴望变性而犯罪杀人,也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永远的句号。她叫秦传翠,她死的...  相似文献   

14.
凤子,我的小娘娘,她已经走了一年多了。我想她一定在天堂里看书、种花,淡泊、平静地活着。因为当一年后的今天,我再次走进她在人间的家中时,突然相信,一定有一个天堂,而我的小娘娘凤子,就在那白色马蹄莲花和她亲手栽培的粉色郁金香和黄色的百合花盛  相似文献   

15.
为一碗饭     
看了一篇题为《一念之间》的文章,深有感触。文中说两个年轻人因工作上的烦恼去请教师父,他们的师父只说了5个字:“不过一碗饭”。结果,一个年轻人辞去了工作,回家种田成了农业专家,走上了致富路;另一个年轻人则继续留在公司,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少赌气,少计较,终于得到老板赏识而当上了经理。我觉得,人活着也不必为了一碗饭死守一个虚荣的观念,既伤胃,又伤神。  相似文献   

16.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而言,活着或者死亡都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一个具有纯粹信念的共产党人,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死,是为共产主义献身,生生死死都在共产主义紫高的精神境界获得完全的统一。然而,在生与死都无所惧的共产党员队伍中,“信与不信”、“信这还是信那”却十分离奇地成为某些腐化堕落高官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7.
认识她,缘于我的一首被发表的小诗。她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后来,她便给我写信,继而,通过查询我的办公室号码后开始隔三岔五地给我打电话。她只有19岁,是一所师范学校的在读学生,我们的书信谈的大多是人生事业、未来前途等话题,而我给她的则更是学习与做人上的鼓励。半年多的时间,她先后给我写了十几封信。她高兴地对我说,每次等我的信、读我的信成了她业余生活中最快乐的  相似文献   

18.
骗局一:“失学”少女骗学费当你在城市的街头看到失学的少女,并动了恻隐之心掏钱给她时,也许你未曾想到这竟是一个骗局。这天,周大妈拿着女儿给的50元钱到菜市场买菜,在拐弯的街口围着一堆人,周大妈好奇,凑上去一看,是个十五六岁的学生模样的小女孩。她脖子上挂...  相似文献   

19.
某天晚上,当一幅图片在我的电脑屏幕上打开时,心头被那个场景重重地敲击了一下。一个山谷里,满坑满谷的红色小房子,一束区域光照着其中小片地方……那幅图片是从杂志上扫描下来的,标题是"成就摄影大师的10个地方",而图片上的那个地方叫色达,准确的说是色达的五明佛学院。于是,后来的某个下午,当车子转过一个弯之后,铺天盖地的红色小房子径直展开在我的面前,那是一座城池,而我只能说没有言语足以形容那种震撼。同去的朋友中有一个是第二次去的,我还记得他第一次看到那种景象时曾发了一条短信给我,他说:"我的眼泪,哗——一下就流  相似文献   

20.
才子“哥哥”与漂亮“妹妹”的苦恋李荣福和钟怡琴(化名)生长在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同一个小山村,两人年龄相仿,两家又离得很近,所以常在一起玩耍,一起上学,算得上真正的青梅竹马。李荣福比钟怡琴大一岁,高钟怡琴一个年级。尽管李荣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生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再加上家境贫寒,所以没有几个同学愿与他交往。自卑让李荣福沉默而又要强。钟怡琴活泼开朗,漂亮的外表下有一副好心肠,当一些女同学无端奚落李荣福时,她就会站出来打抱不平。李荣福跟钟怡琴的小哥哥在同一个班,所以钟怡琴一直把他当“哥哥”看,并对学习刻苦、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