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求贤》2008,(6):13-14
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重视加强“两新”(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组织党建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指导“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紧密结合行业特点,从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创新活动方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新的显现,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4,(1)
党员退出机制是政党生态系统的必要构成部分,有着生态平衡、生态净化、生态效能的意义。目前党员退出机制遭遇到政党文化抑制、利益吸引、组织自我扩张与社会氛围压力的困境。被动与主动并重、高进与低出结合、内严外宽互补、由非常态性走向制度化应该成为党员退出机制的建设与创新应有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这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指明了方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领域,党组织在其中没有制度化或法定性的安排,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以单位为基础建立党组织,即“支部建在基层单位”的模式已不再适应“两新”领域。党要在这一领域实现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无疑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上海“两新”组织党建的实践,就该领域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共长春市委结合当前工作重点,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建设。加强长春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民生,要采取以下措施:健全领导组织机制;科学界定党政权限;加大党建经费的保障力度;构建社区党建服务机制;纠正偏重现代新型小区的倾向;创新服务民生活动方式;培养专职化的服务民生工作队伍等。  相似文献   

5.
新社会组织是改革以来涌现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加强新形势下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目前,我国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党员流动性大、组织情况特殊、党建机制不顺、党建目标和任务不明确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和挑战,急切需要把党中央关于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科学选择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策略。坚持实效原则,理清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抓住工作关键,明确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定位;立足组织特点,创新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遂宁市安居区“四措并举’:全力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他们根据“两新”组织规模不等、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依托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7.
十二师“三化”联动的快速推进,对连队整合模式下的十二师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十二师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服务型组织建设、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保障机制建设等,以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8.
游斐 《新视野》2013,(1):77-80
建立街道社会工作党组织,是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北京经验”之一,它是北京市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迈出的关键性一步.街道社会工作党组织作为街道层面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的新模式,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落实组织网络建设的基础上,规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载体,积极探索发挥街道社会工作党组织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着党组织如何定位,如何化解企业主的"戒备"意识以及党员的"雇佣"意识等问题;此外,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就共产党执政制度层面而言,应当慎重处理政策规定的制约性,这是制度创新的关键,要运用高科技信息通讯手段,注重在工作方式和活动方法上不断创新.创新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必须围绕促进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必须探索解决社会利益整合机制最佳模式这个难点,必须探索制定新经济组织党建绩效评估体系这个重点.目前,苏南地区基层党组织正采取切实有效的新办法、新措施来加强和改进新经济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此次对苏南发达地区(主要是南京、江阴、昆山)的新经济组织进行了抽样调查,设计"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查"问卷,发放南京、江阴、昆山三个城市,发出调查问卷700份,回收611份,内容涉及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地位、党建制度创新、党建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法,对创新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雅安市环境保护局认真贯彻雅安市委“以枢纽为纲,于极地奋起”的战略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支持与限制并举”,以“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为保障,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合水县把增强农村党组织“造血”功能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积极创新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一是多措并举抓培养,变“坐等入党”为“帮带入党”。  相似文献   

12.
殷庆言 《新视野》2007,(3):40-41
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利益脱节,工作方式与社会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治理模式和群众的利益实现方式脱节,自身建设与担负的职责任务、党员队伍的变化和要求脱节。要改变基层党组织高度行政化的功能,把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基层党建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重要途径是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还要有大环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截止到目前,湖南省耒阳市共组建“两新”组织(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503个。未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均已明确由相关部门、单位管理.基本实现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4.
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作用,是构建和谐社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体系;健全组织信息网络,完善党内关爱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与方式;坚持“外部供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加强党建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5.
温州的非公企业党建在加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党组织实质性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体制的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上走出既定模式,实现全面创新。非公企业党建的"温州经验"在于基层党组织能够转变执政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找准利益切入点,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作用,使党组织成为非公企业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在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党组织在系统思考、团队学习、探索创新、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有效机制,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解决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学习型组织从本质上说是当今世界应对社会激烈竞争的产物。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就等于死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06,(6):60-60
广安市运管处在创新中追寻跨越,在理性中绽放激情,围绕人文型,数字型,法治型,创新型,学习型,和谐型“六大体系”的构建,实行“严管与关爱并重,加压与体贴并举”的人文型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了学习型组织创建。  相似文献   

18.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治理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对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为此,要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开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不断调试和拓展基层党组织自身功能,使其向着社会结构性变化的方向发生转变并发挥作用,进而影响、推动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研究成果,按照国内学者的研究旨趣和议题场域,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的研究文献,主要论域集中在六个方面,即以组织功能为枢纽,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科学设置问题;以社会风险为场域,梳理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诸多困境;以农民诉求为价值,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服务目标;以社会治理为中心,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以政治认同为视角,重构农村基层党组织合法性延续机制;以社区党建为转向,升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理念。回顾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研究文献,既有助于发现原有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又可为十九大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着眼点,并尽可能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经明显滞后于“两新”组织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中共嘉定区委针对区内“两新”组织多、“两新”组织内从业人员多、分布行业多的实际情况,从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方面着手,增强“两新”党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对现有的组织设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探索形成“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的九种模式,有效推动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