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4,(4):66
正~~  相似文献   

2.
吴沛良 《群众》2017,(24):24-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江苏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是一个人口近10万人的农业大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美丽乡村涌现的许多新鲜事,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和感慨。  相似文献   

4.
<正>从古到今人们脑海中总有一幅美丽的图景,田园风光。乡村是美好的,农民是纯朴的,想寻求平静安宁的生活可以到乡村、到民间去寻找丰厚的乡村文化和民俗传统。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美丽富饶、风景如画的乡村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中国发展到今天,乡村治理问题频发,食品安全、村镇干部腐败、拆迁矛盾、环境治理、教育、医疗条件亟待改善,空心化、老年化问题严重,以及信息技术素养落后等社会问题困扰着人们。如何破解新时期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5.
繁荣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部分村民道德滑坡;村民对文化建设参与度不高,主体性未得到充分激发;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空心化问题加剧乡村文化的衰落;文化建设面子工程频出.本文就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光才  鹿军 《半月谈》2005,(2):73-73
最近,笔者在石河于乡几个村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农闲了,村民们无事可干。无处消遣的农民们希望村里能多开展一些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以丰富农闲生活,活跃两节气氛。  相似文献   

7.
舒坤尧 《人民论坛》2022,(3):123-125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乡村思想文化建设、淳朴乡风民风建设以及净化乡村精神文化,实现对乡村道德伦理、价值文化、民俗文化的重构。因此,应当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伦理文化、价值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增进传统文化认同,建设文化传承队伍,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的变迁大多是在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等外界因素主导的基础上发生的。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蓝图。然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农民,乡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因此,从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民俗文化变迁角度去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云阳县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重庆行政》2014,(2):96-97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延续和提升。重庆市已全面启动了以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云阳县"三农"工作的重点。旅游是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效融合,是我县"旅游活县"战  相似文献   

10.
王怀忠 《群众》2018,(1):29-29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向系统化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路通水清村庄亮,沼气方便又节能,农民转身当工人……”在天等县东平乡三寿村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诗里道出了近年来县里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天等县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风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鲜事一件接着一件。  相似文献   

12.
滕朝阳 《今日浙江》2008,(22):62-62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这已成为常识,但若没有文化的小康,农民的小康也不免要打折扣。浙江是经济大省,在文化建设诸多方面也走在前列,最近,浙江省政府又提出,到2010年,要确保高标准文化覆盖所有乡镇。  相似文献   

13.
未来乡村是基于绿色、健康、可持续、田园栖居,依靠数字赋能、改革创新,对乡村生态空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进行系统重塑,叠加在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之上的新形态,从而引领乡村新经济、新治理、新生活,主导乡村新观念、新消费、新风尚,催生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新功能.  相似文献   

14.
乡风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全面小康的内涵,更展现了村民的时代精神面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长期与短期、继承与创新、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容甄别、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方式创新、创新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方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饶蕊 《今日民族》2011,(12):53-55
追求自然,享受田园风光,感受多样性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吃风味,住民居,游自然,观民俗,赏田园,购民间工艺品也成为现代城市人的一种时尚,我国各地城市边缘的乡村文化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张红霞 《桂海论丛》2014,(5):97-100
传统农村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乡土秩序。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逐渐消解着乡村文化的价值,乡村文化逐渐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农村陷入秩序整合的困境。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一方面要重塑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传统乡村秩序,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符合农村社会现实需要的现代性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支部生活》2020,(4):50-50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应该如何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 面临新起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了耀眼的“火山喷发”后,曾经作为改革火车头的中国农村,又处在了一个新的起跳点上,以湖南农村为例,各种社会矛盾的纠纷,使乡村治理危机从土地制度、农民负担、农村劳动力出路,基层干群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中凸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乡镇如何深化改革,如何革除积弊,如何确保治理成效,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森 《人民论坛》2023,(17):104-109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坚守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层面,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策略,即坚持农民主体,强化家庭本位,推动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20.
周立 《人民论坛》2024,(3):104-107
让更多基层群众投身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发挥乡村内生动力,启动在地化知识体系和文化传统。贵州榕江“村超”火爆现象表明,基于全球本土化和在地化视野,可以理解并尊重乡村的知识传统和文化传统,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找到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因势利导精耕乡村体育土壤,发展乡村在地化体育,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乡村体育文化长期繁荣,从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