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我国侦查措施中的搜查制度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搜查制度进行反思,从制度设计、实践运作、搜查种类、救济机制等方面指出其存在的缺陷。最后从分离搜查决定权与实施权、搜查证内容的规范化、完善无证搜查以及完善救济机制等这几个方面对搜查制度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制约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搜查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搜查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侦查手段,与公民的诸多基本权利密切相关.它的实施,充斥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平衡.因此,为了防止搜查权的滥用,就必须通过程序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本文通过与国外相关程序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搜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刑事搜查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搜查程序与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基本权利息息相关,即便是合法搜查,也会对公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为了防止搜查权的滥用,就必须通过程序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搜查制度的立法简陋粗疏,在司法执法层面上也是弊端明显,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搜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搜查制度存在诸如实施搜查的实质条件不明、搜查证审批失当、无证搜查设计不尽合理、没有确立同意搜查的情形、秘密搜查于法无据等诸多缺陷,执行过程也不尽完美,更为重要的是违法搜查的救济体制不完善,常常导致对公民的人身财产权、自由权、隐私权等诸多权利的侵害,既不利于有效、及时侦查犯罪,更不能较好地保障人权。我们应从程序启动、执行过程及违法搜查的救济途径等方面对刑事搜查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我国的无证搜查制度规定不全面且存在缺陷,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文中指出构建科学、合理的无证搜查制度需要增加设置同意搜查、重新设置附带搜查、独立设置紧急搜查,并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邓焯华 《法制与社会》2012,(27):179+181
证搜查制度的本质就是司法授权侦查机关干预基本权利,以司法令状的形式来行使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功能.我国现行立法中也存在搜查证制度,但我国的有证搜查制度中搜查主体与搜查批准主体均为侦查机关,因此签发搜查证的程序并不具有司法审查的属性,也无法达到制约搜查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附带搜查是无证搜查的一种,但我国相关立法粗略,实践运用中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无法进行法律规制,本文就如何完善附带搜查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初论刑事附带搜查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附带搜查是现代刑事诉讼搜查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初步探讨了附带搜查的法理依据 ,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刑事附带搜查的立法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搜查制度进行了评析 ,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搜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公权力对公民人身自由权、住宅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侵犯。因此,刑事搜查制度的设置必须受到严格的程序规范,在追诉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寻求价值平衡。我国现行搜查制度既不能起到积极的侦查作用,也不能有效的保障人权,并且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对违法搜查行如何救济作出明确的规定。所以,笔者参照其他法治国家的搜查制度,立足于本国国情,为我国搜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永涛  孙溯 《政法学刊》2008,25(1):41-44
美国的法律规定十分之完备,其刑事搜查制度是普通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有着其鲜明的特色。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刑事搜查制度的异同,借鉴美国刑事搜查制度的经验,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搜查制度,对于控制犯罪,保障人权,更好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海鸥 《河北法学》2006,24(8):143-147
警察的拦截与搜查权,作为英国刑事侦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二十年来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刑事侦查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幅度.以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的内容为起点,结合此后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集中论述了拦截与搜查权在行使条件和程序等方面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2.
搜查应严格遵守正当程序要求,约束搜查范围,预防搜查对权利的过度干涉。司法实践中存在超出《搜查证》设定范围取证以及偏离本案搜查目的取证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对超范围搜查及其证据提取问题的规范较为笼统,既不符合约束公权力的法治精神,也有侵犯公民住宅权、财产权、人格尊严等宪法权利的风险,亦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要求不符。未来应当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限制搜查目的与搜查对象,建立“怀疑留存”机制,将超范围搜查取证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3.
附带搜查是无证搜查的一种,但我国相关立法粗略,实践运用中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无法进行法律规制,本文就如何完善附带搜查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4.
司徒洁 《法制与社会》2012,(28):296+298
我国的搜查制度具有立法授权的分散性特征.《宪法》第37条和39条分别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刑事诉讼法》从第119条到第123条用了五个条文规定搜查的具体程序.此外,《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公安机关的搜查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的搜查行为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搜查权力集中在侦查机关手中,因此我国的搜查制度还具有实际权力的集中性特征.总体而言,我国搜查制度主要存在本文论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刑事搜查,是指侦查机关为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犯罪证据或犯罪嫌疑人的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它是侦查机关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侦查机关及时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防止其逃跑、毁灭、转移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从而有力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搜查行为本身具有强制性,所以在获取证据的同时,往往会与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一样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权的侵犯,从而出现同维护社会秩序、安全与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价值冲突。搜查制度在我国还不尽完善,被搜查人的人身自由时刻存在被侵犯的危险。我国应当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契机,对刑事搜查进行控制和完善,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左勇 《法制与社会》2012,(28):13+16
侦查期间的搜查是指侦查机关为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嫌疑人以及可隐藏犯罪证据或嫌疑人的其他人的身体、物品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索、查看的一种侦查行为.①搜查是各国的侦查机关最常用的侦查取证手段,但它本身也具有人身侵犯性.例如,对物品的搜查和扣押直接妨碍了持有人对物品使用权的实现,对住宅的搜查侵犯了公民的居住安宁权,人身检查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②甚至会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和生命健康权.③随着技术侦查能力的提升,辅之以高科技的搜查行为具有更严重的人身侵犯性以及更高的隐秘性.④因此两大法系国家刑事诉讼法中对搜查行为均规定了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宪法》第37条和39条分别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刑事诉讼法》从第119条到第123条用了五个条文规定搜查的具体程序.此外,《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公安机关的搜查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的搜查行为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搜查权力集中在侦查机关手中,因此我国的搜查制度还具有实际权力的集中性特征.本文对我国搜查制度在程序规则和司法救济制度两方面的不完善之处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涉及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犯罪案件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电子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电子证据由于存在于虚拟空间,因而具有特殊性,必然会给刑事搜查带来全新的挑战.刑事搜查具有强制性、特定性、扩展性、公开性的特征,从刑事搜查的特征出发来考量电子证据,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体系尤其是对电子证据的刑事搜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规避与替代——搜查运行机制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卫民 《中国法学》2007,(3):114-125
在中国的侦查实践中,法定的有证与无证搜查运用有限。公安机关更多通过到案检查、场所检查等实质性搜查行为与证据提取方式来规避和替代搜查。从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平衡的角度看,对搜查制度的改革应调整无证搜查的适用条件,建立针对无证搜查的事后审查机制,并完善有证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刑事搜查是警察为查获犯罪嫌疑人、收集犯罪证据而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力:警察的搜查权直接涉及到封公民人身和财产权益的限制和剥夺,如何封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历来就是一个事关人权保护的问题。为了预防和制约警察的不正当搜查行为,各法治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刑事搜查制度,明确规定刑事搜查的理由和条件是其预防措施之一,也是事後审查搜查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英美法强调搜查的合理根据,大陆法系和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则详细规定了搜查必须遵守的程序要件,这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