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計划(1961—1965年)已經被議會、政府通過和批准了,并且强調它是一項法律。這一計划(印度稱之為“綱要”)是整个國家經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的組成部分。当然,它不能同社會主义國家的經濟計划混為一談。印度的經濟綱要的制定和實現是在一个資大主义法則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基本上是一个農业經濟的國家。它的九千万居民中有四分之三依靠農業為生。國民总产值的55%來自农業。自战前以來,印度尼西亚農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雖一般在下降,礦产品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是1959年農產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仍然占着66%。  相似文献   

3.
美帝國主义之侵入越南南方和吳庭艳傀儡政权的屈从政策,已使南方的經濟陷入逆境。生產停顿。对南方广大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勞动人民的生活影响最為嚴重。南方社會的突出特點是各階層广  相似文献   

4.
去年,巴基斯坦經濟中的工業部份有着显著的全面的发展。由于政府在各方面提供了很多利便,因此鼓励了本國以及外國投資者在這方面的工業活动。1959年,工業產量達到了新的紀錄,指數是188.4(暫定数),而1958年則為161.4。  相似文献   

5.
在國際經濟關系中,不發達國家的作用在不断地增长着。各國人民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获得解放之后,就投身到為鞏固民族独立和争取經濟及文化發展的斗爭中。在兩个世界體系進行历史性竞賽的条件下,這个斗爭的成就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年青  相似文献   

6.
英国對緬甸农民的殖民剥削 緬甸人员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爭取了独立。那时,國家剛刚開始从經濟破產中恢复過來,經濟上的破产是由于日本的佔领和1942年至1945年的战爭所引起的。战爭和日本的佔领加深了英帝國主义對緬甸的殖民剝削所造成的后果。殖民统治保護了国內的封建残余并利用它加重对农民的剝削。这就使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紀中叶以前,当法國殖民主义者开始武裝侵略印度支那的时候,柬埔寨是一个封建的君主國家。它介于印度支那半島两个最大的王國——暹罗和安南之間,这两个王國不时爭夺对柬埔寨的統治。柬埔寨的居民有柬埔寨人(从前高棉人的后裔)也有越南人、中國人、从前占婆人的后裔、寮人、泰人、哨支人和少數民族——共約80万人。柬埔寨人从事農业,國內經濟主要是自然經濟。農民承担无數封建的徭役,法律規定,土地耕作者每星  相似文献   

8.
在1951年正式采取第一个五年計划以前,印度并沒有一个适当和完整的經濟計划。英国對于印度的經濟發展可說是漠不關心的。英國統治印度的末期,曾经試图采取有限度的經济發展計划。例如在1905年,曾分别設置帝國工商部;邦政府方面也紛紛提出他們的工業計划,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协助和指導。應当指出,一般享有特权的英国人却非常反  相似文献   

9.
1956年伦敦大學亚非學院举行了一系列的學术會議,來檢閱和估计今日關于亚洲人民丰富的和主要的历史著作的方向和性质。大會中的东南亚组,提出了二十五篇论文,由公認的权威學者执筆,大多數文章經歷过許多辛勤踏实的研究工作。大會举行前六个月,每篇論文已經在學院的东南亚地区历史論文報告會詳細討论,都有本文作者參加,无论  相似文献   

10.
在美國對菲律賓進行殖民統治的時候以及菲律賓群島宣布獨立之后,反帝的民族解放運动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而且规模相当巨大。本文試图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菲律賓經濟状况的主要方面,从而指出這段时期和以后一段时期在菲律賓出現過的民族解放斗爭高潮的某些經濟前提①。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橡胶价格出現了一个全面下降的趨勢,它將會低于每磅美元三角的水平,在過去的十年來,馬來亚橡胶工業曾試行采取了若干的措施。在今后的數年中,馬來亚未來的天然橡胶作為商品需求,將比其他的东南亚國家更為迫切。  相似文献   

12.
美帝国主义扶植沙立親美卖国集团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帝国主义为了排擠英国在泰國的势力,除了在泰國策动政變,积极扶植反动集團外,并在1950年誘廹泰國簽訂旨在加强对这个国家經济和軍事控制的所謂“泰美济濟援助協定”和“泰美軍事援助协定”。据不完全的統計,从1950年至1960年止,美国給予泰国的“經濟援助”共为2亿2千400万美元;①“軍事援助”  相似文献   

13.
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經濟集团歐洲經濟集团(以下称为歐洲集团)是由1957年3月25日签字的罗馬条約产生的,同年秋經六个会員国的政府(比利时、法国、西德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与荷兰——以下称6国)批准后,于1958年1月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一、擴大的日內瓦會議,正在克服着美國的種種阻挠和障碍逐步進展着。本來,美帝國主义及其走狗,是在老撾战塲上遭到军事上的慘败,和它所玩弄的政治阴謀破產之后,才被迫同意召開擴大的日內瓦會議的,它的目的,是企图在會議桌上取得在战塲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最初,它反對老撾爱國战綫黨的代表參加會議,不承認老撾人民的这支强大的爱國力量。正是  相似文献   

15.
一、經济變革的新的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終結以來,世界經济上发生了許多變革,不論从它的性質或狀态來說,都比近代史上的任何时期,有它显著的划时代的意义。而其中基本的變革,第一是占支配地位的資本主义統一市塲的瓦解;第二是长期在西歐列强支配下的殖民地、附屬国的独立运动的高涨。由于这些基本的變革,世界經濟出現新的阶段。例如,不发达国家的独立的經濟开发計划固不用说,就如西歐共同市塲也正摆脫难产状态而結成了;以及在从前認为是神話的通貨有限度的自由兌换的实現等等,都是这个新阶段的表現。  相似文献   

16.
在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問題当中,东南亚华僑的动向已經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几年來,从历史的角度來追根溯源地研究这一浩繁的华僑社会發展过程的工作,也正在逐步地開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初期阶段华僑社會的形成过程及其內部状况等問題,一直还沒有充分予以闡明。① 由于現存史料残缺不全等原因,使人很难弄清初期华僑社會的情况。然而大致可以肯定:中國人  相似文献   

17.
老撾的教訓     
老撾为擺脱外国控制而斗爭的歷史,是战后最有教益的一段历史。在經过多年的反对法国佔领軍的游击战爭后,1954年7月,老撾人民終于赢得了独立,老撾受到承認為独立國家。这是在日內瓦舉行的外長會議所  相似文献   

18.
艾地同志在他的政治报告中的有关經济問題部分里,已經指出了为克服目前的经济困难所必須采取的具体步驟。我的发言只是論述經济方面問題,以进一步說明上述政治报告中的論点的正确性。我想試試說明一些同克服通貨膨胀斗爭有关的問題。 但在作这种說明之前,我想就这一个反映了这几年来的我国政治和經济情况的口号談  相似文献   

19.
在苏加諾總统和他的內閣的“领导下,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制度正在迅速地从“自由”的(实际上它从來不是自由的)經濟轉變为“有領導”的經济。盡管提出了許多野心勃勃的计划和几十種條例  相似文献   

20.
三 政治實驗(第一部分) 1926—1941 1926年,馬来人的政治态度又進一步地發展,進入第二个階段,也就是經濟和社會的阶段。第一个马来亚政黨,新加坡馬來人同盟(Kesatuan Melayu Singapura)在那年成立。它是二十一世紀四十年代的馬來亚政黨的先(馬區)者。值得注意的是,从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