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了祖国,显示了"一国两制"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决不会拖得太久,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脚步已经临近.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之所以能得到中华儿女的拥护和认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理论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土情结"、"血缘情结"、"文化情结"、"经济情结"这四个情结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90年代海外学者和政治家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邓小平是"一国两制"理论的较早提出者.他们基本上正视中国统一的历史性潮流,基本肯定"一国两制"理论的国际影响,充分肯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可为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样板".但也有少数人对这一构想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国两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索解决中国统一的新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是 邓小平在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创造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它不仅赋予现实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两岸统一后的最佳制度性安排。两岸和平发展理论在两岸间互利共赢与民族情怀的连接中丰富了"一国两制"的路径与方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两岸的"价值统一"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能够进一步解决台湾同胞对"为什么要统一"的路径困惑,能为"一国两制"的贯彻实施铺平从"法理到人心"之路。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民族有着一种浓重的地缘情结.这种情结来自地理、历史、冷战思维以及冷战后俄罗斯人对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似乎与在东西方之间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从俄国历史传统到官方改革,从外交政策到革命运动,无不说明俄罗斯民族的地缘情结是一种"欧洲的意识和非欧洲的无意识".在失去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后,这种情结对俄罗斯在未来欧洲以及世界的位置都显得格外现实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中的英雄情结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雄身上,人们常常感受到的是自己旺盛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意志.对英雄的崇拜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在世界上,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英雄情结.本文立足于中西民族英雄情结的比较,力图阐释其不同文化内涵和韵味,以及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民族英雄情结之合流的契机和未来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深刻反映了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能够实现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解决好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从而形成了海外统战特殊优势,为新时期大力开创海外统一战线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转化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政策之一,有深邃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充分实现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政治策略.思想基础、政治策略、国家政策,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在党和政府制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后,相继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我们也秉持最大的诚意.但台湾陈水扁当局至今仍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国两制",不断给国家和平统一和两岸关系制造麻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我党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但从目前岛内政治生态考量,台湾不管谁上台,都不会和我们谈统一.因此,当务之急是文攻武备,坚决打击"台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结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 ,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指导下 ,在解决农民问题中对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赋予了不同的理论与实践 ,是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带领中国亿万农民从黑暗贫穷步入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实现“一国两制”将实现祖国大统一 ,民族大团结 ,这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动力 ,是实现和发展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一个新的凝聚点 ,为实现和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国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蕴涵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讨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石;海峡两岸的不统一,是一种特殊的主权分离现象;以国家主权统一为立足点,打破僵局,促进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以博大胸怀,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而精心设计的政治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也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形成及其实质内容“一国两制”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1978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一位外国记者时指出:“和平统一实现以后,台湾可以保持非社会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用哲学的眼光透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是立足国 情,放眼世界,又高度统一,相对独立,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构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传统,大一统思想就是其集中体现.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思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使"大一统"、"和为贵"等思想得到继承,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构想刘海藩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用“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一个体...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来解决港、澳、台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典范."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对澳门顺利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起到了示范作用,是完成国家统一的最佳选择.解决台湾问题,决定的因素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大陆越发展,对台湾的吸引力和压力就越大,对两岸和平统一就越有利.邓小平在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同时,始终强调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国两制"是遏制"台独"的有效原则,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可以为冲突之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最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为和平实现国家的统一而构建的"一国两制",堪称制度创新的一个特例.之所以说"一国两制"是制度创新的一个特例,是因为它不仅把制度选择和制度成长成功地结合了起来,为和平实现祖国的统一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而且第一次使资本主义制度合法地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充满着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构想。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同一规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从而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体地分析具体的事物的产物。"一国两制"构想是在解决港澳台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一国两制"构想的辩证法还体现在他关于"一国两制",政策"变"与"不变"问题的论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