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伟 《当代广西》2007,(3):56-57
贫苦农民出身的他,曾是全省最年轻的地委书记,48岁就当了省委常委,在副省级岗位上工作了13年,官至安徽省“三把手”。在16年的时间内,他先后收受44人的贿赂共计294次,合计704万元,另有810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两罪涉案1514万元。案发后,他全部认罪,并愿意现身说法,警示广大干部,争做从宽处理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令人沉思的典型案例。受过良好的法学教育并且作为一名执法者的他,竟公然亵渎法律,执法犯法。为帮他人索要欠款.他两次伪造法律文书,非法拘禁人质。他还多次挪用案件执行款达69.35万元。他叫周文广,年仅36岁,法学研究生,原河南省沈丘县法院执行庭副庭长。原本拥有似锦前程的他。犯伪造公文罪、非法拘禁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从此沦为阶下囚……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中国典当第一案”的湖北联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谊公司”)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致多名高管被刑拘。,本案在历经长达20多个月的审理后于2013年12月29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不是起诉时的非法经营罪,直接改判为高利转贷罪,被告人不服该判决,上诉至湖北省高院。然而,令人’凉诧的是二审还未开庭,数亿查扣款已去向不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宋代贤巨、文学家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历代为官者的座右铭,其实他的另一不被人们所熟知的名言“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更具道德和人格的力量。范仲淹所说的“私罪”,是指为个人的私利而获之罪;“公罪”则是指为国家出以公心得罪了某些权贵所获之“罪”。范仲淹为人刚直不阿,一生遵循自己的人生准则,为此他曾三次蒙受”公罪”,被逐出京城,滴贬边州。据史载,范仲淹的第一次遭吸是在宋仁宗时,宰相吕秀简利用权势排斥异己,安插党羽,致使朝政腐败不堪。景仿三年,范仲淹画“百官图”呈送仁宗,…  相似文献   

5.
云鹤 《中国保安》2005,(14):16-18
在今年“北京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的展厅内,一位小伙子站在某银行中关村支行原行长霍海音的展板前惊讶地说道:“一个人拥有24辆车、15套房,他一定疯了!”据报道,霍海音在1991年至1997年短短的6年间,侵吞公款共计人民币7000万元;挪用公款共计人民币10.56亿元,全部用于个人进行营利活动。作为信用社主任,霍海音集资金决策权、贷款发放权于一身。6年间,他多次为他人出具金融票证,多次采取支付高额利息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手段,非法拆借、发放贷款,案发时已造成特别重大损失。2003年9月,霍因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用账…  相似文献   

6.
徐庆全 《传承》2007,(3):36-37
薄一波高寿。99岁高龄迈进2007年。2007年1月15日,伴随着他的西归,1945年的七届中央委员、1956年的八届政治局候补委员都走进历史。“中共党内资深元老”,岂止是“堪称”,名至实归。他作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强力助手,与伟人同行,留下令人敬仰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7.
他,15岁进京,靠捡破烂捡了千万家产,成了京城赫赫有名的“破烂王”。但这个千万富翁却娶了3个老婆、生了6个孩子,盗窃国家电力价值100多万元。2003年12月17日,他被法院以盗窃罪、重婚罪等三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9年  相似文献   

8.
蓝小西 《台声》2013,(5):78-79
据台湾媒体报道,2013年4月13日深夜,原台湾政坛风云人物、前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因病在台中去世,享年86岁。 林洋港生于1927年,是台湾南投县人,祖籍福建漳州,是台湾知名人士、政治家。他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曾任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内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司法院长”、国民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9.
39岁的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并不觉得自己是“草根英雄”。1月13日,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台。领奖前一天,他却私下问与他颇为相熟的记者:“北京能不能烤羊肉串?我想找个地方,自己烤烤肉串。几天没摆摊,手痒了……”  相似文献   

10.
红树 《民主与法制》2014,(21):39-41
他叫张艺冬,是一个苦孩子,因父母离异离家,13岁的他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靠捡破烂和乞讨度日。17岁时,他得了癌症,在快要死去时,是大庆的一群“雷锋”救活了他。 为回报“雷锋”们的救命之恩,他也成了“雷锋”。  相似文献   

11.
雷炳炎 《求索》2011,(11):231-234
明代祖训是朱元璋训导后世子孙的皇室家训,是明初预防宗藩犯罪的法宝。也是当时朝廷惩治宗室犯罪的基本依据,并被奉为处理皇族内部事务的圣条。经过明初的政局变动和后来宗藩政策的变化,至明中期,祖训的神圣性虽不曾改变,但罪宗的量罚并不完全遵依祖训教条。不过,由于受祖训规条的影响,以祖训为规诫、假借维护祖训的罪宗量罚,使得犯罪宗室的议处始终超越大明刑律而得以“从薄罚治”,宗室的特权地位也得到永久维护。  相似文献   

12.
宋健  王勇 《人大建设》2001,(2):42-44
一个被判刑13年的贪污犯,在宣判后却被“忘”在了家里,一步也没有踏进监狱的大门。不仅如此,他“得了便宜”还不依不饶,欲因此状告法院。这事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一名派出所副所长接办了一宗案件,起初他还疾恶如仇,义愤填膺。后来他那令人敬佩的傲骨和侠义荡然无存,且唱起了“好了歌”,手中的“刑事拘留证”,变成了“释放通知书”。然而被他释放的那条“恶狼”,并未“知恩图报”而收敛,反而变得更加凶残了。一位姑娘挣脱魔掌死里逃生,另一位姑娘却惨遭奸杀……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2月27日宣布,判处被控犯有杀人罪的奥姆真理教教主松本智津夫(教名为麻原彰晃)死刑。麻原彰晃创立了所谓奥姆真理教后,宣扬他的“超自然能力”,把自己打扮成“神”的形象,加强信徒对他的崇拜,麻原把发布预言作为控制信徒、发展组织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在1995年制造了东京地铁、松本两起沙林毒气事件以及坂本堤律师一家被杀等13起重大杀人案,造成27人死亡。在法院的判词中,对麻原的罪行更是直称“罪无可恕”。麻原是地道的罪犯,根本不是令人敬仰的教主,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令人深思的是,在麻原被捕后,其骗人外衣已被揭穿之时…  相似文献   

15.
锦武 《当代广西》2009,(3):53-53
与其说苏如明是曾经大权在握的江西省广丰县人民法院院长,不如说他更像一名商人。但他赚钱的方式与众不同:用3年前的低价购买暴涨后的房产,放贷不仅收取高额利息还要加收巨额固定“回报”……即便如此,愿意和他“生意往来”的商人仍然趋之若鹜。 2008年11月,作为江西省第一个在任时落马的法院院长——苏如明因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起颇为耐人寻味的案件。一个只读过一年书的53岁的农民,精心研究街头诈骗伎俩。凭着炉火纯青的骗人术,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导演出了一幕幕逼真的街头诈骗案,从未失手的他还带出了30多个“徒弟”,组成多个不固定的诈骗犯罪团伙,诈骗总额高达千余万元。他的徒弟们尊称他为诈骗行业的“泰斗”,他们从内心敬佩这位“高人”。然而,正应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场内讧终于牵出了这个作恶多端的诈骗“高人”及其同伙。2003年10月13日,此案已经大连市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17.
罗康 《小康》2007,(1):70-71
人们把他的登基诏书当作一个玩笑,他对民众的爱和热忱最终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1859年10月,《旧金山快报》发表了一封特别的“诏书”,一个名叫约书亚·诺顿的人,宣布自己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他在诏书里这么说:“我,约书亚·诺顿,宣布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诏书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这份荒唐的诏书就被富有幽默感的美国人刊登在《旧金山快报》的头版上。从此诺顿开始了他对美国长达21年的“统治”。“诺顿一世”原名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出生于英格兰,2岁时随父母移居南非。1849年30岁左右的…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司法机关,对存旦加措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和间谍罪两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8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这是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存旦加措为了“寻求真理”,外逃境外投靠达赖集团,积极参加达赖民族分裂集团的各种活动,他不仅是一个在我驻某国使馆门前抗议游行示威人群中的活跃分子,表现得很“英勇”,而且是所谓“和平挺进西藏”的“藏独”队伍中的一员“先锋”。并且受达赖集团“安全部”的派遣,肩负“重要任务”,秘密潜入境内,为了“藏独事业”,心甘情愿“以身殉职”,妄图制造“轰动效应”,充当了达赖集团“藏独”活动的马前卒。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事业”未成,落入法网,成了中国人民的罪人。  相似文献   

19.
第一期2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汤一介4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袁恩桢权衡6农民的权益不容侵犯苏联的土地政策及其农民问题郑异凡斯大林的集体农庄:农民缴纳“贡税”的劳动营叶书宗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徐勇土地所有制仍是农民问题的牛鼻子邓伟志农民失地失业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于建嵘11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对话———兼与高放先生商榷唐亚林曹佩霖13袁世凯功过辨祝曙光16历史人物评价的多维视野张蕾蕾18维护拆迁居民的宪法权利蒋德海20从“总理帮民工追讨工资”引发的思考郭星华23大国治理与大党治理———一个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中的贩卖、运输毒品罪可以浓缩为贩运毒品罪 ,对进出国境的贩运行为以走私毒品罪论处 ;对在一定期间内贩运不同宗毒品的 ,如果存在连续关系 ,以一罪论 ;如果不存在连续关系 ,应认定为数罪而并罚 ;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可确定为“成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