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钱宏翔 《民主与法制》2013,(23):60-61,37
上下班时走哪条路,职工有选择权吗?迟到早退违反劳动纪律的,算不算上下班?“上下班途中”到底指的是固定的时间和最近的唯一路线。还是合理的时问和路线?而多长时间、什么样的路线才算是合理的时问和路线呢?发生在江苏省镇江市的一起因早退职工遭遇车祸引发的工伤认定纠纷案。因直指当前工伤认定中最模糊最受非议的角落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4,(8):50-51
环保究竟是什么?是每年的地球日或者环境日?禁用一次性筷子?上街头发传单?模仿别人走长江,走黄河,走长城,“苦行僧”般的做法就是环保?有的一想到环保就想到捡垃圾。环保就只有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艾柯 《今日广西》2010,(13):45-47
“禾苗返青了,赶鸭子上架,你去吗?”广西柳州一家名叫“土生良品”的餐厅不时会贴出这样的海报。到了周末,城市里的家长便带上孩子去乡下养鸡户家里的果园“捡土鸡蛋、吃农家饭”。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自作聪明   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   “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犯人讨好地问。   “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官气愤地,“你站在这儿,我自己去捡。” 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个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要过桥。桥头的拱门显得不够高,他担心毛驴车过不去,就从车上拿出榔头,非常小心地把拱顶的石块一点一点敲掉。   警察看见了就告诉他:“世上竟有这样的傻瓜!你把拱门底下的土刨去一层岂不省事?”   赶车人不服气:“你才是傻瓜哩!又不是因为驴腿太长了过不去。是驴耳朵太长了嘛。” 笑话   …  相似文献   

5.
人大监督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江 《小康》2009,(11):41-43
人大常委会何时不再是“官员俱乐部”?人大监督何时从“功能弱化”向“硬性监督”转变?还有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老怀 《人大建设》2012,(7):32-33
买新车时,不少车主的第一件事便是买保险,而且通常都是买“全险”。然而,车险格式条款反差鲜明,交强险即时生效,商业险次日生效,保险存在“真空期”。假如新车在“真空期”出了车祸,能否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  相似文献   

7.
看了《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20期的《儿子车祸后的四场官司》一文,被农民张声连打四场官司维权的执著精神感动,他抱持着“有理走天下”的朴素思维,大胆地用法律武器“讨说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东欧六国行     
许多中国人都有探访东欧的兴趣。当年“东风”“西风”掰手腕,改革转型后,如今怎样?社会进步否?各阶层心态如何?走得会比俄罗斯顺畅一些么?探访东欧之前,笔者曾五访欧洲,走了中欧、北欧、西欧、南欧等20多个国家,就是没去神秘的东欧。2009年8月,终于成行。以下将一路见闻摘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自作聪明 一个警察押送犯人,途中帽子被风吹掉了。“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吧?”犯人讨好地问。“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察说“你站在这儿,我去捡。”  相似文献   

10.
幽默五则     
《劳动保障世界》2009,(8):63-63
挑出来 凌晨2点半,6个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在大街上踉踉跄跄地走着。他们来到一座房子前,其中一个人吃力地来到门前,连续地按门铃。屋里的灯亮了,敲门的人大声问:“这是迈克的家么?”“是的,你想要干什么?”“你是迈克的太太么?”“是的,你想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车轮下的悲歌——当代中国车祸忧思录○蔡建文一“超级杀手”在当今的世界,威胁我们生存的最大杀手是什么?有人会说是癌症,有人会说是自然灾害,有人会说是核战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直接威胁我们生存的却是我们经常忽视的车祸!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12.
还是老话题--出租车,十一期间,探亲后坐火车返回呼和浩特,早上6点多,火车到达呼和浩特东站,出站就围上来许多人,不断问着“打车走吗?”“大学城的打车走吗?”“市区打车走吗?”,有些纳闷,出租车的服务至于这么热情吗,转而一想,经验告诉我,肯定不正常,果然,一问是不是打表走,个个脑袋摇成拨浪鼓,基本是一个人20元。不想被宰,穿过胡乱停放的车辆,踩着泥泞的道路,走出车站,终于看到了2辆19路公交车,1元钱返回了市里。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中国制造”已是非常流行,但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有没有随之输出?文化到底怎样“走出去”?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有一批真正了解国际文化和国际趋势的国际型人才。目前,文化走出去最大的问题和障碍就是国际化的人才太少。  相似文献   

14.
“新人类”的断乳期综合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年前 ,潘晓向人生提问 :人生的路呵 ,为什么越走越窄?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 ,人生的路已经越走越宽了。然而 ,在社会的转型期 ,今日青年又产生了新的困惑 :人生的路呵 ,为什么越走越难?我出生于1965年 ,既不是“老三届” ,又不是“新人类”。我站在一个中间人的立场 ,曾于1999年2月发表《“老三届”与“新人类” :谁是吃亏的一代》。首先请允许我重复原文一段父与子的对话———父 :“我们长身体的时候赶上饿肚子 ,上学的时候赶上上山下乡 ,返城后又赶上待业 ,也没像你这么烦过。你们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 ,有什么好烦的呢?”…  相似文献   

15.
开心岛     
一贯自信电视女播音员考尼·琼很少出差错,但有一次随总统尼克松去前苏联访问期间却出了一个洋相。“您对于俄语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一个遇见她的记者问。“完全没有。”她自信地答道。“很好。”记者接着说:“那为什么您要站在男厕所里呢?”立刻抛出一个做投机生意的人,正在房中盘算证券价值时,他夫人忽然自楼梯失足滑下来,钟点工忙跑来告诉他:“先生,夫人跌下去了。”他大声叫道:“跌了吗?立刻抛出!”我正在看某市的交通标语又臭又长。这一天,又有一个司机在标语下面出了车祸。“你难道没有看到那块醒目的标语吗?”警察…  相似文献   

16.
关于“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既要引进别国的产品和资本,而且自己也需要“走出去”。“走出去’包括产品输出,也包括资本输出,但主要是指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在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当然要推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即“走出去”。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对外投资,即快速而稳定地“走出去”,我认为至少有下述10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走出去”的主体究竟是政府,还是企业?政府在“走出去”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因此,政府在“走出去”的战略中…  相似文献   

17.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这一传统美德和尊老爱幼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在现代社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包括大学生、中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从观念和行为上对此都作出了一些新的诠释和选择。作为教师,笔者曾在课堂上作过这样的调查“:如果发现路上有个钱包,你会弯腰去捡吗?为什么?如果捡,捡起来之后又怎么办?”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热烈,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回答,有这样四种:第一种回答“:肯定去捡。”处理方式“:如果钱不是很多,就会留作自己享用。”第二种回答“:肯定会捡。”处理方式“:我会在那里等失…  相似文献   

18.
柏立席 《人民公安》2011,(21):36-37
车祸现场,死者身上无碾轧、跌撞痕迹,无任何划破印记,地上也无撞击所至的其他散落物,死者身边还倒放着一辆完好无损的自行车。是车祸?还是凶杀案?人们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 李瑞环谈到领导干部要作表率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反公地悲剧     
陈抗  SunKing 《小康》2004,(1):31-31
美国经济学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 经济学老教授和一位年轻助理教授走在 人行道上,年轻教授发现地上有张100美元,准 备捡起来。不料,那位老教授立刻说:"别捡了, 这钞票是假的。"年轻教授问道:"你如何断定这 钞票是假的?"老教授随口回答:"如果这100 元的钞票是真的,早该被人捡走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量钞票掉在人行道上 没人捡的事却不少见。 莫斯科前些年出现过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