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们:我是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几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杂志开展了对青年一代的认识、探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杂志是否可以开辟一个青年教育方法探讨栏目,另外,杂志上作者大多名声远扬,均是洋洋洒洒一大篇,能否为我们这些基层人物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体现判断一个理论体系是否形成的标准是:从内容上看,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里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能不能对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对实践能否起指导作用;从形式上看,它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根据这一标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因为这一理论已经系统而正确地回答了我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已经提出了观察、分析和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并且这些观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邓…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理论上,它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完全清醒。实践上,它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风问题是个政治问题。能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思想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关系党的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回眸党的历史,学风建设有过辉煌的年代,也有过失误的岁月。1931年至1934年期间,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王明路线统治全党,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空前惨重的损失。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阐明了马列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理,批评了理论脱离中国实际的主观主义作风,号召在全党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环球时报记者:最近,关于虚拟经济是否搞乱了实体经济产生了一些争议,您怎么看待?龙永图:中国制造业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应用手段支持进一步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不能讲把它搞乱了。制造业不能完全封闭地自我发展,主要是看,如何使制造业能有序地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在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形态下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搞乱不搞乱本身在于制造业是否有定力,也在于搞实体经济的人能否有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来帮助中国制造业的  相似文献   

6.
赵志梅 《前沿》2012,(12):50-51
一种理论是否能成为一个体系,首先就要看其是否具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必然有其哲学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基本矛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和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经济管理等方面回答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不是个别的原理、原则,而是形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它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这10个方面既互相联系,又各有其独立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荐书     
《创造》2010,(8):113-113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发掘中国经济重生之策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 本书以中国房地产泡沫为中心,详细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泡沫化的历程,探究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经济的内在联系,全面而又不失系统性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全景画卷。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个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邓小平经济理论有其固有的特征,探讨和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我们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科学体系,指导和推动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时代性: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同以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相联系的,特别是同改革开放成为世界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当"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泛化的概念使用时,总是会忽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作为特殊的经济形式而存在这一现实问题。在运用经济的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的"自然资源"问题时就不能是各个理论的简单组合,对自然资源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厘清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的思想理论精华所在。从苏州市的实践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能没有对外开放;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以新视角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新概括,为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增添了一个根本性理论新支点,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社会上有一种意见认为,这里讲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关系,涉及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十五大的有关理论,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于此,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听到基层的同志议论:某某领导懂经济,某某领导不懂经济。那么怎样才算懂经济呢?老百姓看的当然是实惠,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为官一任,却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认为你不懂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懂不懂经济,要看你是否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能不能运用这些理论驾驭经济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 一、领导经济工作必须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我们把经济活动比作地球,经济政策比作杠杆,那么经济理论就是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对于我们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来讲,天天与政策打交…  相似文献   

15.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要同时达到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以及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在理论上是不能实现的,最多只能选择其中两个,而必须放弃另外一个。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失衡,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表现为外部持续盈余和内部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在现行的外币政策之下,本币政策与外币政策冲突就会以各种形式出现,以汇率稳定为目标的外币政策与当前紧缩性的本币政策之间存在明显冲突,这不仅使得本币政策效应不显著,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内外失衡。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标本兼治地改善和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6.
判断农民工对目前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震荡,与一个问题有密切关系,这个问题就是:在经济紧缩时期,当城市中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农民工还有没有可能回到家乡.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的特征,这个问题就尤其值得注意.一般地说,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城市中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会大量增加.这就意味着这时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向城市涌来.但当经济紧缩的时期到来的时候,城市中的就业就会明显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城市所无法容纳的农民工有没有回去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又会涉及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一是他们是否有回去的意愿,二是他们是否有回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突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判断标准和姓“资”姓“社”问题、是否出现两极分化和新的资产阶级问题等,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能否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走向。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关键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出发,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坚持“科学上的诚实”精神。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文中指出:“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将学风问题视为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是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党70多年来学风问题上两种倾向斗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就把党的学风建设提到了至关紧要的地位。我们党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学风,有过尖锐激烈的斗争。一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坚持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言论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8,(6)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GDP作为一个统计数据,是否可以准确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进而言之,GDP是否可以等同于国力?它与国力的关系究竟怎样?《GDP与国力关系研究——以近代中国为视角》一书,通过严谨的框架与深入浅出的分析、独特的视角与多样的理论方法、强烈的现实关怀与理性的思考,既弥补了现有学术研究的不足,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时说:“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改革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构成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