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国是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儒家道德的国家,在韩国儒家道德最重要的内容是"八德"中的忠孝礼.韩国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具有多种价值体系的支撑以及注重实际问题.对中国来说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可能而且必须弘扬儒家道德,在弘扬的过程中也要清除传统儒家道德中的封建毒素,坚持在批判中继承.  相似文献   

2.
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儒家崇尚君子型人格、希圣希贤,力求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弘扬仁爱、道义的道德志向,心忧天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等等,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的确立、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责任的培育、道德品质的提升、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要求我们在当前的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正视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 ,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加以继承、丰富和发展 ,构建起符合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文化 ,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危机本质上是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危机的根源在于人们道德意识结构的变迁与道德资源的缺失。儒家道德理性人文精神彰显了自身的当代价值,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儒家伦理思想是为中华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倡导儒家“仁爱”原则,有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扬弃儒家的信义观有助于确立良好的市场经济道德秩序;升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有助于塑造当代人理想人格;挖掘儒家“礼”的思想的时代内涵,对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化呼唤全球道德 “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在80年代西方报纸上。90年代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时代”之后,“全球化”成了世界各国和国际舆论的日常词汇和时尚用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明的冲突与和解、转型与重建,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深层次的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因此,更需要建立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明学来审视明的内在本质,统观明的历史演进,评判明的人性价值,引导明的发展方向。明学正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把握明命运的学理呼唤。  相似文献   

8.
郑秋月 《世纪桥》2012,(1):38-39
儒家传统是人类精神文明之一,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全球性与普世性。文明对话是将儒家传统这一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推向世界舞台,积极参与多元文明与宗教沟通交流的理想路径。杜维明与成中英就是致力于此项工作的当代儒者典范。  相似文献   

9.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传统和泰州学派向民间传播儒家思想的风格,是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八荣八耻荣之两分法划分道德与不道德的分水岭,也显现出道德评价的标准或尺度,在道德评价过程中或有一定的偏重,但是根本标准应该是统一而明确的,而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在于个人“自耻”,即应该具有知耻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0.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传统和泰州学派向民间传播儒家思想的风格,是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八荣八耻荣之两分法划分道德与不道德的分水岭,也显现出道德评价的标准或尺度,在道德评价过程中或有一定的偏重,但是根本标准应该是统一而明确的,而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在于个人"自耻",即应该具有知耻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充满变数的人类文明模式的选择过程,面对政治、经济、文化,包括伦理道德的挑战,我们应正确应对.赫尔穆特&#8226;施密特的<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一书就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伦理重建对于我们有很多启示:伦理学要与时俱进、反映新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职能精英的道德责任,树立公共道德的榜样:正确处理道德生活中基本的问题和关系;伦理在各国虽有不同表征,但全球化伦理的真谛却是相同的--尊重和宽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阐释了儒家立足于生命整体的理性在视观念,强调儒家之“观”是在“感”之内在性中成立“通”性的,内在性与客观性是贯通的。本文认为,以这一理性直观的观念为基础,儒家建立了由道德的进路而达致一超道德的真实境域的“道德的形上学”,体现了一种真正价值平等的精神和智慧。这对愈趋物化和功利化的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任洁 《理论学刊》2004,2(10):40-43
全球化将各民族文化纳入了互相交流、碰撞的历史空间内 ,然而这种交流不是完全对等的 ,而主要是以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出为主 ,此种文化扩张行为强化了非西方民族的文化意识 ,然而在关于现代化与西方化、普世化与西方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澄清和反思 ,以期使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文化心态 ,促进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5)
"幸福悖论",即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正成为一个现实而尖锐的世界性难题。物质的充裕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但不是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幸福的本质在于从物质跃向精神,道德则是从物质跃向精神的动力和表征。以道德精神消解"幸福悖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充分挖掘财富的道德蕴含,确立新的财富观;第二,深刻理解幸福的精神本质,树立科学的幸福观;第三,切实筑牢社会道德根基,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生存方式的形成,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成,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要相应地丰富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人类大我”为原则,以全球为基点,体现国际间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修身治国"是儒家学说中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代儒家都把崇高的道德信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同志从儒家伦理中撷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源,结合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批判、吸收和发扬,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大公无私"为价值取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以"共产主义先进模范"为崇高追求的道德信仰理论。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道德建设问题不仅为理论界所关注,也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充分体现了加强道德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那么,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本文试图从我国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探讨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我国道德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正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球.以美、英等发达国家主导的、以新自由主义理念为核心价值观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扩张自己的利益而推行的经济政策主张,其结果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必须认清全球化的本质,趋利避害,最终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儒家从死亡本体论出发,对死亡所持的是死亡必至的理性主义态度,并用死后的声名远扬来激励人们生前努力于事业的开拓、道德人格的培育和践履,从而实现生命对死亡的超越。儒家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派生出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们为国为他而去忠、孝、悌、友。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云 《理论学刊》2003,(6):129-132
在战国末期学术融合尤其是儒法融合的影响下 ,儒家伦理思想于秦汉之际历经了一次深刻的历史变化。新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社会道德受到特别的强调 ,其约束性逐渐超越舆论的层面而走向了法律化 ,这造成了传统法律在审美意识、制度建设、司法实践等方面伦理道德化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